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想离开中原,错失攻占赵国的机会,但问题是,谁能代替他实施西南策略?谁愿意不惜代价地拯救无辜生灵?谁了解今日在西南的成功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帝国的命运?所以他必须离开中原,必须亲自赶到西南主持大计,即便因此而失去灭赵的功绩,他也是心甘情愿。
只是他忽略了一点,今日的中原已经把他和这些军政官长们,还有中原巨贾们的利益牢牢捆在了一起,他的离去将损害大多数中原军政官长们和巨贾们的利益,其后果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武烈侯,西南策略的实施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东郡太守公子庄问道。
宝鼎沉吟良久,说道,“一切顺利的话,至少一年时间。”
“如果不顺利呢?”公子庄追问道。
宝鼎想到了一年多后的第二次大饥荒。如果第一次大迁徙成功了,咸阳在面对第二次大饥荒的时侯,肯定还是如法炮制。此策最大的好处就是把灾难转嫁到西南边疆,至于灾民们是否能因此得以拯救,那不在咸阳的考虑之列。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绝不会顾及考虑到千千万万庶民的死活。
“如果不顺利的话,至少需要三到五年。”宝鼎叹道,“这是我最乐观的估计。”
“武烈侯是不是过于悲观了。”王贲笑道,“西南蛮荒之地,地域辽阔,一旦垦荒,可以得到不计其数的土地。只要咸阳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此次南迁的灾民肯定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度过最艰难的日子,接下来就是收获的季节。”
“凡大乱必有大灾。”宝鼎摇手道,“不是我过于悲观,而是天道如此。大乱之时,无辜生灵伏尸盈野,天怒人怨,大灾随之接踵而至。诸位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拭目以待。”
帐内众人暗自惊骇。这个时代对神灵极度膜拜,对神秘的天道更是极其畏惧,巫祝和占卜之术因此大行其道。墨家的前身就是巫师。武烈侯被西羌的大萨满称之为天之骄子,是神灵在人世的使者,而武烈侯的罕见天赋和其所创造的一切奇迹又正好印证了这种传言,所以很多时候,尤其是现在,中原的这些军政官长甚至包括咸阳的很多官员都对武烈侯感到敬畏。此刻武烈侯直言不讳地预测还有大灾,这让众人在将信将疑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对未来产生了一种恐惧。
“中原一定要坚持与民休养之策。”宝鼎说道,“这是预防和应对更大灾难的唯一办法。”
“但是武烈侯即将离开中原。”颍川太守隗藏无奈叹道,“你走了,中原还能坚持与民休养之策?”
“武烈侯可以不走吗?”河内太守大声问道。
他对武烈侯以大迁徙之策化解中原危机,拯救无辜生灵的做法佩服到了极致,在他看来,如果武烈侯走了,中原根本就办法应对接踵而至的第二次大灾难。年复一年的战争把中土摧残的奄奄一息,即便是富裕的中原,如今也是贫困不堪,根本经不起一场大灾难的洗劫。
宝鼎知道自己必须表态,否则自己尚未离开中原,中原就已经变得人心惶惶,而这将严重影响到西南策略的实施。
“离开中原之前,我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宝鼎郑重说道,“我不会把一个烂摊子留给大家,我更不会让大家有任何损失。这是我的承诺,我说到做到,无论难度有多大,我都会兑现自己的诺言。”
众人的焦虑和担心立时一扫而尽。武烈侯做出了承诺,局面马上就不一样了。
蒙武和冯毋择互相看看,眼中露出担忧之色。武烈侯手段犀利,以骄人的战绩和惊人的利益捆绑中原军政官长和巨贾富豪,短短时间便把中原变成了自己的地盘。这时候大王和关东人打算乘着武烈侯南下之际控制中原,恐怕是一厢情愿之举,最终可能一无所获。
咸阳知道了武烈侯对中原军政官长做出的承诺,该做出何种反应?武烈侯肯定有对策,否则不会在这种场合下公开做出承诺。蒙武和冯毋择暗自决定,警告自己的族人,请他们无论如何不要在此刻进入中原,否则十有**要遭到重挫。
中护军魏起随即做出具体部署。
大河一线的四个郡河内、三川、砀郡和东郡马上做好河北饥民大量涌入的准备。
南阳、颍川两郡则配合大河一线四郡做好转移灾民进入大江一线的准备。
各郡征调少量地方军,沿南迁主要大道做好保卫工作,防止饥民闹事,确保沿途郡县的安全。
在孟津假设浮桥,确保河北灾民顺利渡河。
马上在洛阳、宛城、大梁和江陵四地囤积粮食、衣物、药材和帐篷,确保灾民在迁徙途中可以吃饱穿暖,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宝鼎最后告诫这些军政官长,这是关系到国之存亡,百万灾民生死的大事,容不得丝毫失误,请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
送走军政官长,宝鼎又召集护军府主要官员商议南下的事。
目前河北的大饥荒正在形成,灾民还没有大量南下,宝鼎要等到灾民转徙基本完成之后才起程赶往大江一线,所以护军府要一分为二,一部分官员先期南下安排灾民渡江和攻打长沙的事。
魏起长期担任南郡太守,熟悉大江南北,当然是先期南下的第一人选。
“你带着护军府大部分官吏先行南下赶到江陵。”宝鼎说道,“曝布和熊庸带着五千虎烈军随同南下。南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时间紧张,你们明日便起程南下。”
魏起等人躬身领命。
宝鼎把南下诸事详细交待,最后问道,“可有疑问?”
“巴蜀两郡何时运粮到江陵?”魏起问道,“巴蜀的军队要征调多少?”
“咸阳拿出具体实施之策后,会以最快的速度命令巴蜀两郡向江陵运送粮食和物资。”宝鼎说道,“至于军队,我已经在第二份奏章中有所说明,我希望咸阳能从巴蜀两郡征调一万精兵赶赴西南战场。”
魏起微微皱眉,说道,“南阳和南郡可以各调一万精兵,黔中郡大概可以征调三千人左右,加上虎烈军,我们可以投入西南战场的兵力只有四万三千人。”
“江陵还有楼船士。”曝布提醒道。这个时代的水军又叫楼船,水军将士则称楼船士。
“江陵只有两万楼船士,规模小,武力有限。打长沙还可以配合我们作战,但一旦深入西南蛮荒之地,他们就没办法帮助主力了。”
“这个兵力足够了。”宝鼎说道,“此次西南作战,对我们的未来非常重要,一定要确保胜利,为此我们只用自己可以绝对控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