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越明朗起来,”陆秀夫身上清晰的打上了均州军的烙印,说到均州军张贵,纵使稳重谨慎的陆秀夫也有几分眉飞è舞:“张大人孤身前往张世杰江左大营,保存我朝三万精锐骑兵,又抢救丁家洲数万降军,保存我军实力,如今张贵张大人统领独松关大军约十万,其中骑兵四万已秘密前往京城,但大军踪影不明,他日张大人再现之时,就是伯颜大军覆灭之日。”
“两淮之战,收拢降军合计七万,均州军副都统领郭平郭大人整军六万,其中有均州军精锐骑兵一万,皆是可战之兵,收复建康后不日即将南下会师京城,又有常州姚訔统领数万大军截断元军退路。”
“京城内三十万大军枕戈待命,虽是各路义勇及厢军勤王之师,但半年之苦练,大军已堪一战,又有张世杰、李庭芝等一时名将,京城若将士用命,一心抗敌,京城无碍咦。”
黄圃虽早已知道大概的情况,但听得陆秀夫娓娓道来,其中细节不用多想,那城外之风云,让黄圃jī动不已,此时的他已是说不出话来,紧张的看着陆秀夫,仿佛是害怕错过陆秀夫所说的每一个字。
“尚有一事,事至如今虽尚不能公开,但文老乃大宋忠义之士,也不怕跟文老直说,”陆秀夫一字一顿说道:“此等局势,我均州军统领张贵张大人去年年初已开始策划,可以说大局至此,元军基本是按照当初张大人设想的步骤而行动。”
“丁家洲我军水师全军覆没,但文老可能并不知道,我均州军尚有水师数万大军如今身在何处?”
“无他,元军水师阿里海牙也。”
“伯颜,”陆秀夫直接说道:“张大人的目标是伯颜,伯颜若死,如断元朝之左右臂,元军再也不可怕也,如今元朝的江山也并非稳如泰山,在北方尚有成千上万的叛军以之jiā战,元军南下战略,百万大军所剩寥寥无几,已伤其根基,此战之后,元朝自顾不暇,而我大宋收复中原,旗卷幽云十六州也不再是梦想。”
“好、好、好,”黄圃不由泪流满面,拱手作揖,颤抖说道:“收复中原,旗卷幽云十六州,老夫已数十年不闻也,孔夫子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夫却是朝闻豪言壮志,夕死可矣。”
“文老,君实所言并不为过,”陆秀夫认真说道:“君实前来京城之前,有幸听过张贵张大人之谋划,张大人谋划甚大,收复中原不过是第一步而已,君实不才,相信张大人能够做到。”
“如今局势看来不堪,但却是我朝百年来最好的时刻,文臣武将、忠诚报国、能人辈出、将士用心,我朝大有可为啊。”
黄圃不由自主点头,这是一个大朝代,这是一个让人欢喜的年代,这是一个让能人志士兴奋不已的年代,如今的局势,正如陆秀夫所说,是大宋百年来最好的时候,黄圃站起来,一脸严肃说道:“老夫不才,但报国之心未死,老夫愿作车前卒,供君实驱赶。”
“文老过谦了,”陆秀夫连忙还礼,拱手道:“月前文老动捐献已为朝廷用力良多,如今再次要求出力,君实不才,代表京城一百二十万百姓感谢文老。”
“说实在,城内如今钱银缺口不大,粮食储备充足,柴火也不缺,但……”
“君实先生请直言,老夫必将鞠躬尽瘁,为朝廷尽微薄之力,”黄圃看到陆秀夫迟疑不言,认真说道:“老夫虽老,但报国之心不死。”
“启民智。”陆秀夫沉片刻,道:“民智启,则百姓明事理,百姓明事理则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则军民一心,驱除元军,我大宋重回辉煌,倒也不是梦话。”
“张大人说过启民智,则先办报纸,君实以前也多有不明,但文老也看到京城今日之景象,虽城外大军围城,但城内井然有序,虽有粮食充足,柴火不缺,将士用命的原因,但《大宋战地报》稳定民心之功不可没。”
“然而,《大宋战地报》多是军情政治,百姓虽有爱国之心,但平素所接触却与之无关,所以君实希望文老能够带头,为我大宋启民智而出力。”
“君实先生的意思,是让老夫办一份报纸。”黄圃看着陆秀夫,重复说道:“老夫一介商人,君实竟然让老夫办一份报纸。”
黄圃虽只是一介商人,但眼光可比一般商人毒辣很多,他知道报纸在其中的作用,它可以作为一个人、一个利益集团的喉舌,凡此种种,黄圃想也不敢想。
“当然,”陆秀夫笑了笑,道:“不仅要办,而且要办一份让京城也轰动的报纸,办一份大众喜见乐闻的报纸,。”
“《大宋女子报》,这……”黄圃看着陆秀夫写的四个字,仿佛这四个字有千般重量, 看着一脸严肃的陆秀夫,迟疑片刻,问道:“君实先生,这……”
“我大宋有千万百姓,但男子几何,女子几何,文老可知道?”陆秀夫反问黄圃,脸上带了一丝笑意,想当初张贵也是如此问自己。
“这个,穷尽大宋之人力,恐怕也不能算出来。”黄圃无奈说道:“再加上如今战很多百姓潜入山林躲避战火,更是算不尽数。”
“哈哈,文老太过于执着数字了,”陆秀夫忍不住大笑,道:“其实男子与女子,约是对半之数,张大人曾经说过,这是大自然的法则,张大人还说,若是要追根到底,或许女子还有稍多几分。”
“但文老所见,战场让女子走开,官场不到女子半个身影,但作家务、耕种务农、甚至于生儿育女能让女子走开吗?女子所做之事并不比男子要少,为何世上独不见女子之声音。”
“我朝李清照、李淑真,她们名动大宋、名留青史,然而她们之地位如何?”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语泪先流。闻说双溪ūn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武陵ūn》深沉哀婉,遂为绝唱,世人皆不及也,然而多年背井离乡、更因改嫁而遭到所谓文人学子之污诟渲染,李清照先生无依无靠,呼告无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风住尘香uā已尽,孤独地死在江南。”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一《秋夜有感》,让人心酸不已,虽然朱淑真是一个出身高在钱塘的湖光山è氤氲中成长起来的女子,集了天地之灵秀,她自幼聪慧好读,才貌俱佳,风流蕴藉,诗词画琴无一不擅,然而她何以生平所作“断肠”二字满卷,追根究底,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