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霜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北疆战事再起,咸阳下令chōu调十万北军将士回镇京师的命令被“间接违抗”,而中央财政对北疆投入的减少让北疆战事méng上了一层yīn影。
假如北军内部矛盾爆发,某些愤怒得失去理智的北军将领消极怠战,甚至故意把匈奴人放进长城,让北疆局势陷入空前危机,那后果是什么,可想而知。宝鼎可能“倒塌”,北军可能分裂,而宝鼎和北疆武力所构建的政治力量可能瞬间消亡,咸阳政局再度发生剧变,由此必然影响到一系列国策的变革和中土的统一大局。
王贲等老秦统率正是以此来胁迫宝鼎。
统一大局不能毁坏,国策不可更改,咸阳的命令也难以废弃,既然如此,那么就用其他的办法来弥补因此而造成的北疆利益的损失。
从他们的立场来说,同样不愿看到宝鼎的“倒塌”,宝鼎的“倒塌”意味着咸阳政治格局的改变,而这种改变的后果是贵族集团尤其是“分封”贵族集团所无法承受的,特别是当前局势下,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他们还需要宝鼎和北疆武力来牵制或者抗衡始皇帝和咸阳宫。
宝鼎和北疆武力一旦全力支持“分封”贵族集团,那么“分封”就是大势所趋,无可阻御,但宝鼎坚持的是“集权”,所谓有条件的“分封”不过是实现最终“集权”的过渡,当然,这也可能是宝鼎的“迂回”策略,不过“分封”贵族集团已经没有足够耐心等待宝鼎真实意图的暴lù,他们急不可耐了,为此,他们唯一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北疆武力,控制这“第三足”政治力量。
宝鼎是这“第三足”政治力量的领袖人物,这杆大旗不能倒,既然不能倒,又无法迫使宝鼎改变其政治理念,那就只好控制北疆武力,架空宝鼎,继而实现“分封”贵族集团和北疆武力的结盟合作,如此则“分封”可成。
王贲是大秦本土豪mén贵族的代表人物,是老秦功臣们的“统率”人物,是“分封”贵族集团的“领袖”人物,而公子将闾也是一样,他在“分封”贵族集团中属于宗室一系,是当前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分封诸侯”最近的一个贵族集团,他对“分封”尤其的渴望和急迫。李信也是如此,相比较而言,老秦少壮派功臣虽然肯定不能从分封中获得诸侯王的地位,但一旦在“分封”中建功,那么做个侯、伯级别的诸侯国君还是绰绰有余。
军队里的“分封”贵族们的联合是一种必然,就如中央和地方上的“分封”贵族们联合对抗始皇帝和“集权”贵族们一样,大家的利益一致,目标一致,所做的谋划和实施的计策当然也大同xiǎo异。
=
王贲站在黑夜里,望着黑漆漆的夜空,心情也是异常沉重。
为了摧毁冯氏,重创关东系,削弱始皇帝对朝政的控制,宗室和老秦人付出了惨重代价,丞相王绾、太尉公子腾、老将军王翦、?公,驷车庶长公子豹、少府卿王戊等一帮直接掌控朝政的德高望重的公卿大臣,不是被赶出咸阳就是外放地方,或者干脆靠边站了。
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博弈,虽然中枢调整之后,各方基本上还是像过去一样把持着中枢,但宝鼎对朝政的控制力明显加强,这也证明宝鼎在成功挑起关东系和老秦人的厮杀之后,进一步掌控了国策的走向,也就是把帝国前进的方向牢牢固定在郡国制这个兼容“集权”和“分封”的过渡策略上。
这一场两败俱伤的博弈对大秦政局的影响非常明显,“集权”贵族集团迫于现实,不得不改变策略,退而求其次,以加固本土集权来夯实根基,然后倚仗本土的强悍实力把“集权”之路逐渐延伸到整个中土,而“分封”贵族集团则反其道而行之,以发展壮大关东等地区的地方势力来包围大秦本土,最终以“分封”压倒“集权”。
从大秦“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来说,这两者都需要宝鼎和北疆武力的支持,或者说,需要军队为后盾,中央要建设卫戍军威慑地方,而地方势力则需要自己的政治集团控制更多的军队来威胁中央。
宝鼎同样需要北疆武力来帮助他实现休养生息之策。休养生息之策和帝国的过渡策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个和平统一的中土,也就不可能让帝国平稳地行进在郡国制的道路上,但“集权”贵族集团和“分封”贵族集团并不希望帝国的过渡策略长久地实施下去,他们一个需要“集权”,一个需要“分封”,所以他们迫切需要宝鼎和北疆武力的支持。
宝鼎向始皇帝和中央妥协ōu调十万北军回镇京师,在“分封”贵族集团看来,不管宝鼎是不是真的支持“集权”,对他们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都是极度不利,所以,他们必须阻止十万北军回镇京师,即使阻止不了,那也要确保北军三十万兵力,以新的北军兵力的构成来加大本政治集团对军队的实际控制,并想方设法架空宝鼎,夺取北疆武力的控制权,继而对中央保持长期的有效的威慑力,阻止或者延缓咸阳建设中央加固本土,从而给地方势力的发展壮大赢得更多的时间。
王贲在得知宝鼎决定chōu调十万北军回镇京师之后,马上展开了一系列的“阻击”行动。
王贲一边与西北疆的李信、méng恬、máo子睿、白公差、召平、马兴等统军大将紧急商讨对策,一边以巡视为名赶赴代北,与司马尚、章邯、曝布、熊庸、司马断、杜赫、荆轲等统军大将探讨北疆未来的局势发展,另外还与奉命赶到代北的辛胜、屠睢、任嚣、赵陀等东北疆的统军大将们商讨封国的建设和发展以及由此给东北疆防御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其中心话题就是北疆武力减损之后,北疆利益将遭受到的巨大损失,以此来告诫和提醒北军统率们,宝鼎在以损害北疆利益来帮助中央集权,最终损害到的是北军将士们和北疆边郡边民的切身利益。
与此同时,王翦、?公、公孙豹等老秦将军们也传书给自己的老部下,请他们以大局为重,以大秦国祚和老秦子民的生存为重,务必齐心协力,阻止咸阳对北军将士和北疆利益的损害。
老秦将领们在拿出对策后,纷纷利用自己的渠道向长城外的匈奴人发出了各种消息,而最确切的消息就是北军统率武烈王公子宝鼎与咸阳发生了jī烈冲突,咸阳圈禁了武烈王,并从北疆紧急调走了十万镇戍军,大幅削减了对北疆镇戍的财政支持。
匈奴人在证实了这些消息之后,毫不犹豫,马上大举入侵,两路攻击。只要突破长城防线,肯定就能jī化中土内部的矛盾,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