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时啊!”
“哼······,昏聩,昏聩……,陛下这真的是昏了头了·这简直就是昏君所谓,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也有官员痛心疾首的高呼。
几个官员都看了看那个痛心疾首高呼的官员。
“唉,陛下这是要学我大明的成祖,要以碑表功,据说,这次这个碑·不是用整块石头建,二十用水泥加钢筋铁骨建······”其他官员虽然觉得这件事很离谱,也有那么一些反对的心思,可却不如那名官员那么直白,把愤怒写在脸上。
“陛下还是想着远迈汉唐的事呢,若不是如此,岂会修这个‘通天塔,?这就是要显露功绩啊!……”
“这个碑,据说,乃是以华夏的名义建的·要建成华夏纪念碑……·诸位有心思讨论这碑建不建得成,还不如说说这碑的名目,建这碑的哦初衷,建成之后能有什么用。”一个官员说道。如今众人都把焦点放在了建不建得成上·而不是这建碑的初衷。本来,这初衷也是颇值得说道说道的,值得商榷的,可这事和建碑这事比起来,又变成小事了,没什么说头了,众人的心思都在这碑到底建不建得成上。这碑,实在是太高大了。
“如今这还有啥好说的?若是能建成这么高大的碑,若是说称为聚集天下人望的这么一个东西,也并无不可,如今难就难在,这建不建得成上,建不成,啥也别说。”话题很快又回归“正题”,众人的目光都在能不能修成这么高的碑上,至于初衷和目的,这个倒是其次的。
“哼······,陛下这就是劳民伤财,如此之宏大的工程,需要动用的民夫民力,不知几凡,又不知几凡才能修建成功,陛下这是在浪费,在奢侈的消耗民脂民膏……”
众人一听又是这老掉牙的论调,纷纷鄙视,如今这事上,大家关心的主要还在能不能建成上,你还说要多少钱修,显然没找到中心,谁会愿意和你讨论这个?这个东西一旦建成了,绝对是大明朝的一个奇迹。
施凤来的府上。
施凤来这里,也来了不少人。
“吾以为,这华夏二字,虽然立意很高,但,也有着不小的瑕疵,想我大明乃是泱泱天朝上国,天下的中心,这华夏二字,虽然能代表我炎黄子孙,能代表我大明子民,可在这方面的意思,还欠缺了些·陛下是打算以此碑来作为日后延续华夏的联系,…···下官以为,这华夏二字,用得不妥,还需要稍稍的改动一下,以更加符合立意······,更加符合陛下的心思……”一个老官员说道。
施凤来听了,连连点头,他的地位,颇为尴尬,说是帝党吧,可很多秘密,他无法参与,说不是帝党把,可这首辅的位置坐得稳稳的,谁都会说首辅是帝党······,他的位置也颇葙尴尬,想到自己和真正的帝党之间的差距,施凤来也是很郁闷,他这里,也有一些来“回报工作”的官员给他出主意。作为首辅,不管如何,总还有几个帮衬的。施凤来觉得这个确实说得有点意思,给皇帝这碑的名字改个名,若这碑真的建成了,日后也少不得在说碑的时候提到他的名字,这碑还是他给皇帝该得名字呢。
“…···那部不知道该如何改呢?”施凤来问道,塔的性格决定了,来他这里“回报工作”的几个官员,也只能是老腐儒。
“元辅大人,这改,只要改动一个字即可·这样,即可把中央之国,泱泱大朝概括进去,让可以把我华夏的意思概括进去,······若是只用这华夏二字,则生生的把朝廷抛在了一遍,把大明抛在了一遍,也把陛下抛在了一边······”这老学究别的本事没有·若是说钻研文字,那叫一个精明,说得头头是道。
“这到底要改成何字呢?”施凤来追问道。
“元辅大人,这要改成‘中华,二字,如此,这立意一下字就来了,既概括了朝廷,把陛下装了进去·更没有更改陛下原本妁意思……”那老学究得意洋洋的卖弄到,昨日就传出了要建“通天塔”的消息,塔是一夜没睡,琢磨这个事,琢磨啦,琢磨去·还真的琢磨出一点东西来。
“中华······,中华纪念碑?……中华纪念坛······嗯······”施凤来听了之后,稍稍的比较了一下,立刻觉得不错,这个中华的立意,确实又比华夏高了一层,不仅仅是把华夏概括进去,更是把中央之朝,把朝廷装了进去·这朝廷装了进去·这陛下也不就装进去了么?这可真的是一举夺得,想到这里,施凤来又觉得不错了。自己若是能说动陛下改这个字,想必陛下也会对自己另眼相看了·日后这人坛建好了,也少不得把自己和人坛的事纪录下来。
“…···说得不错,这中华二字,确实比华夏的立意要高,不错,不错……”施凤来十分的高兴。
韩府上。
也同样聚集了几个人。
“阁老,此次建‘通天塔,,不知道是真建还是一个幌子?阁老,以下官对水泥的了解,若是要修建如此之高的碑塔,这需要的水泥,得以海计,这可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啊!若是真建,只怕陛下还得新建一个水泥厂······”这官员说道,对于修通天塔原本的用意,倒是没那么在意,倒是把目光放在了水泥上。
这个官员这么一说,周围的几个人立刻眼睛放光。
韩叹息一口气,这这手里的人,怎么一开口就必定要谈到生意去呢?为啥眼光总是落到银钱之上呢?韩很想有那种站在天下的高度来看这件事的,而不是像闻到了腥味的猫。
“此事,却是真建,陛下绝不是在说笑,难道诸位以为,活人受祭拜是好玩的事?”韩很想把话题拉回“正规”,不要一门心思把眼睛盯着“买卖”。
“阁老,那如此说来,是必定要建了…···”有人道。
韩再一次点头称是。
“…···阁老,这一次,绝对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啊!阁老想,若是这水泥真的能修三十丈高的碑,那这水泥还不名扬天下?阁老,日后这水泥,怕就是供不应求啊!天下那么多修房子,起墓的,那个不想把房子修结实些,那个不想把墓建得牢实些,知道了这水泥的名声,还不花大把的银子买水泥?阁老,这里面的商机,实在是大啊!······”这个官员,依旧是把目光对准了水泥,从中嗅到了商机。
“是啊!阁老,这件事,看上去是陛下在胡作非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