324章 如今风雨西楼夜 不听离曲也泪垂(中)第(2/3)页
战场的大泥淖中不能自拔,最终将其拖垮击败。
现在,武汉大会战的摊子已经铺开了,再做大的调整不合适了,但我军切记要做到非到有利条件和地区,不要轻易与小鬼子决战。
武汉大会战的一百余个中国师我看啊,最多留下百分之六十,也就是五、六十个师的兵力进行武汉大会战的消耗作战,至少保留百分之四十的兵力做今后抗战的基础……”
“那么,周先生,你所谓的进攻呢?武汉大会战这点兵力可是连防守力量都被大大削弱了”
法肯豪森将军一眼看出了毛病:你个中国小娃娃,好嘛,说我不进攻。结果绕来绕去,你自己也回到了防守上面去了?那么我提示一下你。法肯豪森将军打断了周大少团长的话。
“听你的意思是我要把部队全堆到防御阵地上,就无法进攻了?法肯豪森将军,难道你没有听过进攻性防御吗?
其实在武汉大会战的军事部署上,最好的做法是军事部署实行三三制,什么是三三制呢?即三分之一的队依托预设防御阵地与小鬼子对峙,三分之一的队大胆转入敌后,牵制敌人的进攻力量,当然破袭战、游击战、伏击战等不妨多搞搞。四周开花,八方放火最好了。另外三分之一的部队进行整训补充,以备随时有战略机动力量进行持久作战……”
周大少团长这番话一说,法肯豪森将军等德**事顾问团的将军们是眼界顿开,最高领袖也是如梦初醒:说是迟滞消耗战,唉,弄到弄到自己又把武汉会战弄成了一个决战的态势?
周大少团长用指挥棒指导着军事地图细致说道:
“我武汉大会战的主力第九战区的陈诚陈辞修将军所辖之四十余万人,应分为两大作战兵团,以互成犄角之势:
其中薛岳薛总司令率第一兵团之25个师配置于赣北南德一线及其两侧地区,力争以外线之势侧击西进日军,屏障南昌;
而张(奎)总司令率领第二兵团之33个师作为此次武汉大会战的防御主力,全力防守九江至瑞昌线的正面,依托预设防御阵地,逐次消耗小鬼子冈村宁次的第11军,慢慢让它顺着长江两岸爬。
这个时候啊,薛岳的侧击的配合就很重要了,要及时抓住小鬼子显露的破绽,把敢搞穿插迂回的第11军的日本小鬼子,抓住机会狠狠吃掉它
这个军事部署就是要将我第九战区的武汉大会战的主力配置于鄱阳湖西面的水网地带和庐山地区,依托这个有利的地形打击日军,也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大家会说,第九战区的汤司令难道不用了,这可是中央军精锐。至于第九战区剩下的汤(恩伯)军团的九个师,那就当个麻将牌桌子上的听用,不妨将其作为战区突击力量,使用于战场最为关键之处。(主要还是周大少团长对于像汤恩伯这类最高领袖面前的心腹爱将实在是不敢相信啊:老子不用把你供起,可能还好一点这都是兰封会战中特地害友军的老蒋嫡系给周大少团长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在这种严密的大墙壁前,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不折点本钱,那是难以越过这数道防线的”
法肯豪森将军频频点头,最高领袖也兴奋地在椅子上动了动。中德两国的数十位将军们也议论纷纷,众人的离别的烦恼、愁绪消失的荡然无存。
周大少团长这一弄,这武汉大会战的数十万防御主力依托极为有利的地形,左右互为犄角,以逸待劳,队竟然出现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几场中日大战以来的从未有过的有利态势。大家都非常兴奋起来。
“这里我要给大家泼点凉水,即便是如此有利的态势,我要着重强调一点就是,在第九战区的兵力部署得当,又有坚固预设防御阵地和江防要塞等的有利条件下,仍不能认为与小鬼子决战的时机就到了(周大少团长说到这里的时候,有点意思的看了一眼正听他讲话的最高领袖。谁都知道最高领袖通常脑壳一热,常常把战前制定好的计划目的完全抛在脑后,属于典型的临场瞎抓型最高领袖却误会了,以为周大少团长这个作战思想希望得到他的认同,于是难得的浅笑点点头。周大少团长一见,尼玛会错情,得,我接着说),啥子围歼日军重兵集团等,脑壳一热,就做此等妄想。
我们要牢牢把握坚持消耗小鬼子力量,赢得我之时间,以达长期抗战的原则。这个是个大原则,是我们目前实力较弱的情形下应该坚持毫不动摇的目的”
德国人的偏执劲头出来了,法肯豪森将军又扭到刚才的话题上去了:你个小年轻“污蔑”我不是真正的德**人,是只知道防守不知道进攻,好嘛,你说了这么半天,武汉大会战你的进攻呢?
听了法肯豪森将军的诘问,周大少团长悄然一笑说道:
“这正是我下面要提到的,我们知道武汉会战的小鬼子的另一路,牵制我之第五战区的华北日军第二军,那正好做我们要进攻的目标。
这个方向上的我第五战区的白(崇禧)司令长官(因为李宗仁治伤疗病,故暂由白崇禧代替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一职)可把第五战区的数十万大军分成三个作战兵团,即左兵团:以孙连仲指挥,负责大别山西北山麓方向,目的也很明确,以弱兵的态势将小鬼子诱至有利地区争取歼灭;
右兵团:由李品仙将军率领的第四兵团,负责大别山南山麓方向,利用长江北岸港湾复杂地形,切断日军第二军与日军第11军的紧密联系配合;
中央兵团,以廖磊将军(桂系的子弟兵)指挥,这个桂军适宜山地作战,其所部在大别山,那就如蛟龙入海任我纵横啰可深藏于大别山,依托大别山东面的险要隘口,阻止小鬼子进入大别山,使其无法施展其擅长的穿插迂回的伎俩。
当然,日军的小股力量进来我军自然非常欢迎,送上的肥肉嘎嘎嘛我藏于大别山深处的第五战区的中央兵团一口吞下,那是理所应当。
华北日军第二军共计四个师团、一个旅团及配属的部队约十万余人。进攻方向不外乎大别山南北两山麓。由于要与江南的华中日军第11军进攻武汉的主攻方向配合,此路小鬼子沿着大别山南山麓进攻最为可能。如此,也便于该路日军得到其沿着长江溯江进攻的日本海军第三中国舰队第11战队的强大的海军火力支援。
为此,我第五战区的三大作战兵团的整体部署是:右兵团的李品仙将军的近20个师于大别山南麓及长江沿岸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