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帝国风云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0章 救赎未来的秦三世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成功?老太后相信自己的誓言,希望自己能守护楚系,从这个目的出,老太后应该不希望自己谋反,但当年长安君肯定也没有谋反的意思,他没有篡夺王位的实力,结果还是兵变了,这是场阴谋,同样的阴谋是不是要生在南阳?所以老太后打算通过救赎长安君的妻儿来警告自己?     宝鼎心乱如麻,各种各样的怀疑充斥了他的脑海,让他头痛欲裂。     有一点母庸置疑,南阳就是围杀自己的陷阱。以此为出点,无论是大王还是老太后,又或者是关东人还是楚系,他们的话都不能相信,或许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麻痹自己,让自己心存侥幸,然后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一头栽进陷阱,就此玩完。     你们搞你们的阴谋,我搞我的阳谋,我倒要看看,是我的阳谋厉害,还是你们的阴谋厉害。     宝鼎断然决定,不再去费神揣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刀剑上见高低。     宝鼎一口答应了,“孩子叫什么?”     “婴。”老太后说道,“今年应该有十岁了。”     婴?帝国三世?做了四十六天皇帝的帝国三世?他是长安君成蛟的儿子?     宝鼎愣住了,在他灿已忆里,太史公在《史记》中对婴的身份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始皇帝的弟弟,扶苏之子,二世胡亥的兄长,始皇帝弟弟的儿子,但经后世人多方考证,认定婴是扶苏之子,始皇帝的长孙。     婴是长安君成蛟的儿子。历史的真相荐是这拜     宝鼎出了王宫,直奔紫府,急召苍头商议。     “这么说,太后的意思是叫你自请就国了?”苍头摇头叹道 “那么,太后把婴托付给你,有什么深意?”     “婴在哪?”宝鼎问道,“他在不在咸阳?”     “这事你应该问胆车庶长,或者问内史也可以。”苍头说道,“但我要提醒你,既然太后说大王非常痛恨长安君,一直不敢开口救赎婴,那么你若想救赎婴,就必须亲自向大王恳请,恳请大王下令赦免婴,让他重返宗室属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宝鼎皱眉沉思。     “长安君兵变的真相,你我心里都清楚,咸阳很多人也心知肚明。”苍头继续说道,“长安君与蒙骜两路共击河北,蒙骜战死。就在这个时候,夏太后薨亡,紧接着长安君就动了兵变。这件事看上去似乎顺理成章,但仔细推敲,不难现其中的诡秘。夏太后不在了 长安君的靠山倒了,他突然动兵变的理由只有一个,大王要杀他。”     “大王会杀他?当时的长安君和你现在的年纪相仿,不过是个懵懂少年,夏太后死了,他对大王的威胁还有多大?虽然当年的真相已经无从揣测,但当时大王还没有加冠成*人,没有亲政,国事都控制在华阳太后和楚系手上,至于相国吕不韦,不过是为楚系冲锋陷阵的马前率而已,恰好蒙骜又死了,关东人的实力遭到重创”吕不韦还敢与楚系针锋相对?所以大王不会诛杀自己的兄弟,华阳太后和楚系当然更不屑于对付一个对他们没有威胁的少年公子,那么,到底谁要杀长安君?”     “蒙骜死了是个关键。蒙骜一死。军队谁来控制?看看长安君兵变之后,大秦军队的统率是谁?蒙武。为什么是关东人蒙武,而不是战功卓著的老秦人王陵、王剪,或者是楚人框腑?”     “我一直认为长安君兵变的真相是咸阳各方势力对军权的残酷争夺,最终老秦人和楚人打了个两败俱伤,让关东人捡了个大便宜。”苍头苦笑道,“如果以咸阳各方势力对军权的争斗为主线来推测磐毒红之乱的真相,那么不难看到,嬉毒之乱其实是一个连环计。楚系和关东人联手杀了磐毒,禁锢了赵太后,将朝堂上的老秦人几乎一扫而尽,接着桓腑和蒙武同为假上将军,共领军权。瞬即,吕不韦又被赶出咸阳,关东人遭到重创,楚系独霸朝堂,可谓风光无限。”     “但此刻大王亲政了,他在楚系风光无限之际,悄然拉了一把老秦人。以王剪为假上将军。大秦军中第一次出现了三大统率共领军队的局面。”     苍头说到这里手指宝鼎,“然后你出来了,你和老秦人乘着桓腑大败河北之际,联手给了楚系一连串的沉重打击。楚系反击,老秦人以退为进,果断退出。至此,关东人再度掌控军队。然而,大王和关东人都没有算到,河北再度战败,而你和老秦人却在塞外连战连捷,于是,局势再变,老秦人东山再起,全面控制军队。”     “从昭襄王驾崩,孝文王继位,楚系复出到现在,整个咸阳一直在为争夺军队的控制权而血腥厮杀。”     苍头神色沉郁。目光望着窗外,忽然也陷入了沉思。     宝鼎却是幡然醒悟,一股冰冷的寒意从心底涌出,渐渐扩散到全身,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军功贵族。军功贵族的利益。军功贵族干政。当年昭襄王为什么要杀武安君?就是因为军功贵族干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诈的安危。     父亲公子弘为什么甘愿蒙受不白之冤逃亡塞外?就是因为他知道内幕,知道军功贵族的强大必将威胁到老赢家的五口,斤以他逃了。毫不犹豫地战死在长城要隘。他为什么糊,不愿意迎娶白氏?不愿意留下后代?原因同样如此。     但他终究没有摆脱军功贵族,他还是留下了后代,然后公孙豹心甘情愿在乌氏隐姓埋名十几年,白氏和司马氏无怨无悔地守护乌氏十几年,就是为了让自己肩负起重振军功贵族的重任。     自己没有辜负老秦人的期望。帮助他们东山再起了,但就在几天前,在王氏大府里,这帮老秦人明确地告诉自己,他们可以坚决支持自己,也可以随时抛弃自己,目的无非一个,自己的价值不大了,他们要逼着自己离开咸阳,以避免因为自己实力的过度膨胀而引的又一场风暴,把眼前的大好局面尽数葬送。     自己就是过去的长安君,就是过去的磐毒,就是军功贵族东山再起的工具。是谁逼迫长安君动了兵变?是谁逼迫磐毒动了政变?是谁逼迫自己走出了乌氏并血腥攻杀楚系?老秦人,以老秦人为主力的本土军功贵族。     老太后、大王和自己,都是老赢家的人,都是大秦王国的宗室贵族,宗室贵族要维护王国的统治。要维护王室的利益,当军功贵族和士卿贵族威胁到王室利益,损害了王国利益的时候,双方必然是生死仇敌,不死不休的仇人,所以昭襄王杀了武安君,所以秦王政要诛杀所有的对手,绝不留情。     帝国诞生后,朝堂上,军队里,再难觅老秦人的影子,后世人所能找到的史料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