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95淘金国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2章 无能盟友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执行将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哪怕未来真的无突破英国防线,凭借伊普斯维奇港,德军也足以在东安格利亚彻底站住脚跟,只要在大不列颠岛站稳脚跟,英国终有一日将臣服在德军铁蹄之下。     不过与D集团军群勇夺伊普斯维奇不同的是,此前表现更为出sè的博格的B集团军群在攻击金斯林的行动中却遭遇失败。     随后B集团军群改变计划,转而攻打防线中部的曼德福德和塞特福德,意图将英军防线拦腰斩断。     5月12日,曼施坦因率领5个师的兵力发起代号为“普鲁士马刀”的作战,猛攻曼德福德。于当天中午攻占曼德福德正面的艾克拉防线,并继续向前推进,但因为缺乏保护,随后在左右两翼受到英两个装甲旅和六个步兵团的坚决反击,前进非常艰难。直到5月17日,德军经过一番苦战,才击退英军的反击,并第二次占领了曼德福德,bī迫英军将整体防线后撤七十公里到米尔登霍尔,如此也让英军整条防线由原来的南北直线,变成了一个中间向内凹陷的大弧形,只要德军能再攻克曼德福德邻近的塞德弗德,那这个弧形防线也将崩溃,那么英军防线将彻底被拦腰斩断。     5月24日,负责攻取塞特福德的B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司令莫德尔率主力渡过塞特河,建立起正面宽3千米,纵深870米的桥头阵地。5月29日,英军集中5个装甲旅发起反击,但德国的空军乘着天气晴朗的有利条件大举出动,对英军装甲部队实施了极其猛烈的轰炸,基本瓦解了英军的攻势。德军第七装甲师乘机占领塞特福德西南的战略要地160高地。     英军深知160高地的重要价值,随即组织多次反扑,但均未得手。5月30日,英军集中所有炮火,全力炮击160高地,在猛烈炮击下,德军难以坚守,只好放弃160高地撤到塞特河岸边。     不过英军虽夺回了160高地,但一直在德国空军和航母舰载机的猛烈打击下,无集中使用装甲部队,也就发挥不出装甲部队巨大的突击威力,一般只能使用200名步兵和15—20辆坦克组成小型战斗群进行短促出击,难以取得胜利,加上几天来坦克损失约100辆,又得不到补充,迪尔元帅为了集中兵力确保塞特福德的安全,只好放弃外围一些阵地,将全部1100辆坦克中的800辆部署于塞特福德近郊。     英军这一主动退去虽然丢掉了外围主要阵地,但却成的在塞特福德形成了厚实的防线,而莫德尔没有及时应变,过分在意一个阵地一个工事的得失,延误了推进速度,当他取得所有外围阵地时,却已经无攻占塞特福福城,双方陷入对峙。     因为没有按计划夺取塞特福德。曼德福德两翼缺乏保护,再次成了一枚太过突前的钉子,很容易被英军包围夹击,导致曼施坦因最终不得不再一次放弃曼德福德后撤到沃顿,而英军则籍此重新恢复了金斯林至哈奇的直线防线。     这一**作战结束,德国动用了超过半数以上的jīng锐,最终的成果不过是让英军防线在最南段后撤了十几二十公里,后撤到了哈奇而己,严格来说夺取伊普斯维奇争取到了一些战略上的成绩,但在整体战略战术上此次大战可以说毫无作为,远未达到希特勒的预期。     月8日,龙德施泰特回柏森晋见希特勒,汇报了当前的战局。希特勒对此大为不满,立即调整了德军高层指挥人事,以在伊普斯维奇取得了一定成绩的维茨勒本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任登陆作战总司令,古德里安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所有已经登陆的装甲部队,并将所部改称第1坦克集团军,随后又调刚从西俄返回的克卢格元帅接任维茨勒本留下的D集团军群司令职务,曼施坦因则顶替了延误战机的莫德尔担任了第4集团军司令。     不过相对于这次东安格利亚攻势的不满,德意联军在北非的行动则让希特勒为之震怒。不是隆美尔和德军士兵表现不好,而是因为他的盟友意大利人实在太无能了。     在德国展开东安格利亚攻势时,北非的意德联军也发动了新一轮反击攻势,5月初,隆美尔集团在卢克港和拜尔迪耶一带击溃了英集团军,彻底将英军赶出了利比亚,还一度bī近了埃及的塞卢姆。     联军的进攻出乎英军统帅部意料。英军在两星期内不得不再次退到了马鲁特,只留下了驻西迪拜拉尼的守军,有将近两个师,不过其中有过半是埃及仆从军,结果这支守军遭到了德军的围困。     应该说隆美尔此时已经造成了一个对意德联军极为有利的态势,隆美尔原指望攻克西迪拜拉尼后向马鲁特推进,然后在得到增援后向目前兵力空虚的开罗发展进攻,可是格拉齐亚尼指挥的意大利军队(此时原本的两大集团军二十多万如今只有不到十余万人了)却在西迪拜拉尼南面埃及边境的比尔沙卡遭遇失败,导致隆美尔在攻克西迪拜拉尼后,无得到兵力增援,未能按原计划击败英集团军占领马鲁特,最后还不得不分兵前往支援意大利军队。     一番时间耽误下来,英军已经在马鲁特重整阵脚,等德军与意军会合,攻克比尔沙卡再推进到马鲁特时,面对的是英军无数的障碍工事。加上此时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在马耳他海域成的伏击了意大利的一支补给船队,导致德意联军没有及时得到足够的物资及兵力补充。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马鲁特的攻势,退回西迪拜拉尼和图卜鲁格休整。开罗攻势更是无从谈起了。     一番大好局势就因为意大利军队的无能使英集团军在埃及免于彻底失败,也使得希特勒立即夺取苏伊士运河和埃及,切断英国太平洋及印度洋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线路回本土集结的愿望落空。     希特勒如何会不震怒,一个无能的盟友,真是十足的负担。     让希特勒更为震怒的是,现在近东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比原来显得更为重要了,英军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回本土集结的速度将远快于绕行非洲好望角,而印度洋舰队是目前英国在海外的最大一支舰队,据情报显示,英国chōu调主力战舰最多的就是印度洋舰队,只要拖延阻拦住这支舰队回英国本土的速度,那英国皇家海军想要真正完成集结并实施决战的时间必将进一步推后,这对于德国是极为有利的。     这一次的失败,却导致这一战略的实施大受影响,而墨索里尼居然再度腆着脸向他要援军,让希特勒真正对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无话可说了,现在的德军哪里还有多余的力量向北非增援,再说现在增援还有意义吗?在印度洋舰队通过苏伊士运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