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这份奏章内容,官书不载,他书亦失载,迄今鲜为人知。从康熙的话中,有三桂“妄行乞请”、“词语乖戾”等语,把这句话联系起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三桂并无降意,亦无服罪的表示。在康熙看来,三桂的话皆属荒谬悖伦,是他所不能接受的。这大抵就是“词语乖戾”的意思。所谓“妄行乞请”,联系康熙读了三桂的奏章,便决定处死其子吴应熊和孙子,还毁掉了他在关外的祖坟,王一元:《辽左见闻录》,参见《逆臣传?吴三桂传》,卷1。38页。可以推知,三桂“乞请”,赦免他的儿孙,他不北进,划江为国等事。关于这个问题,康熙于康熙十四年四月在答复西藏**喇嘛的信中透露,**曾给他上过奏章,其中有为三桂请命的话:“若吴三桂力穷,乞免其死罪;万一鸱张,莫若裂土罢兵。”此事系三桂贿买**从中斡旋,代为恳请。仅此证明,三桂的“乞请”,必是包括了讲和、划江为国的内容。康熙断然拒绝三桂和**的要求,驳斥说:“三桂乃明时微弁,父死流贼,摇尾乞降。世祖章皇帝优擢封王,尚其子以公主,朕又宠加亲王,所受恩典,不但越绝封臣,盖自古所罕有!三桂负此殊恩,构衅残民,天人共愤。朕乃天下臣民之主,岂容裂土罢兵!但果悔罪来归,亦当待以不死。”《平定三逆方略》,卷14,7页,参见《清康熙实录》,卷54,16~17页。康熙的回答和处死他的儿孙,彻底绝了三桂的一切幻想,他颓然不振,无力北进了!
康熙对吴三桂已经切齿痛恨,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他利用各种场合,予以痛斥和声讨,不止一次地向兵部、户部、刑部等各部臣揭露其劣行。例如,说“逆贼吴三桂心若虺蛇,行同枭獍,负恩谋叛,倡乱害民”。又说:“吴三桂反复乱常,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为一时之叛首,实万世之罪魁,行即悬首街,以泄神人之愤”《清康熙实录》,卷46,14页。;又说:“吴三桂以枭獍之资,怀狙诈之计,阴图不轨,自启衅端……煽惑奸宄,荼毒生灵,极恶穷凶,神人共愤!”《清康熙实录》,卷47,6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看得出来,康熙一旦把三桂擒住,虽碎尸万段也不解心头之恨!
康熙十三年六月,康熙命多罗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师前赴岳州,授意他以个人名义给三桂写信,在政治上进一步揭露三桂。此信写得颇婉转而有力,现摘录如下:
王(指三桂)以亡国余生,乞师殄寇。蒙恩眷顾,列爵分藩,迄今三十年,富贵荣宠之盛,近代人臣罕比,而末路晚节顿效童昏,自取颠覆。仆(尚善谦称)窃谓王不解也。何者?王藉言兴复明室,则曩者大兵入关,奚不闻王请立明裔?且天下大定,犹为我计除后患,剪灭明宗,安在其为故主效忠哉?将为子孙谋创大业,则公主额驸曾偕至滇,其时何不遽萌反?至王遣子入侍,乃复背叛,以陷子于刑戮,可谓慈乎?王之投诚也,祖考皆膺封赐,今则坟茔毁弃,骸骨委于道路,可谓孝乎?为人臣仆,选事两朝,而未尝全忠于一主,可谓义乎?不忠、不孝、不义、不慈之罪,躬自踏之,而欲逞角力,收服人心,犹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何乃至是!殆由所属将弁,煽激生变耳。如即输诚悔罪,圣朝宽大,应许自新,毋踏公孙述、彭宠故辙,赤族湛身,为世大僇!《逆臣传?吴三桂传》,卷1,18~19页。
表面看,这封信内容,无不顺理成章,以忠、孝、义、慈所谓封建道德加以责备,想三桂是不能推辞掉的。但其主旨在于,三桂已事两朝之主,均不能终守臣节。他揭露三桂此次起兵,声言匡复明室,实乃骗局。尚善质问三桂,当初清军入关时,为什么没听说你请立明朝后人?此话出自尚善之口,却不出自康熙,这是因为康熙对此历史公案,实有难言之隐,让尚善说出去,以解世人之惑,并以此驳斥三桂于天下安定之后忽然要匡复明朝,不过是掩饰个人的政治目的。尚善特别反驳他对清朝灭掉明朝的指责,指出,正是三桂献计并亲临缅甸,擒获永历,诛灭明宗室。这一点颇为有力,连汉人士大夫也为三桂此种行径所不齿!最后,尚善劝其悔过自新,以求得朝廷宽大处理。
三桂已骑上“虎背”,岂肯下来!尚善与三桂相识,有过来往,《漫游纪略》,“楚游下”,卷4,10页。康熙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来斥说三桂。信中所说,确使三桂难以回答。所以他对尚善的信只好抱以沉默,而心里未必能心安理得!
三桂领兵不进,这就给康熙调兵遣将、集结兵力、加强布防争取到了充裕的时间。截至康熙十四年四月,康熙已初步完成了对各战略要地的兵力部署:
镇南将军尼雅翰、都统朱满、巴尔布等率师由武昌水陆进取岳州、长沙,直入广西;
都统宜里布等率师驻彝陵,都统范达礼、副都统德叶立等率师驻镇郧襄;安西将军赫叶、副将军胡礼布、西安将军瓦尔喀等率师由汉中进取四川;
副都统扩尔坤、吴国祯等率师驻防汉中;
镇西将军席卜臣等率师驻防西安,复遣尚书莫洛经略陕西等处(不久,即被叛兵击死),率大军居中调度;
镇东将军喇哈达等率师于山东、河南、江南要地驻防;
安南将军华善等率满汉官兵,同镇海将军王之鼎等于京口水陆驻防;
扬威将军阿密达等率师同江宁将军额楚等防守江宁、安庆沿江险要;
平南将军赖塔率师由浙江平定福建,浙江将军图喇率师驻杭州,兼防海疆;
定南将军希尔根、副将军哈尔哈齐等率师由江西建昌、广信进兵福建;
平寇将军根特巴图鲁、席布等率师赴广东,会同尚可喜进剿叛军。《清康熙实录》,卷47,16~17页。
康熙分遣各方面军,任命各方面军的统帅——将军,迅速进入各自的战区,诸如武昌、荆州、彝陵、郧阳、襄阳、汉中、西安、京口、江宁、安庆、山东与河南等要地,以及江西建昌等地,都被康熙划入战略地区。这些战略据点,凭借长江天险,以荆州为中心,重点布列在长江中游与下游地区,与长江南、山东、河南个别地区互有延伸交错,形成了一道颇为严密的军事攻守防线。
战争开始时,康熙以为速胜,估计剿灭吴三桂“指日授首”《清康熙实录》,卷48,2页。,只动用了满洲八旗和汉军绿旗兵。康熙十三年底,蒙古各部王公进京朝觐,主动要求提供马匹和军队助战,康熙婉言谢绝。《清康熙实录》,卷44,21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