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度宅男当崇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一章 辽东大开发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喝下这杯“毒酒”,还是先管好如今的事,以后的事归以后了。

    毕自严咂咂嘴,这个补贴的范围有点大了,不知道谁能落下这样大的买卖,皇帝这一句话下来,没有百十万两银子是摆不平的,想想如今做铁器的谁最厉害?除了孙元化那个铁器所,还能是谁?这不摆明了给孙元化拉生意么?毕自严心里暗道,皇帝果然是做生意的高手,这么冠冕堂皇的自己拉生意。

    “……敢问陛下,这交通是什么?”韩爌又问道。韩爌觉得,这似乎是说到他头上的事了,道路交通貌似如今就是归他管的。

    “这个么,实际分海路和道路两种,海路有港口建设,有运输船只,港口建设是由韩卿家负责的,船只方面一直也有补贴,这两个朕就不多说了,朕倒是要说说另外一个方面,这海上交通线,应该尽快的开通海上邮路和班线……”杨改革说道。

    “感恩陛下,何谓班线?”韩爌又问道,邮路倒是好懂,但是班线就难了。

    “……这个班线,实际就和如今的客运马车一般,定期的于两地之间运送人员往来,不过是把陆地上换成了海上……”杨改革道。

    “海上的客运班线?”韩爌有些惊讶了,要说路上如今各地都逐渐铺开那种邮政班线,甚至客运班线,可海上班线,这个可有些意外了。

    “正是,不错,海上的客运班线……”杨改革道。

    “可,陛下,这海上风浪大,若是一旦翻船,则后果不堪设想……”韩爌急道。

    “不,辽东开发,海上运输必定要兴起,不可因咽废食,既然害怕船只倾覆,那就该研究制造更加能抗风浪,更加安全的船来,应该学习和研究航海的安全性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躲避风浪……”杨改革道。

    “……驿递系统,归兵部负责,袁卿家可要有所准备……”杨改革道,实际这个事真正的还得归那个刘懋负责。

    “臣明白。”袁崇焕赶紧回答道。

    “至于陆上道路,除了京师到天津的油渣路,日后辽东开发,道路的修筑也在此,日后辽东会大规模的使用四轮马车,所以,道路倒是要好好的规划一下,虽然不至于要修油渣路,可必要的修葺,也是必要的,此事,归韩卿家负责……”杨改革把目光对向了韩爌。

    “臣明白……”韩爌答应道,不管如何,修路总是一件好事,他总是要支持的,因为这个都归他管了。

    “……说到这个马车的问题,再就再多说一句,天下马车补贴不超过两成,但辽东,朕可以再给予优惠,再提高一成补贴,马车的补贴,可以到三成……”杨改革又说道,为了尽快的拿下辽东,开发辽东,杨改革打算下血本。

    几个人倒是被小小的惊讶了一把,这个补贴,有点狠了,皇帝可真的是大出血了。

    毕自严又咂咂嘴,这马车是补贴得多,可是谁造马车的?马车场?马车场是谁的?皇帝的,皇帝的这买卖可真的是做得精!再想想,这造马车所用到的铁,貌似也是用孙元化那里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皇帝倒是把这句话发扬光大了。不仅这造马车的铁是用的孙元化那里的,就连造船,如今很多铁,都是用的孙元化那里的,如果再加上农具等用铁,皇帝真的是把肥水不落外人田做到了极致了,想到这里,毕自严觉得,自己应该多研究一下皇帝的行事方式,或许对自己有很大的裨益。

    “……说道了道路,朕就说说教育吧……”杨改革道。

    “……我朝之子民,不管到哪里,都不能让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哪里人,不能让他们忘了自己的根,所以,教育这个问题,朕觉得,必须随着扩张而跟进,朕目前的打算是,新聚落成一个乡镇,城镇,朝廷就立刻派出教员,负责当地的教育,若是财力不够的,则有当地的举人秀才出任临时教员,总之,不管我大明的子民到哪里,这教育都不能捺下,否则,这人没了根,我朝也就白忙活了,……除此之外,每聚落成一个新的城镇,朕就捐一座图书馆给当地,供当地人借阅之用,算是为圣人的事业,为我华夏的传承尽一份力……”杨改革说道。杨改革一直就觉得,在计算机大规模应用以前,图书馆无疑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重要的一个环节,那种开放的,可供所有人借阅的图书馆是文化事业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问题上,杨改革还得鄙视一下中国古代,貌似没有大规模的图书馆的建设,这一点,和西方有着不小的差距,中国即便是有图书馆,也是私人收藏性质的,这对于文化的传播,知识的传播是很不利的,知识被隔阂,而知识和权力又是想通的,也就是说,实质还是权力的垄断。

    “陛下圣明!”几个人听了皇帝的话,一致的如此说道,先不管皇帝的想法好还是坏,广是这份承诺,就叫人肃然起敬。一座城镇一个图书馆,这个许诺,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皇帝为了华夏之传承,确实费了不少,尽了不少的力。这一点,无论是谁,也挑不出一点刺来。

    “教育和图书馆的事,朕已经有了安排,诸位知晓即可……”杨改革说道。

    “……至于安全,这个,朕就不多说了,关外持有火枪,接受训练这都是必要的,朕将继续支持和允许百姓持有武器,朕要的是开疆拓土,这个过程必定会遇到豺狼虎豹,么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让百姓们出关,不过是让他们送死罢了……”这一条,倒是没必要太详细的说,现在已经在这么做了,杨改革还打算这么做下去。

    “……这个御寒的问题,实际分穿戴上的御寒和居住的御寒,穿戴御寒,朕已经有了安排,比如羊毛衫,羊绒衫,兽皮,棉衣等,这个诸位知晓就可以了,朕自由分寸;居住御寒,这个,朕是支持百姓居住砖瓦房的,但居住砖瓦房又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朕希望辽东尽快的开发,尽快的出效益,百姓们才能住得起砖瓦房,为了百姓们的安居乐业,诸位要努力啊……”杨改革笑道。

    “臣等遵旨!”几个人有立刻答应道。皇帝的这个愿望确实好,但人人都住砖瓦房,这个理想是不是太美好了点?这关内很多地方的温饱人家都未必能住得上砖瓦房呢,皇帝的这个愿望会不会太“狂妄”了点?

    “……这个借贷的事,朕会知会银行,给去辽东开发的人给予一定的支持,要借贷什么的,限制会放宽,利息方面,也会有所松动……”杨改革简单的说了下这方面的事。

    “……说说产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