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影响下,对死亡的恐惧,使得西岸苏军的斗志前所未有的低,按照前线阿军将领们的说法就是jiao战至今,他们还从没有遇到过如此缺乏斗志的苏军部队,简直比遭受毒气攻击后的叶卡捷琳堡苏军的士气还要低落。
从六月底开始的总攻,几乎完全演变成了一场行军,不管碰到哪支苏军部队,几乎不是逃就是降,从没有哪支苏军部队正正经经的进行过顽强的抵抗。
七月一日,第二方面军四十万大军成功渡河,随即切入伊希姆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之间,七月二日两城苏军联系被切断,随后即分别陷入阿军重重包围之下。
七月三日,第三方面军推进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和伊希姆西面,伊希姆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周边所有外围城镇全部被阿军攻占,两城外围城镇过二十万苏军向阿军投降,而战死的居然不足四万,其中倒还有大半是在逃亡过程中因自相践踏等原因导致死亡,可见苏军抵抗意志之薄弱。
七月四日,第一方面军第三集团军和第二方面军二十一及第三方面军第二十七集团军分别从北、南、西三个方向破入伊希姆城,该城十五万苏联大军随即投降,乌拉尔战区三大方面军也终于次全面会师。
七月五日,在西面、南面第三方面军和北面、东面第二方面军近百万大军收缩包围的强大压力之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苏军斗志全面瓦解,西岸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派人出城洽降。
从七月六日起,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最后三十余万苏军开始6续出城向阿军缴械投降。
七月七日,阿军第五重装集团军以钢铁雄师开道,轰隆隆开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这座近二十年以来长期做为苏军东线部队最重要指挥中心的要塞重镇。
基尔波诺斯的投降,阿军开进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降下苏联镰刀锤子旗升起三色星旗的那一刻起,也标志着历经五个月有余的乌拉尔地区大战彻底落幕,同时也可以肯定的是,这也将标志着苏联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统治权正式结束,因为哪怕未来苏联政权垮台,阿军也不可能再将这片地区再jiao还给新的政权。
吞并乌拉尔以东,将俄罗斯人的势力彻底阻在乌拉尔山以外是这次战争最重要的一个目标。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