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度宅男当崇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四十九章 要求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承恩立刻答应道,这回没有任何犹豫了。

    杨改革再看看这张《坤舆万国全图》,想着李之藻·不得不想起徐光启来,不得不想起历局来,测绘地图,少不得还得天文数学这方面的辅助和协调。

    “大伴……”杨改革喊道。

    “奴婢在······”王承恩也是刚刚回来,立刻忙不迭的答应道。

    “历局如今可是李天经在负责?”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原本是徐阁老主持的,不过,徐阁老要主持移民,常年不在京,如今实际主持修历工作的,却是李天经了······”王承恩回答道。【实际历史上是李天经接替徐光启完成了《崇祯历书》的编定,李天经能参与编定历书,也是得了徐光启的赏识,差不多也算是洋务派。】

    “哦·好·召李天经来见朕!”杨改革立刻说道。杨改革只考虑了一会,就决定把地图测绘和地质资源勘探同编定历法的历局结合起来。地图的测绘和地质资源的勘探,少不得要和数学,天文打交道·他们出马办这事,刚好。

    “奴婢遵旨!”王承恩又答应道。忙不迭的跑出去传旨。

    吩咐过了这些事,杨改革又稍稍把神经放松一些。

    自己这大张旗鼓的搞地图和地质测绘,只怕会在这大明朝砸起不小的波澜。

    不少人见自己搞地图测绘,只怕也会猜测自己的用意,若是有聪明的,知晓内情的,只怕会猜到一些自己的用意,只怕会抢先出手做些布局。

    这山川和河流的行情,只怕会立刻飞涨,资源的范围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土地上。杨改革倒是不怕别人抢先出手布局的,若是山川河流这些和土地一样成为热门资源,成为紧俏的东西,实际对日后扩张,占领更多的地盘是有好处的。

    既然几千年都不太受重视的山川和河流会成为炙手可热的东西,那别的不起眼东西,或许也说不准某天就成为了紧俏的东西了,与其放任这些财富流失,不如早早的把这些东西霸占着,即便今日不值钱,可也不代表日后不赚钱。一旦明朝有了这个思维,那可是不得了的。

    杨改革的明悟,工业化对社会的改变,确实是巨大的,别的不说,财富的范围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千年来都只把土地当着做主要财富,如今,以前不起眼的东西逐渐的进入到主要财富的范围了,这对于改变国人的视野、习性、和思维有着巨大的作用。人坛这个东西,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个临门一脚的东西。这一脚下去,整个世界都要随之改变。

    杨改革还在漫天的思绪中翱翔,李天经已经先到了。

    “陛下!······李天经到了……”王承恩小声的禀报道。

    “哦,到了吗?立刻见。”杨改革说道。见自己要见的人来了,杨改革立刻散掉漫天的思绪,将思维拉回现实,准备见人。

    “臣光禄寺卿参见陛下!”李天经道。【罗嗦一下,说声抱歉,书的前面有些章节,关于热气球的,倒是把李祖白写成李天经了,实际应该是李祖白,实际李天经是进士出身,不可能是钦天监的官员。】

    “免礼……”杨改革道。

    “谢陛下!”李天经道,能得皇帝单独召见,也算是比较少见的事了,李天经自己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以为皇帝是要询问历书的事。

    “卿家实际主持历局,倒是辛苦了……”杨改革和善的说道。对于李天经·杨改革也不算陌生,能实际领导历局,也算是有能力了,能得徐光启的推荐,也绝不是庸才。杨改革如今,倒是准备加大重用“洋务派”的力度了。

    “回禀陛下,此乃是臣职责所在,不算辛苦······”李天经应道。

    “历法修订的事·忙得如何了?”杨改革又开始询问了,对于即将重用的人,杨改革准备多聊一下。

    “回禀陛下,多亏陛下的大力支持,如今,一切按照进度进行,再有两三年,大概.就能完成了……”李天经很肯定的说道。【实际《崇祯历书》是在崇祯七年完成的】

    “很好······”杨改革微微的笑了一下·说道。

    “卿家可知道,朕今日召卿家来,所谓何事?”杨改革依旧是和善的问道,准备和这个“洋务派”拉下家常。

    “回禀陛下,臣不知,·……”李天经立刻回答道。

    “卿家不妨猜猜……”杨改革笑道。

    “陛下·臣有幸参与历书的编定,莫非,是为了历书的事?”李天经试探着说道。

    杨改革点点头,道:“……不错,算是有关系,但不是主要的……”

    “……这,回禀陛下,那臣就不知道了······”天经迷惑的说道。

    “这么说吧,今日朕和孙元化聊了蛮久·受到的启发蛮多···…·对了,卿家认识孙元化吗?”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认识孙初阳的……,先前·臣也时和徐子先在一起探讨学识,是在那时和孙初阳认识的……”李天经疑惑的看着皇帝,他这官职和做的事,实际倒是受益于徐光启,难道今日来这里还和孙元化有关?

    杨改革听了,又是点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话确实是没说错,能得徐光启推荐,互相探讨学识,这不是妥妥的“洋务派”么?即便不是,也是一个准“洋务派”。

    “都是探讨一些什么?”杨改革笑问。

    李天经有些犹豫了,他和徐光启所探讨的那些东西,还是有着很大争议的,和如今主流的声音还是不相容的。李天经犹豫,要不要按实说?或许一个不好,一个离经叛道的帽子就下来了,那可真的就是害惨了不少人了,和他相关的人等只怕都要受数落,可想想,以如今皇帝和徐光启的关系,对孙元化的重视,或许皇帝根本就不在意这些,皇帝不仅知道,而且是支持的。

    想清楚了,李天经这才敢细说。

    “回禀陛下,讨论得有子经史集,圣人教化,还有西洋的天文,数学,各种学说等……”李天经放下心,壮着胆子说道。

    “不错,不错,那夷人的数学,朕也见过,也学过,确实不错,天文等很多东西,也很有独到的见解……”杨改革说道,实际如今徐光启他们翻译和编的这些东西,放在后世来说,就是一个“低认知版本”的教材。杨改革说学过,绝对不是瞎说,那是正儿八经的正经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