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自娱自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王家困境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准备下楼的杰克和王晓乐听到身后一声惊呼,大厅里有些混乱起来,扭头一看,王晓乐发现正对门靠窗的那位白发银须老者倒地不起,手抚胸口,身体腿脚弯曲紧缩一起,非常痛苦的模样,四周一圈人紧张却又不知所措,有拨打911电话,有想扶起老人的,王晓乐连忙转身冲了过去,大声呼道:“大家停下,老人不知道是什么病,不要轻易挪动,容易加深病情,检查下老先生身上看带有急救药物没。”     在前世在医院上班的女友平时灌输的急救技巧现在起了作用,那时可是经常因为医院考试练兵,在家练习时让自己假装病号的。一般碰到昏厥的老人,一般尽量不要挪动,老人身体的抵抗能力比起年轻时要下降很多,出现一些外在诱因,引起一时性脑部缺血供氧不足等等都有可能导致晕厥过去,又因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病症,尽量让老人平躺脑部稍微抬高,让脑部供血回流灌注,尽力让人呼吸通畅。     王晓乐半蹲在老人身旁七手八脚把老人领扣解开,免得影响呼吸,然后托起老人的后脑勺,大呼让服务员拿过东西过来垫起头部,然后检查老人身上口袋,结果还真摸出一个小药瓶,仔细一看心脏急救药物,估计老人有心脏疾病,在旁边紧张的服务员连忙倒了一杯温开水,王晓乐扫了眼药瓶,大致心中有数,在手心到出一把大致一数,扶起抬高老人的头部,用手卡住老人下颌,把一把小药丸倒入老人口中,接过服务员手中温开水送服下去,然后又将老人轻放在地上。     很快就看到老人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张开,也不似刚才那么痛苦了。大家都不约而同长出一口气,总算是缓过劲了,看起来没刚才那么危险了。     看到似乎没危险了,王晓乐用衣袖擦了一下脑门上的冷汗,站起身来说道:“刚才已经打过911了,救护车一会应该就过来了,我有事先走了,大家都再辛苦下了,尽量在医生没来前不要挪动老人。”     王晓乐拉着正在紧张观看着的杰克转身下楼,大家一起不约而同鼓起掌来,把掌声送给王晓乐两人。王晓乐头也没回,伸出右手摆了摆,以示再见,下楼和杰克开车离去,路上看到一辆急救车呼啸而过......     一路上杰克那崇拜的目光让王晓乐不能忍受,笑骂几句,才正常开车,到了宿舍整理了换下刚才因急救而搞脏的衣服,什么也没带,由杰克将其载到灰狗长途巴士站。     在美国一般人们出行,距离近大都自驾车距离远坐飞机,而现在正上学的王晓乐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坐长途车了。对于美国而言,坐长途车的最佳选择就是灰狗长途巴士了,只要看到一个银色奔驰着的灰狗标志的大巴车,那就是灰狗巴士了,是美国最著名的全国性长途汽车公司。     上了最近时间开车的灰狗巴士,车身非常高大,上面绘着一条大大的银色奔驰着的灰狗标志。车身下部有巨大的空间,专门用来装载行李。车厢内部座位宽敞,王晓乐找了个靠窗的座位,然后透过车窗向车外的杰克挥手道别,然后舒服地坐下调整靠背角度歇息。。车内有空调设备,每个座位旁有调节角度和亮度的小灯。最方便的是,车身尾部还设有厕所,可以保证一口气由洛杉矶直奔旧金山。但其实是中途有几个站点是要停的,可以在那个时候去厕所。由于昨晚到现在一直都没有真正好好休息,刚坐上车一会,就在刚刚驶出车站的灰狗大巴上,沿着第5号州际公路上飞奔的大巴轻轻的晃动中进入了梦乡。     中途在一个服务站点吃了顿午餐后,大巴继续前行用了7、8个小时左右到达了旧金山,由于没有行李,一人浑身轻。     再次看到深绿色中式牌楼和一对石狮子,这一切就像是昨天,牌楼上上书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两侧有许多具有中国色彩的纪念品商店和中国餐馆,来此观光购物的人潮经常挤得水泄不通。西侧与格兰特街平行的斯托克顿街则是当地华裔人士采买物品商店街。这里就是王晓乐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就是旧金山唐人街,王晓乐快速在观光的人群中穿行,虽说近乡情更怯,尤其是王晓乐这个重生人士而言,由孤儿变成现在的父母双全,可父母关爱的情怀又让王晓乐恨不得尽快赶到家。     转过几条大道,进入一条小巷吕宋巷,就是这条三个人并排行走都显得拥挤的小巷,曾经活跃着十多家华人经营的制衣厂。在王晓乐幼儿的时候,这里兴旺发达的制衣厂里都还曾有数百名工人日夜忙碌。随着现在华人制衣业没落,这条小巷也逐渐冷落起来,衣厂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许多衣厂相继倒闭,而王晓乐家祖辈留下“王记制衣”这个小制衣厂,也成了这条巷子里硕果仅存的一家制衣厂了。     推门上二楼,这是一个约600?大小的空间,吊在天花板上的荧光灯泛出冷冷的光,一片萧瑟。靠墙两旁摆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十多台衣车,绝大多数都蒙上了纺织品的纤维和尘埃。看着这些衣车,仿若看到密密麻麻的缝纫机旁,有十多岁的大姑娘,也有七、八十岁的阿姆。紧张而有序的在缝纫机上快速地打网、钮门、打钮、挑脚,整个车间灯从不熄灭,一件衣版的订单常常有上万件成衣。如今随着华人制衣厂设计无品牌,设计理念落后,而逐渐被淘汰,现在大多设备都用不上了,因为,订单越来越少,所需的工序只要两、三辆衣车都绰绰有余。     王晓乐看着空荡的车间,不由的一阵担心,原本原来的王晓乐离家去洛杉矶上学时,厂子里还有近半衣车在工作,可现在等他回来,要享受父母关怀,尽情享受父母亲情的时候,才发现家里的情况已经恶化到如此程度。     赶忙快步走到车间尽头办公室,推开办公室大门,看到凌乱的办公桌上,铺着一本印刷精美的时尚杂志,母亲正一边埋头翻看,一边在桌子上摆放的绘图本上勾勒这草图。     “妈,我回来了。”王晓乐走上前去,顺手在门旁的茶几上暖水瓶倒了一杯水拿过来放在母亲的办公桌上。     “歇歇把,喝口水。”靠在办公桌旁顺手取下母亲手中的铅笔,把母亲从工作中给打断。     “小乐,身体修养好了,我看下,唉,你这孩子,妈妈在工作。”母亲无奈地对王晓乐说道。     王晓乐拿起母亲的绘图本又顺便扫了一眼时尚杂志,叹了口气,把手中的绘图本丢到桌子上,沉吟了片刻说道:“妈,你这是在抄袭,很容易引来官司的,现在这情况,一场官司咱们家就完了。”     母亲愣了愣,手捧着水杯,无奈地说:“我知道这是抄袭,我已经尽量改动了,现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