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特权,又要他们接受与你们美国在海军地位上平起平坐的要求,国务卿先生以为可能吗,不过我可以退让一步,可以支持美国保留48万吨主力舰,航母吨位也支持你们保留吨,但我们让步已经够多了,所以我们也要求得到一点补偿,在航母吨位上,我们要求增加一点吨,当然英国也为吨,就当做英国在华特权让步上的一点补偿,我想这样也能在贝尔福勋爵面前增加一些说服力”
1922年2月6日,历时近三个月的交锋,多伦多会议终于走到尾声,安大略号游轮上似乎有了一点节日的气氛,各国代表聚集在游轮上,各国记者云集,一个个西装革履的代表们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说着话,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
上午九时,阿拉斯加国务卿叶枫,美国国务卿休斯,英国外交大臣,枢密院院长贝尔福勋爵,法国代理殖民部长萨劳,意大利参议员山泽到达安大略游轮,原来热闹的游轮上顿时安静下来,在各国记者的见证,五人代表各自国家在一份条约上签下了名字。
这是本次会议上最重量级的议题,达成的最重量级的一份条约,全称为《英、美、阿、法、意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按这份条约规定,各签约国的主力舰(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吨位不能超过条约第4条所规定的水平:即大英帝国吨;美国吨;阿拉斯加,40万吨,法兰西吨;意大利,17.第七条规定:各签约国的航空母舰吨位不得超过以下的标准:英国吨,阿拉斯加吨,美国吨;法国吨;意大利吨。
这个限制吨位,说不上谁胜谁负,历史上美国在此问题上大获全胜,既压制了日本,也取得了与英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而这个时空呢,阿拉斯加虽然没有被完全压制,但在主力舰吨位上却比现在服役吨位比阿拉斯加还少的美国要少8.5万吨,但又在航母上取得了比历史上的英美更多的吨,按照这个吨位,阿拉斯加现役的六艘航母将全部可以保留。在外人眼中看来,阿拉斯加在主力舰上得到了大幅压制,但在航母上则让阿拉斯加取得了名符其实的地位。
再看美国,虽然他们在主力舰吨位上未能取得预期的地位,甚至在航母上也落后阿英两国,但从总体实力上来说,美国也不能说是失败,毕竟这个时空的美国海军在主力舰上经历了太平洋海战的削弱,比历史上有些差距,能够取得超过阿拉斯加8.5万吨的成绩也算不错了,而航母虽然不能与阿英相比,但以美国现在的航母数量和实力,仅比阿拉斯加和英国落后3万多吨差距并不算太远。总体上来说,主力舰和航母吨位加在一起,美国也已经极为接近英国这个海军第一强国了。
而且还有一点相当重要,美国在军备未能像历史上那样大获全胜,但通过军备筹码,却从盘外或得了一些收益,比如让阿英法等国放弃在华特权,美国未来在中国问题上的话语权也将大增,二来还与阿拉斯加单独达成了一项谅解协议,不但前几个月阿拉斯加单方面关闭的三大新口岸要立即开放,未来阿美两国还将在边境本着公平的原则新增几个口岸。
当然不管怎么看,英国在军备问题上似乎才是得利最大的。阿美两国的崛起最终都未能威胁到大英帝国海军霸主地位,在航母吨位上,光明正大的取得了与阿拉斯加这个公认的全球第一航母强国相提并论的地位,并比预期的吨还得到了提高,当然这个提高是好是坏,暂时不好置评,得到的保留吨位越多,其实也就表明海军军备负担越大,但不管怎么说,能够在航母吨位上取得如此大的保留吨位也算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胜利。若是不被阿美联手逼迫放弃了大部分在华特权,英国则真的可称为大胜全获的最大赢家,现在呢也只能算是有得有失。
法意两国倒是与历史上相差不大,毕竟两国经济不容乐观,而法国又更看重陆军,所以在主力舰上并没有多做什么要求,倒是航母这个因为阿拉斯加带动的项目上,让他们看到了航母的前景,最终航母吨位比预期的多加了6000吨。虽然仅相当于了阿英两国的零头,但足够建两艘可与阿拉斯加费城级航母相等吨位的航母了。两艘航母放在海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威慑。
当然这个条约当然不可能如此空泛,实际上还有着多达数十个条款,对很多问都有明细规定。
比如规定美英阿法要维持太平洋区域海军基地现状,即各国不得在这个区域建设新的海军基地,相对来说,这也是阿拉斯加对于英美两国的让步,毕竟阿拉斯加在太平洋掌控了许多良港,若是他们未来在此大建新的海军基地,将会严重威胁到美英法三国太平洋的安全。
另外条约还对新建战舰进行了明确规定,如规定各签约国不得建造、获取、或为本条约其它签约国建造超过35000吨(35560公吨)的主力舰。不得建造、获取、或为本条约其它签约国建造超过27,000吨(27,432公吨)的航空母舰。
但是,各签约国可以在不超出条约规定的航空母舰总吨位水平的情况下,建造两艘不超过33,000吨(33,528公吨)标准的航空母舰。根据此原则,签约各国可以从本国经济角度考虑,将根据本条约规定必须废弃的军舰(无论已经建成还是正在建造的),改造成航空母舰。数量为两艘。对于吨位超过27,000吨(27,432公吨)的航空母舰,则规定了其所载舰炮的数量,如果舰炮口径超过6英寸(152毫米),那么所有舰炮的总数(防空火炮和口径不超过5英寸(127毫米)的舰炮除外),不能超过8门.
还有诸如各签约国的商船不得预留可将其改装为作战舰船的空间和设计,除了加固甲板或预留装备6英寸(152毫米)以下舰炮的空间;签约各国为本条约签约国以外的国家建造的舰船,其规格不得超过本条约对其同级别舰只所做之火力、吨位的限制规定。为非签约国建造的航空母舰不能超过27000吨(27432公吨);如果非签约国的作战军舰由本条约签约国代为建造,则承建国有责任通知本条约其它签约国有关签订合同、铺放龙骨的时间;并且按照条约其他明确规定告知其它细节等等规定。
不过这么多规定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条约第二章第一条关于各国现存战舰及保留舰的明细规定。
根据这一条款,美国现拥有已经服役或在建主力舰包括:马里兰32,600;加利福尼亚32,300;田纳西32,300;爱达荷3;新墨西哥3;密西西比3;亚利桑那31,400;宾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