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帝国风云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6章 坑儒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殚jīng竭虑,竟然在京城不知不觉地待了一年时间。     宝鼎想去北疆但始皇帝和李斯等人一mén心思要加快“集权”步伐,如果他离开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必然要发生变化,甚至会产生新的危机,再度引起局势的动dàng,这导致宝鼎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转眼到了秋天,这时候从代北传来一个噩耗,安平侯司马尚病危。     宝鼎再不犹豫,辞别始皇帝,日夜兼程赶赴北疆。     =     临行前,宝鼎把帝国的两位财政大臣和帝国的两位主掌工程建设的大臣请到了太傅府。     治粟内史卿甘罗、少府卿赵高、将作大匠公子庄和司空陈禄四位中枢大臣同时受邀,理所当然和北疆建设有关,由此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宝鼎此次去北疆,可能要重开北伐之议,国策在未来两年可能要做出重大调整。     “未来三年如果风调雨顺、局势稳定的话,中央财政能否摆脱危机?”宝鼎开mén见山,直奔主题。     甘罗和赵高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依照我们的预测,未来三年中央财政的增幅会急剧增长,保守估计,明年中央财政就可以恢复到统一前的水平。”甘罗说道,“新农具和一些新的耕作技术在关中、巴蜀、荆宛和江南推广至今,已经对粮食产量的增加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关东的农耕发展也非常快,这得益于土地sī有化。关东土地sī有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大秦本土,再加上这三年‘轻赋薄徭’,关东人正迅速摆脱饥寒困苦,不出意外的话,两三年后关东人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甘罗说到这里望着凝神倾听的宝鼎,yù言又止。     关东土地sī有化的速度快,是因为秦人的掠夺,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地方官僚和大xiǎo贵族手中,也就是说,关东地方势力越来越大,而土生土长的关东人却不得不忍受帝国中央和地方势力的双重剥夺,虽然生活不像过去那样困苦,但相比大秦本土国民的安居生活,差距还是非常大,这导致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冲突也越来越jī烈。     这是严重隐患。关东局势持续动dàng,与关东地方势力持续掠夺地方财富有直接关系。中央实施“与民休养、轻赋薄徭”之策,目的是让关东人改善生活,摆脱困苦,稳定民心,而不是让地方势力借此机会发展壮大对抗中央,所以始皇帝和李斯等大臣已经在商量对策了。     最佳对策当然是通过调整赋税政策来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对财赋的占有比例。地方郡国能够支配的钱财少了,那么其他权力当然相应削减,但这一策议遭到了宝鼎和隗状等大臣的否决。     甘罗担心宝鼎不知道关东的实际情况,想趁此机会再做说服。稍作考虑后,他还是放弃了,假如宝鼎要北伐,那么国策自然要做重大调整。     “对关东局势的发展,你们有何看法?”     宝鼎主动提到了关东局势,这正中四位中枢大臣的下怀。四个人先后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都担心关东地方势力壮大,担心中央失去对关东地区的控制,担心关东地区的庶民在不堪重负之下矛盾jī化,引发新一轮的危机。说白了四个人都担心关东地方势力割据自立,有心遏制和打击关东地方势力。     “你们在设法遏制和打击他们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宝鼎忽然问道,“他们的对策是什么?”     四位大臣没有说话。     宝鼎自己回答了,“当然是想方设法阻止中央财政摆脱危机,遏制中央权威,削弱咸阳对他们的威慑。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我离开咸阳之后,肯定有大臣建议大兴土木,比如修筑直道,兴建新皇宫,扩建骊山陵,兴修水利,等等,甚至也不排除有人要积极发动北伐,进行南北战争。”     四个人互相已经明白了宝鼎邀请他们的目的。     “我今天明确告诉你们,北伐搁置的时间远远超过你们的想像。”宝鼎说道,“陛下的设想是,在中央集权没有完成之前,国防策略是守内虚外,军队主要用来稳定国内,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宝鼎看看四人,非常严肃地说道,“请诸位牢牢记住,务必不要在核心策略上犯下错误。”     四个人躬身为礼,感谢武烈王在离京之前的提醒和告诫。     “我再告诉你们一句话,也请你们记住。”宝鼎说道,“陛下的设想能否在他有生之年完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陛下若想完成他的设想,就必须动用武力。”     四个人暗自吃惊。宝鼎既然说出这种话,那未来几年中央财政用来干什么一目了然。     “不要抱有幻想。”宝鼎说道,“也不论陛下使出何种手段,最终解决问题的肯定是武力。”     赵高急忙问道,“近期你不再返回京城?”     “我离开北疆一年时间了,太长了。”宝鼎叹道,“司马尚年纪大了,这次恐怕凶多吉少,一旦他撒手归西,代北需要人坐镇。我目前还找不到可以坐镇代北的人,所以未来一年我回京的可能xìng微乎其微。”     赵高和甘罗等人互相眼里不约而同地掠过一丝忧sè。     “陛下的手段会越来越犀利。”宝鼎说道,“我阻止不了,你们也阻止不了,形势会越来越紧张。你们顺势而为吧,尽量拖延危机爆发的时间。”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能不让甘罗等人心惊ròu跳。     宝鼎对时局的把握非常准确,这是他的天赋,甘罗等人早已信服,不过在当前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宝鼎却做出这番悲观的预测,不禁让甘罗等人既沮丧又惶恐。帝国到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和统一?     =     宝鼎急赴北疆,不待他抵达平城,安平侯司马尚就病逝了。     辛胜出任北军右副率,而章邯在宝鼎的极力举荐下,出任北军左副率,坐镇北行辕,镇戍代北。司马断则代替章邯出任东行辕统率,镇戍东北疆。     李信调回咸阳,出任前将军,有职无权,被彻底架空。     北疆的人事调整刚刚结束,咸阳就再度掀起了北伐之议。     右丞相隗状、左丞相李斯、太尉méng武、护军中尉王贲等中枢大臣一致上奏,恳请始皇帝发动北伐,而起因是关东正在盛传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这个胡,理所当然就是北虏,就是匈奴人。     以李斯为首的一帮“集权”贵族也坚持北伐,不但让“分封”贵族始料不及,就连始皇帝也是大感意外。     原因其实很简单,李斯等“集权”贵族认为,安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