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95淘金国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9章 伺机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交部长纽赖特的位置,他现在的位置都坐不稳了,戈林、戈培尔那些看他不来的家伙还不得趁机把他掀下马来撕碎。     此时的西班牙,大战正酣……     随着德意苏等国干涉力量介入,西班牙战场已经升级,成为了各国各势力的角逐场,德、意向佛朗哥已经提供飞机1650架、坦克和装甲车1150辆、火炮2700门、步枪数十万支、炮弹750万发。直接参战的德、意军队更是已经上升至十万。     德、意的武装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国际性战争。英、法等欧洲国家对西班牙战争采取‘不干涉‘政策,签署《不干涉协议》,但几国民间却也有大量平民自愿入西班牙参战,一些企业也为共和军提供了一些军备物资支持,美国则宣布延长1935年的《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双方输出武器和军用物资。但在暗地里,大量美国公司却向双方大肆出售各项紧俏物资和军备,大发战争横财。     而苏联这样一个唯一给予了共和军直接支援的国家加入,又使得这场战争变成了**和法西斯主义对决的一次预演,在苏联的介入下,共和军得到了共产国际和许多社会主义者的支持。这些力量通过募集粮食、药品、捐款和武器等予以支援;54个国家的4万余名反法西斯战士自愿前往西班牙,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共和军并肩作战。因为国际纵队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几乎成为了有些不盘散沙的共和军的主力部队。     但也正是因为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介入,使得一直以来对共产社会主义,对苏联很是忌惮的英法等欧洲国家进一步下定不干涉的决心,甚至通过禁运等方式,在实质上站在了国民军或者说德意一方,加剧了共和军的困境。     1936年8月,国民军在德、意干涉军支援下从葡萄牙边境开始向首都马德里方向发动进攻,先后攻占巴达霍斯、卡塞雷斯、塔拉韦拉、托莱多等城镇,将南、北两块控制区联成一片。9月,国民军在北部攻占伊伦和圣塞瓦斯蒂安,切断共和国北部与法国的联系。10月,国民军成四路进逼马德里,于11月6日进抵马德里近郊。共和国政府迁往巴伦西亚,并首次组建兵力达30万人的正规军。     随后共和军在国际纵队配合下,展开马德里保卫战。西班牙**就站在保卫共和国的最前列,马德里90%的**员走上前线,许多国际纵队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献身。1936年11月起,马德里军民浴血奋战,多次粉碎叛军进攻。     但共和军已经陷入了困境,国民军在德意飞机帮助下,将大量非洲军团通过空军,海运等方式运到西班牙本土参战,进一步加强了国民军的进攻实力。而共和军,实在缺少直接支持者,即便苏联也不敢直接派出军队参战,只能动员全世界的**战士志愿参战,国际纵队毕竟是乌合这众,再顽强,也不能与直接参战的德、意正规军组成的志愿部队相比。     当然,佛朗哥并不知道他将非洲军团大量调往本土,却埋下了一个巨大的危机。     布拉,这座以前在非洲都籍籍无名的小镇,现在却在整个世界都小有名气了,这是阿拉斯加北刚果领地的首府,正位于东西非大通道铁路中心,东西非大铁路贯穿全城,而布拉城的发展也是在通道打开之后。     在比利时统治时期,布拉只是扎伊尔河以北无数小村镇中的一个,且是不显眼的一个,当时全镇人口不足万人,整个城镇只有一条泥砂街道。     并入阿拉斯加后,因为其正处于东西非联系的中枢位置上,所以被确定为北刚果首府,借助北刚果政治中心的地位,布拉取得了快速发展,在东西非大通道建设时,布拉是位于中部的主要材料集散地和中转地,也是筑路工人的补给地,因此给这座小镇带来了很多的商机,短短三年,便使这个不足万人的小镇云集了六万多人,三年后随着铁路大通道竣工通车,布拉成为中部第一大站,而且随后北刚果领地修建的几条公路通车,都是以布拉为辐射中心,呈射线向四周伸展,使得布拉坐实了中部第一大交通枢纽的地位。     铁路大通道打开后,这条大通道出乎意外的在经济上发挥出了百分之两百的作用,几乎成了非洲大动脉,即便连英法美意等国都经常利用这条通道转运物资商品,这种结果,不只是造成了自由城,黑角,和平港,姆特亚拉,坦噶等数大东西岸港口城市的快带发展,也让内陆的布拉柴维尔,梅坎博,布琼布拉,基加利,布卡武等原来的沿线城市落得了大发展的机会,更让众多位于铁路沿线的诸如盖梅纳,尼拉贡,多多马,布拉这样原来的小镇获得了快速发展。     其中尤以做为北刚果政治中心和中部第一大交通枢纽的布拉发展最快,铁路通车至今四年,布拉的经济和人口几乎都是翻倍的增长,到现在布拉已经是拥有近三十万人口的非洲现代化新城,已经超过了北刚果领地设立时领地内最初的大城市,位于扎伊尔河北岸,与比属刚果交界的第一大城基桑加尼。     去年阿比西尼亚战争,阿拉斯加增兵并组建地中海和非洲两大最高司令部后,其中非洲最高司令部就放在了布拉,当时放在这里是因为这是距离阿比西尼亚地理位置最近,交通条件最好的阿拉斯加所属较大城市,但战后,非洲最高司令部并没有撤消,司令部也没有放到条件更好,城市更大的自由城或和平港,哪怕进入今年,似乎阿拉斯加非洲军队的重心已经转向了西北非的西撒和梅利利亚一线,最高司令部也没有搬迁,按照最高司令朗.帕多的话说:“布拉是阿拉斯加非洲领土的中心,最高司令是统筹整个非洲军务,这里交通也很方便,有铁路,有公路,有机场,司令部放在布拉就是最合适的,也能及时兼顾东西非两方的紧急军务。”     因为朗.帕多的坚持,使得布拉在成为北刚果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后,也真正成为了目前整个阿拉斯加在非洲的最高军事中心。无数的命令和军队调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里决定着阿拉斯加驻非洲的三十余万军队的所有动向。     布拉原本驻扎了一支海军陆战队师——十八师,但去年第九集团军调到非洲后,这支海军陆战队因为原计划迁往西撒,所以西调,到现在虽然没有去成西撒,但还是迁到自由城北部沿海的科科比奇镇,十八师原来在布拉郊外的军营就成了最高司令部所在,防务由第九集团军警卫团负责。     因为此前驻扎一个满编师,所以军营的规模相当大,除了警卫团占用了军营外围的营房,中心位置的几栋营房几栋小楼就成了最高司令部各个部门的办公地。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