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章 只长心眼不长个子的三人凑在一起了第(2/3)页
死敌**和宿怨苏联。眼下别的先不说,只要能顶住、渡过难关,其它以后再说。一向深谋远虑的最高领袖情急之间,也就暂时抛弃了一直念念不忘的党派之争、信仰之异。
在武汉召开的中华民国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最高领袖提出了抗战建国的纲领。这个时候的老蒋,既摆出了一幅抗战到底的姿态(恰逢日本内阁宣布对华四项新政策,高调向世界宣布,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日均不予老蒋的国民政府交涉。这下把鼠两端的性格多变的最高领袖给彻彻底底堵到死胡同去了:要不抗战胜,要不抗战死。别无二路),又破天荒地一改过去专横、**的法西斯作法,放出来一点有限的民主。
就这点,虽然远不能满足民心、民意,可是在被皇命党规束缚了千百年的中国,这一举动仍然赢得了连连赞扬。
一时间,国际舆论、民主人士、**和各界民众都是一片赞和。最高领袖的目的达到了,他虽然在军事上不甚高明,说起来玩政治那是相当的老练。老蒋不但是个创造政治环境的能人,也是个能迅适应政治生存环境的高手(其在国民党那种纷纷繁繁的争权夺利的环境中能多次反复,直至取得如今权势,就很能说明这一点的)。
半年多来,抗战打到今天这个份上,那是失地千里、损兵百万,连中华民国的都南京城也丢了,中国成了半壁河山。如果老蒋再不采取些非常措施来稳定军心、民心,争取国际援助。那等着他的就会是随时可能袭来的铺天盖地的反对浪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啥。
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是老蒋暂时停止了亲者痛仇者快的自相践踏。民主之风徐徐在半壁中国大地上吹拂开来。作为这时的中国的军事大本营所在武汉,中国两大政党国共之间的合作也进入了黄金期。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老蒋主持军委会新成立了政治部,而新任的政治部主任就是老蒋心腹,喜欢标新立异、且风头十足的少壮派将军陈辞修上将。
陈诚那是最会盯委员长的风头的,要不然怎么会有“委员长”之称嘛。想当年,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毕业的陈诚由恩师邓演达、严重援引,介绍到黄埔军校时,也就是个特补教官。
机缘巧合的是,一日陈诚访友夜归时已黎明,干脆不睡了捧着本《三民主义》做读状,却被很少早巡的蒋校长看见,还以为他一夜无眠苦读《三民主义》。大喜赞叹:“风雨如晦,鸡鸣不止。陈正是如此啊。”
这下子陈辞修达了:这人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那是非常重要的。从此后,矮子陈辞修就在蒋校长心目中留下来很是正面很是高大的形象了。至于后来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自是可想而知的。
陈辞修上将奉蒋之命担任了政治部主任,摆出一副开明姿态,先是把**要人周恩来请来就任了政治部副部长(嗬,周公一下子成了拿国民政府薪水最高的**党员,一月好几百元)。
又把武汉文化艺术界的名流,也曾党员的国立武汉大学的创办人、校董郭沫若请出来,担任了政治部主管宣传等的第三厅厅长。害得郭沫若只好抛下日本老婆安娜,独留武汉,出任该职务。
于是乎,一大批**员和左派人士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和情形下,迈进了多年以来戒备森严的国民党政治部门,从隐秘的地下昂步入了政治前台大展拳脚。
而开明姿态做足了的陈辞修上将还不是光说虚的,有老蒋在他后面撑腰,他出手也极大方:郭沫若任厅长,**员居多的政治部第三厅陈辞修一火色一次就拨给了80万元的经费乖乖,能顶的上中央军精锐嫡系一个军的用度了而这第三厅也才数百来人的编制。
**掌握的军队被人讥讽为土八路,可在宣传、鼓动、群众工作方面那是不得了的,一时间,大武汉的春天,充满了火热、生机,变得万花齐放、生意盎然。
数十个抗日救亡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在武汉冒了出来:“中国青年救亡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救亡协会”,“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等。而且**特别注重青年及学生运动。
于是由**为主的政治部第三厅隔三差五就弄一些抗日救亡团体、大批青年学生等,浩浩荡荡上街游行。黄鹤楼下,长江两岸,人潮如海,彩旗似林,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就像那奔腾的长江水,在大武汉奔涌。**,周恩来、郭沫若等声名大噪。
如此这般,可把政治部部长陈诚都眼馋的不行,偏偏自己手少又没有啥子硬扎货,这时有人提到了在上下川东、大西南、甚至华中乃至全国都声名显赫的周大少团长的“百花艺术团”,那个水平和规模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陈诚大喜,这要抓到手上,可是把**比下去了。
周大少团长听了这些情况,表示了自己的意见:
“为抗战摇旗呐喊,为抗战大力宣传,是每一个文艺界人士应该尽得责任与义务。百花艺术团愿意听从军委会政治部陈长官的安排,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宣传鼓动运动之中。
不拿枪的文艺战士那也是战士甚至是更有价值的战士。通过他们,能使咱中国老百姓了解眼下国家民族正面临的险境,也弄清楚每一个中国人在这个危难时刻应该担负起的民族使命。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大家都把劲头使到一处,疯狂的鬼子终究会被中国人民打败的……”
“周老弟,虽然年轻心中自有丘壑,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为重,使我等非常感佩啊。我仅代表政治部向你的支持标致感谢。
周老弟,你放心,我也会尽力为你在委座面前多做解释。你这个令鬼子胆战心寒的支那恶魔将军,是不会如此许久的。”
陈诚一口浙江丽水话,倒说得铿锵有力。
想达到的目的达到了,气氛也就轻松愉快起来。在兴致勃勃品尝了周大少团长的沙湾鲜米粉以后。几个人扯上了闲篇。
周大少团长不说了。这陈辞修是保定军校毕业、黄埔教官。郭汝瑰黄埔五期,又在陆军大学渡过金。刘斐也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那都是很有军事才华的人才。
后来郭汝瑰当了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陆军总参谋长;而刘斐当了11年之久的参谋次长,人称民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那半个就是指的刘斐。所以说,这几个人都是国民党中不可多得的懂军事的人才。自然乱开黄腔、滥竽充数,玩虚场合那是上不得台面的。周大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