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5)第(1/2)页
还差一点点……再坚持一下……
无论是对任海济、对德意志,还是对列宁格勒、对卡累利阿方面军、对苏联来说都一样,。 ..所有人都认为只要自己再坚持一下,就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以“齐柏林”为主的德国海军舰队正在全速向东航行。数十艘舰船的螺旋桨在相对来说还算平静的北冰洋海面上画出数条长长的银白sè轨迹。舰队上空15架bf109t伴随着下方的舰队盘旋飞行着。这支德国海军中最强大的水面舰队已经进入战斗状态,至于他们的对手还没有出现。
“齐柏林”的舰桥内,特箩蒂娅如标枪般站在观察窗旁。她依然穿着那件黑sè海军大衣,军帽下那头略带卷曲的漂亮金发如波浪般披在双肩。这个美丽的女孩此刻正将双手插在大衣口袋内,双眼直直地望着观察窗外的大海。
坐在指挥席上的吕特晏斯扭头看了看他的航空队指挥官,数秒后他微微摇了摇头将视线从特箩蒂娅身上移开。
吕特晏斯心中有很多问题想要向这个唯一得到元首密令的女孩询问,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
虽说特箩蒂娅拥有取代自己指挥整支舰队的权力。但吕特晏斯相信,如果自己决定强行接管舰队指挥权的话,舰队中各舰舰长不会持反对意见。毕竟在海战指挥中,经验是最重要的。与一个年轻的女孩相比,吕特晏斯更值得信赖。
从战争开始,德国海军就不是狂热的纳粹党徒,不会对来自他们元首的命令无条件遵从。但新元首已经用他之前的行动向海军证明,他值得海军去相信他的每一个决定。就是在他的计划下,德国海军才能在历史上写下属于他们的传奇。
吕特晏斯决定再等等……
缓缓伸出右手,特箩蒂娅将她洁白的手掌轻轻贴上了观察窗。瞬间她手掌四周的防弹玻璃上便结起一层小小的水雾。
在军靴硬底踩踏钢板发出的一连串急促的“咚咚”声中,一名德军少尉匆匆跑进舰桥指挥室。在向着吕特晏斯行礼后他冲着特箩蒂娅道:“长官,a组已准备就绪。依照原定计划,2小时后开始行动。”
少尉的话顿时让舰桥内所有人都将自己的视线集中到那个站在观察窗旁的女子身上。
特箩蒂娅转过身,她的视线从舰桥指挥室中的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她的视线停留在吕特晏斯脸上。见对方3分疑惑,7分期待得看着自己,特箩蒂娅深吸口气。她向前伸出右手,猛力向右平挥,同时大声喊道:“我现在宣布《榭寄生》行动正式开始!航空队做好出发准备!”
“已经不再需要保持无线电沉默了,立刻联络纳尔维克航空。作战正式开始。”特箩蒂娅说完向着吕特晏斯点点头,随后向后方指挥室的舱门走去。她的战斗岗位在舱门另一边的航空队指挥室。
“是的,长官!”
从这一刻起,吕特晏斯再度取回舰队航行指挥权,。
随着特箩蒂娅的命令,整支舰队开始变为以“齐柏林”为中心的防空阵型。“齐柏林”上更是忙得热火朝天。机库内的轰炸机被一架架送上甲板,地勤人员忙着为甲板上的ju87t挂上炸弹,飞行员们则嬉笑着与同僚们打过招呼后爬进驾驶舱。所有人都已经等得太久了,他们从出海开始就紧绷着神经,无形中不停积累的怨气随着今天他们指挥官的命令终于得到了宣泄的机会。“齐柏林”甲板上发动机的轰鸣声与地勤人员的叫喊声夹在在一起,在北极海冰冷的空气中回响着。
与“齐柏林”的状况相同。接到特箩蒂娅的命令,位于挪威最北端的德军纳尔维克空军基地也一片忙碌。双引擎的ju88、he111与少量四引擎的ju89、do19在bf109f的掩护下,沿着芬兰海岸线向东飞去。庞大的机群遮天蔽rì,遮挡住了北极圈夏季那永恒不落的阳光。纳尔维克机场似乎将手中所有能动用的轰炸机一股脑全部派了出来,只为了他们元首那个疯狂计划中提到的“机会”。
弗罗洛夫最近一段时间是喜忧参半。
对弗罗洛夫来说最好的消息莫过于他的卡累利阿方面军终于成功阻止了那支在他的辖区内向北狂奔的德军部队。那支德军部队已经被迫停下脚步,远远的望着自己身处的摩尔曼斯克。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那支德军永远没有机会跑到摩尔曼斯克。
在他的指挥下卡累利阿方面军不仅成功阻挡住了德军向摩尔曼斯克推进的企图,同时还守住了那条与盟国联络的铁路线。相信再用不了多久,卡累利阿方面军就能合围那支过分深入的德军部队。
至于坏消息——德国人还没来,摩尔曼斯克自己就先乱起来了。当然仅仅只是“小规模”的sāo乱。
当敌军兵临城下时,城市内发生sāo乱,这似乎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历史上只要有战争,这种事没少发生。哪怕是在苏联,41年当德军兵临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城内也发生过小规模的sāo乱。只不过这种sāo乱很快就被平息了,。可问题是,现在德军距离摩尔曼斯克还有数百公里,摩尔曼斯克城内就发生sāo乱,这根本就是在往弗罗洛夫脸上扇耳光。摆明了说他无能。
摩尔曼斯克城内现在是鱼龙混杂。除去极小一部分人乘火打劫的心理外,大量从前线逃回来的红军溃散部队让这座城市的治安与以往相比差了许多。
跑到摩尔曼斯克的红军溃散部队大部分是之前在“第一dú lì混合装甲军”冲击下,被赶入芬兰领土的部队。他们缺少与大部队联系的无线电通讯装置,无法得知国境线另一边的德军推进到了哪里,只能靠着本能尽量向北走,试图在没有德国人的地方穿过国境线回到大部队中。他们只知道越向北便越安全。结果一部分部队在穿越国境线后发现自己距离摩尔曼斯克仅一步之遥。
弗罗洛夫还是发挥了他的作用——至少在那些部队刚出现时他发挥了他的作用。
为严防德国特工或叛徒混在这些部队内,乘机跑进摩尔曼斯克搞破坏。他下令这些人在没有查清身份前,谁都不需入城。内政部的人在城外挨个盘查那些出现的红军士兵,缺少身份证明文件,又没人能证明其身份的人一律就地处决。
弗罗洛夫这么做无可厚非,但城内的居民不知道城外的情况。枪声在城外rì夜不停响起,军部又下令不得外出,不得前往港口区,不得接近火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