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95淘金国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2章 最后条件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希特勒突然收起对苏阿议和之事的愤怒外人不太清楚,但德国入侵苏联的事情从爆发伊始就引得全世界万众瞩目,原来以为苏阿议和的事情会让德国人的攻势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影响德国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进而立即中止攻势,以防阿苏议和成后,被苏、阿、英、美等国联合打压。     可事实却不是这些人所想的那样,德国人的攻势狂猛无比,甚至于在苏联开始和谈的消息公布后,德国人的攻势似乎变得越发凶狠,德军把所有的怒气都撒到了这场战争当中,要把对苏阿要议和的怒火发泄到苏联人身上似的。     总之纳粹兵锋锐不可当,几乎是以一日五六十余公里的速度闪电般推进,一切挡在德军面前的苏联障碍都是顷刻间就灰飞烟灭。     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德军从1940年8月8日凌晨5时开始,在北起b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长战线分为北方、中央、南方3个集团军群向苏联正式开始发动突然袭击。     其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围歼白俄罗斯的苏军,兵源达50个师另2个旅,进而进攻苏联的心脏莫斯科,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是29个师,任务是歼灭b罗的海沿岸的苏军,进攻列宁格勒,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向基辅和整个乌克兰总方向进攻,把乌克兰的苏军主力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兵源达57个师另13个旅。     战争刚开始,苏联西部66个机场遭到猛烈轰炸,苏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飞即被毁于机场,苏联西部城市、海空军基地、通讯设施,在德军航空兵袭击之下严重受损,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陷于瘫痪。     德军在战争的第一天就前进了50至60公里。苏联国防委员会在战况不明的情况下,于当晚不切实际的命令,要求边境军区实施猛烈反击,消灭入侵之敌,这种盲目的指挥使前线战况更加恶化。     而在8月9日,苏阿议和后,德军攻势一点未见放缓,反而如同吃了兴奋剂一样,在整个西部发动了cháo水一般的攻势,至8月11日,苏联已经有超过11个师的部队被德军全歼,近20个师的人员武器损失过半,战线被德军强行后推一百四十余公里,西部大片土地沦陷在德军铁蹄之下。     正是在这种强势兵锋这下,希特勒甚至放言两个月内彻底消灭苏联,底气十足。     算一算苏联现在在西部的总兵力,也就是说三天之内,苏联西部的军队已经损失超过五分之一,按这种进度,希特勒的确的胆气放言两个月内消灭苏联,如果苏联人再不向西部增兵的话,希特勒的话将很可能成为事实。     这也是苏联的现实处境,虽然在西部苏军总兵力不过百万,现在最多就剩下八十万还是且战且退,但苏联并非就没有其他兵力了,苏联在乌拉尔西坡还有大军七八十万,伏尔加有大军百万,高加索也有一百多万,在西北也有八十余万,加上就近的列宁格勒的军队,事实上也有百万之数,在莫斯科等地也有数十万军队,但现在除了莫斯科的军队还能chu调外,其他的军队苏联充其量只能有限度chu调几支,根本不敢大肆调动。     一切只因为这几个方向的军队同样属于前线军队,他们面对的是同样强大无比的阿拉斯加及其盟军,曾在乌拉尔和中亚打得苏联红军狼奔鼠窜的军队。     空放着这么多军队却不能西调,苏联从朱加什维利以下谁不痛惜。这也进一步让朱加什维利感觉到了与阿拉斯加及其为首的海约组织议和的迫切xìng。     虽然8月9日,阿拉斯加外长杨国平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已经展开过非正式会谈,阿拉斯加也表示出了对议和的兴趣。但毕竟只是非正式会谈,还没有任何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朱加什维利还不敢大规模的调动其他方向的大军。     8月10日,海约组织其他成员国派出的多国联合代表团抵达新乌津斯克,8月11日,哈利克斯和科德尔.赫尔乘机抵达新乌津斯克,直到8月12日,这些人全部到齐,第一次正式和谈才正式召开。     而此时朱加什维利同时发出了两条命令。     第一条是向西部前线发出的,指定布琼尼做为统帅部代表负责指挥对德作战,要求收缩兵力退守明斯克、基辅等大城市,凭借坚城要塞尽量拖住德军的前进脚步,为未来东、南、北三线兵力西调增援反攻创造最好的基础。     第二条是发给莫洛托夫为首的苏联和谈代表团的。要求代表团以最度完成谈判,为大军能尽快西调奠定基础。当然同时有一封密电是jiāo给了莫洛托夫的,在这份密电上,朱加什维利只有一个指示,以保证和谈成为前提,可以对阿拉斯加及其盟国的要求给予最大限度满足。     这个最大限度的满足,已经足以表明朱加什维利对这次和谈成的迫切心态了。按照朱加什维利的说就是现在的苏联已经没有选择,苏共也没有更多的选择,苏联人民更没有其他选择,只要保住政权,只要保住苏联的存在,获得阿、英、美三国在未来苏德战争中提供最大的支援,那么苏联的希望就还在,西斯军队就永远也不能侵占摧毁苏联。至于阿拉斯加这些帝国主义侵略者,未来的苏联终有一日可以强大起来,现在的付出终有一日可以百倍索偿回来。     密电是在上午的第一轮会谈无果的情况下,朱加什维利特别发给莫洛托夫的,在这封密电的指示下,8月12日当天下午,莫洛托夫强烈要求立即召开第二轮会谈。     在这次会谈中,莫洛托夫一改此前的态度,对于阿、中等国的要求几乎都是一口应承,应承之爽快,大出杨国平的意外。     按照莫洛托夫的态度,阿拉斯加几乎已经可以保证拿到超过预期的收获了,不过和谈对于阿拉斯加来说只是一个幌子,除非苏联可以付出更大的代价。代价大到可以与苏联覆灭后阿拉斯加所能取得的收获相比,只有那样,取消新攻势才有意义。因为那时即便发动新攻势也不会有更多的收获了,那就没有必要再发动新的军事行动了。     新乌津斯克,正位于萨拉托夫东南三百余公里处,阿拉斯加南乌拉尔省乌拉尔河以西土地的西北边缘的一个人口不过万余的小镇。     这个小镇不属于南乌拉尔省的范围,虽然阿拉斯加军队控制了这个苏联边境小城的一半,但包括镇区在内的另一半都是苏军控制之下。是阿苏双方对峙的第一线。     当然在和谈预定在此召开后,双方军队已经各退三十公里,阿军退回南乌拉尔境内,苏军也撤出了镇区,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