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杨改革现在的威望和权力,说这些,算是合情合理的,根本不用在乎孔胤植怎么想,怎么看。
孔胤植抬起头来,眼睛里似乎有了一些光芒。
“…···路,朕可以给卿家指明,怎么做朕也可以告诉卿家,但卿家自己吃不了这个苦,朕也没办法,此是儒家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也是我华夏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所要背负的责任和磨难,必定比往前数千年更加的重,若是卿家害怕,吃不了这个苦,朕也不会怪卿家的……”杨改革说道。
“…···臣愿意吃苦·······愿意吃苦……”孔胤植是流着眼泪说的。他若是不愿意吃苦,皇帝自然会找别人去做这些事,虽然未必会有他孔胤植做来合适,可若是真的那样了,他孔家算是和这个社会的主流脱钩了,日后孔府会如何?日后孔圣人会如何?谁能知道?被这个社会边缘化·是孔胤植不能接受的,身在局中,他无法处身事外。以前的孔府不需要考虑这些事,以前的他也不用考虑这些事,可如今,在崇祯朝,他不得不面对这些事,皇帝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皇帝,能做到很多无法想象的事。
“…···能吃多少苦,就有多大的贡献,就有多大的成就,这是朕对卿家说的话,也是朕对卿家的忠告,更是朕对卿家的承诺,······”杨改革说道。
“…···臣明白了······”孔胤植再次叩首。
杨改革看着孔胤植的模样,就知道他肯定无法,也不可能明白。这个问题,除了自己之外,大概没人能明白,儒家想继续风光,继续站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主流支配的位置,除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规律,还能怎么样?两千年来,儒家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确实做得不错,确实做得很贴切,这是儒家能兴盛两千年的关键,如今时代即将进入资本、工业化时代,维护传统封建统治的各种理念、说辞、言论、办法等,也必须“更新”,时代需要一个“资本儒”,“工业儒”,甚至还可能涉及到“共产儒”,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势必要被时代所抛弃,封建的头脑,工业的身子,以及依附在封建头脑上的一个大寄生瘤,这种怪胎如何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朕以前对卿家说得那些话,卿家可还记得?”杨改革见孔胤植虽然诚恳,可却未必真的懂了多少,想了想,决定,还是再说些什么,这些东西不说出来,孔胤植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始终是不够,要他来做儒家两千年来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确实单薄了些。
“回禀陛下,臣记得···…”孔胤植收了收眼泪,也正色的回答皇帝的问题。
“…···如果朕没记错,朕和卿家聊过,人人有书读的问题吧……”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有。”孔胤植肯定的回答道。
“…···朕记得和卿家说过,需要多少人来供养一个读书人的事吧···…”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有,臣还仔细的算过…···”孔胤植肯定的回答道。
“…···那今日,朕再问卿家一遍,人人有书读,能否人人能做官?”杨改革旧话重提。
“…···回禀陛下,不能。”孔胤植肯定的回答道。这个问题,是可以肯定的,人人都能做官,那还叫官吗?
“…···那人人都读书了,可否都是圣人门徒?”杨改革又问道,这个问题,已经逐渐的脱离了杨改革以前问孔胤植的范畴。
“…···回禀陛下,······能……”孔胤植再次回答道,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肯定的,如今天下读书人所读的书·四书五经那是起码的,如果是正规学堂里出来的,绝对算得上是圣人门徒,这不是问题·而是儒家的自信。
“…···朕听说,孔家在山东拥有一个县的田地,所佃之民,数以万计,家中仆役,数以千计···…”杨改革边说边看着孔胤植。
孔胤植原本稍稍有些直的身子,再一次恐惧的伏倒下去·皇帝这是在说什么?怎么说到他家的田地了?怎么说到他家的佃户了?接下来要说什么······
孔胤植越想越害怕,匍匐在地上,原本就有些颤抖的身体越发的颤抖起来,皇帝的一番话,已经让他的心快跳出来了。
“…···臣惶恐,······臣有罪,……臣该死······”孔胤植匍匐在地上,不住的叩首·嘴里不住的请罪,在他看来,皇帝和他说这个·是对他家在山东做的那些事有意见了,这是要收拾他家的苗头,以皇帝如今的能量和手段,要换个人做衍圣公,要收拾孔府,不说不费吹灰之力,也绝对是有能力,有手段的。
“…···朕和卿家说这些,也不是要说什么,只是想问卿家·若是人人都有书读了,那卿家家里那些佃户,那些仆役又该如何对待?……”杨改革倒是毫不留情的问道,这个问题,杨改革以前不会问,倒是和孔胤植留着情面·可杨改革如今看孔胤植的样子,不经历一番大的起伏,不经历一番大的磨难,怕是承受不起上下几千年里大变革的重担。
孔胤植除了匍匐在地,已经不知道他还能干什么了,浑身颤抖着…···
“…···呵呵呵······,圣人的后裔家里有数万圣人的门徒做佃户,圣人的门徒受着圣人后裔的盘剥,压榨,……卿家对此如何看?”杨改革笑着问道。
孔胤植可以说肝胆俱裂,皇帝如此罕见的批评他,数落他孔家……,这是要有灭顶之灾了吗?孔胤植浑身哆嗦着,脸上的汗已经在狂出,汗水瞬间淹没了泪水。
“朕和卿家说这个,并不是要说卿家什么,也不是要孔家做些什么,也并不是对孔家不满,而是说……,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很关键的一个东西,是对这个社会的伦理有一个清晰的解释,圣人或者说儒家对伦理的解释,很符合治世的需要,所以,圣人才会是圣人,儒家才会延绵的兴旺,······而今的大变革,想卿家也切身的感受到了,而今的大变革之下,需要有符合治世所需要的相关伦理的解释,这是卿家成圣的很关键的一环······”杨改革仔细的给孔胤植解释着。
孔胤植听了皇帝的话,浑身都在颤抖。杨改革也不知道他听进去了没有,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
“…···朕刚才跟卿家说的这个,就是提醒卿家,要多留意伦理关系的转变,就比如卿家家里的数万佃户,若是日后真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