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熟人了,德妃娘娘身边最得用的小豆子公公。
这位没净身之前叫窦豆的小公公就是顺天府大兴县人士,所以,他是德妃娘娘的老乡,当然了,如果但只是老乡,还不见得如此被重用,他未净身之前就认识德妃娘娘,当然,那时候的德妃还是大兴县的小姑娘,两人关系可称之为街坊。
这小豆子被自家癖酒的老子亲自阉割了送进了宫,几年下来,凭着眉清目秀眼眉低乖,颇得人缘,邓肯公公就是那时候结识这个小公公的。
自从郑嫔一次偶遇小豆子,就问万历讨要了小豆子在身边伺候,等郑嫔升格为德妃,小豆子公公那更是水涨船高,一时间,俨然就是宫内风头最劲的公公,但这家伙虽然年轻却颇通进退,这可能跟他打小就被他那个癖好喝酒一喝醉就要揍儿子的老爸有关系,总之,年轻,识进退,又被德妃娘娘赏识,这小家伙因此颇得宫内一些老太监们的青眼。
太监们规矩大,讲上下尊卑,一池子的草鱼,谁也不希望池塘里头来一头搅混水的黑鱼,像是武宗朝的所谓立皇帝刘瑾,那也是得罪人太多,连太监们本身都不能容忍刘瑾了。
这邓肯给德妃娘娘送礼,说实话,也全没指望能见着德妃娘娘,礼送上去了,那他就满意了,没曾想,德妃娘娘通过小豆子,要见他一见,这邓公公一时间忐忑啊也不知道是祸事还是喜事。
等见了德妃娘娘,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头去,当时就是大喜,德妃娘娘的亲爹和亲弟弟如今就在浙江?这,这这,这这这……好粗一条大腿啊
事实上,郑妃一直都在暗中关心自家的老子和弟弟,尤其是她弟弟,两人自幼丧母,可说相依为命,又可称之为长姐似母,总之,进宫之后的郑妃最不放心的就是弟弟。
但她一开始只不过是个小宫女,顶天了,偷偷摸摸托人往家里头送几两银子,直到和万历对眼,一跃成为郑嫔,那时候,就开始关心家里头了,只是依然有些鞭长莫及。
但被册封为德妃之后,她就按捺不住了,当即就在皇帝跟前给自家老子求了个南京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官位,这个位置是武将勋贵才能坐上去的,实际上,聪明人都能看出来,显然皇帝是宠爱这位德妃娘娘无以复加,这是为日后封伯封侯做准备的。
不过,这时候的万历皇帝也不过二十岁,张居正也刚倒下,冯保也刚刚去南京孝陵吃老米饭,虽然两尊大神倒下去了,可皇帝并没有完全把朝政掌握在手里头,而他的亲弟弟潞王依旧被李太后养在宫中,潞王风姿绰约,擅书法,喜好音乐,在朝臣中口碑不低。
所以,德妃能给郑老爹讨一个左都督的位置,已经很不容易了,说实话,这也是皇帝冒着被朝臣们大骂的风险干的,不过奇怪的是,内阁诸位阁老居然一致性沉默了,只有个把御史上了折子,这几乎是已经可以忽视的。
有这种情况出现并不奇怪,要知道,德妃是陈太后封的,皇帝的亲娘李太后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沉默,大臣们不是傻子,隐约就觉得这事儿太危险,还是别参合进去的为好。陈太后是先皇的皇后,李太后不过是先皇的妃子,母凭子贵罢了,如今陈太后封了皇帝最宠爱的郑氏为德妃,这意味着什么呢?两宫皇太后掐架。正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咱们还是别参合进去的好。
所以郑老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顺顺当当就做了南京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一品大员,也是这个时候,东厂督公张鲸给李少南信儿,叫他老实点儿,别得罪了国丈和小国舅。
一个国家想要一个人富贵,反掌之间,一个人想要拯救一个国家,难如登天。德妃问自家老爹讨了左都督的位置,在万历的默许之下,就开始大张旗鼓的给自家兄弟铺陈,首先,天上掉馅饼,就砸晕了大兴知县沈榜沈敦虞,直接调任宁波知府。
从六品一步就跨到从三品,用连升三极、火箭干部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诡异的是,这一纸任命居然被内阁和吏部通过了,和他的任命一起通过的还有大兴县学教谕老先生,任浙江提学司副使,相当于后世专管文教卫的副省长,总之,把老先生差点儿吓出一个心肌梗塞。
这两人的经历,只好用一步登天来形容,内阁和吏部因为怕被神仙打架殃及凡人,眼睛一闭就给盖了印章。
这时候,李太后终于出手了,说,哀家从未有闻,如此一步登天,这天下还要不要体统了。
事实上,能混到阁老这个位置上的,没有傻瓜,能通过如此离谱的任命,他的确是有缘故的,考功司的履历递到李太后跟前,李太后一看,也未免傻眼。
沈敦虞,这个人李太后当然知道,她的死鬼老公隆庆皇帝时候的进士,原本是榜眼,结果被皇帝说名字犯冲,刷到二甲头名,历年大兴知县,顺天府治下二十四州县,只有他年年考功上上,你不服不行,可就是不升官,这种人的资历,讲个不好听的,进个内阁或许还差一些,但做知府的话,无论如何都没法说人家没资格。
而大兴县学教谕老先生程伦程慎思,资格更老,还是嘉靖年的进士出身,在大兴县屁股不挪窝二十来年了,大兴的文治、也就是升学率,别说在顺天府二十四州县了,即便是整个北方,那也是数得上号的,这种人那是寡妇睡觉上头没人,故此得不到升迁。
可如今提拔起来,即便是李太后,那也挑不出毛病来,事实上,这履历和任命附在一起,换谁也没法说话,你总不能说一个年年考核都是优秀的京县知县没有资格下到地方去做个知府罢何况人家还顶着二甲头名进士的名头呢教谕老先生程伦程慎思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李太后顿时就哑火了,这才明白内阁和吏部为什么过了两人的任命,这分明就是给天下那些不得意的进士们看看,你们好好熬着、干着,迟早有一天,你们也可以像这两人一般,不会亏待了你们的。
说白了,内阁的一群老狐狸借着两位太后掐架,顺便搭顺风车,在天下官员面前显示了一下内阁的威严。
即便她是太后,可如果真的强制撤销这两份任命,分明是和天下所有不得志的进士们过不去,智者不为也,所以李太后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可心里头那个气啊就把气撒在了内阁首辅张四维身上,好你个张四维,若不是哀家顶你,你能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么?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不跟哀家通气,你等着,哀家迟早叫你好看。
总之,媳妇德妃娘娘狠狠甩了婆婆李太后一巴掌,打得李太后**迭起,还不得不捏着鼻子生受了。
德妃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