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一句话却让他大吃一惊,“武烈侯书告太后与昌平君,他要代南阳郡守章邯向熊氏提亲,并由武烈侯的母亲出面为媒。”
魏起脸上的表情不停地变化着,终于,他一巴掌拍到案几上,厉声叫道,“欺人太甚!武烈侯竟敢如此羞辱熊氏!”
熊庸冷眼而视,目露鄙夷之色,不紧不慢地说道,“太后和昌平君都同意了。”
魏起蓦然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望着熊庸,以为自己听错了,但熊庸脸上那淡淡的带着几分嘲讽的笑容说明他没有听错。“岂有此理!”魏起勃然大怒,咬牙切齿,再度一巴掌拍到案几上,“岂有此理!熊氏难道没落如斯!”
“熊氏高贵吗?了不起吗?”熊庸冷笑道,“你看看韩国、魏国的王族,看看中原显贵,现在他们高贵吗?还是人中龙凤吗?”
魏起强忍怒气,两眼微眯,狠狠地盯着熊庸,心里却急剧盘算着,试图查探这桩匪夷所思的联姻背后所隐藏的秘密。
“昌平君请你为媒,亲自操办这件事。”
“我想知道理由?”魏起实在猜不透这里面的玄机,不得不开口问道。
熊庸暗自好笑。理由?哪来的理由?这不过是武烈侯对熊闵的一个承诺而已。不过武烈侯也的确了得,竟然在此刻向老太后提出恳求,说白了就是得了便宜又卖乖。老太后竟然就答应了,这其中当然有对熊闵的溺爱,但借助此事,把武烈侯和章邯之间的关系明朗化,让秦王政丢个大脸,也是老太后的目的之一。
熊庸摇摇头,向魏起摊开双手,做了个无奈的手势,“我也很想知道。”
“章邯的背后到底是谁?”魏起急切问道。
老太后和昌文君都答应了这桩联姻,那么足以说明章邯的背景远比看上去的复杂。章邯异军突起的原因一直是个秘密,但在大部分人看来,章邯和甘罗一样,都是秦王政派来钳制武烈侯的。甘罗在楚系是个边缘人物,而章邯无疑属于关东人一系,但举荐他的却是宗室,这使得他的背景扑朔迷离。其实真正知道章邯背景的人寥寥无几。
“现在你还看不出来?”
“章邯是武烈侯的人?”魏起实在想不通,当初武烈侯怎么会看上名不见经传的章邯?还有,武烈侯为什么如此看重章邯,竟然要亲自出面为章邯与熊氏联姻?这里面又有什么秘密?
这个秘密知道的人就更少了,谁会想到熊闵竟然爱上了章邯?而知道武烈侯为什么看重章邯的人,这世上除了武烈侯自己,再有没有第二个人了,这也是让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思路被引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魏起想来想去,还是无法容忍这桩让熊氏蒙羞的联姻。就算章邯是武烈侯的亲信,哪又怎样?章邯出身太低,与熊氏这种豪门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不行,我要亲自问问昌平君。”
熊庸笑笑,说道,“武烈侯的意思是,新年后就举行大婚,太后答应了,所以你的时间不多了。”
“我要知道理由。”魏起怒声说道,“我不能接受这桩婚姻。”
熊庸低声叹息,迟疑了一下,他对魏起说道,“我父亲对我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我父亲说,武烈侯曾告诉他,假若有一天大秦陷入浩劫,有能力力挽狂澜的就是章邯。”
魏起吃惊地望着熊庸,再度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武烈侯的天赋人所皆知,他的才华更是惊世骇俗,这样一个天才大权贵竟然给一个籍籍无名的人做出如此高的评价,由此可见他对章邯的器重,也由此可以预测到章邯的未来。
原来如此。魏起暗自松了一口气。怪不得老太后和昌平君都答应了这门婚事,看来武烈侯对章邯的品评才是关键。豪门联姻有森严的规矩,但并不反对以联姻的方式招揽大贤,假如章邯的才能如武烈侯所说,那么勉强也可以联姻。
其实武烈侯敢于在此刻提出联姻,主要还是为未来帮助熊庸重建楚系,并牢牢控制楚系做准备。熊庸和章邯是生死兄弟,如果加上联姻关系变成亲戚,那么章邯不但可以帮助熊庸重建楚系,更能在楚系中占据重要的一席。武烈侯已经赢得了章邯的忠诚,那么将来他可以通过章邯来控制楚系,这才是武烈侯最终目的所在。老太后和昌平君的最终目的是赢得王统,拿到王统的控制权,为此需要武烈侯的帮助,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件对自己有利的小事上设置障碍。
熊庸看到魏起脸色逐渐缓和,怒气渐止,忍不住又暗自腹谤了几句,对魏起和所谓的豪门权贵更是鄙夷,孰不知他自己正是其中的一员。
“还有一件事。”熊庸说道,“昌平君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清楚,他希望你放弃回京的打算。”
魏起刚刚缓和的脸色又难看起来,一双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一直以来,为了能回京任职,为了能进入咸阳中枢,他十分努力,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机会,结果却依旧一场空。为什么?就因为我不是熊氏直系子弟?错过这次机会,回京的希望更渺茫了。老太后一旦不在,楚系外戚即使没有受到打击也会遭到压制,升迁之路基本断绝。
熊庸望着他那双愤怒而绝望的眼睛,心里倒是涌出了几分同情。魏起醉心于权力,断绝他的升迁之路对他的打击太大,也不怪魏起反应激烈。
“昌平君说,机会不好。”熊庸打算安慰他几句,以排解一下他郁积在心里的愤怒,“老太后的身体每况愈下,咸阳政局又非常紧张,在王统没有确立的情况下,楚系的前景不容乐观。此次我父亲主动隐退,熊氏陆续从中枢退出,都是楚系未雨绸缪之策。”
魏起挣扎良久,终于从激愤中摆脱出来,想到自己前途黑暗,心中痛楚难过,忍不住黯然长叹,“示敌以弱,并不是正确的策略。”
“这是以退为进。”
“已经弱了,再给狂风暴雨狠狠打击一下,还怎么进?拿什么进?”
“关键在王统。”
“武烈侯是什么人?他的承诺可以相信?”魏起冷笑,“假如这是大王和武烈侯联手算计熊氏,后果不堪设想。”
“熊氏从来就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武烈侯身上。”熊庸平静地说道,“自己掌控命运才能百战不殆。我们示敌以弱,武烈侯锋芒毕露,一退一进,大王如何选择?”
“你以为大王在武烈侯的步步进逼下,最终不得不求助于熊氏,不得不在王统一事上向熊氏做出妥协?”
熊庸点点头,“事情就是这样。”
魏起摇头苦笑,“我真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