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猴儿也称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5,逍遥道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怂恨曹小操倒卖了自己的古董,将曹小操一顿胖揍。结果将曹小操揍得生活不能自理,又是头痛又是发烧,慌得一家人要死要活的,曹怂也后悔万分。老爹求来了冷香丸,治好了曹小操的病,他自己却又出家了。曹怂也没有问出曹小操变卖古董究竟是为了什么,他和丁氏谈论,觉得儿子大了,要是拿着钱瞎混可不行,得给他拴个缰绳,说一门亲事,娶个媳妇。也许他就不乱花钱了。     丁氏想了想,道:“我那娘家侄女丁香,现在也长大了。知书达理,又会刺绣,又会做饭,挺不错的。”     曹怂也见过丁香,那丫头比曹小操小十岁,很漂亮,也很听话。他道:“那就说丁香吧!”     在曹小操不知道的情况下,曹丁两家,定下了曹小操和丁香的这门亲事。等到曹小操知道的时候,聘礼已经送到了丁家,亲事就定下来了。曹小操反对道:“我不愿意,近亲不能结婚。”     曹怂道:“你骗谁?我读过《红楼梦》,贾宝玉不是就喜欢林黛玉,后来他和薛宝钗结了婚。他们可都是近亲!     再说你表妹丁香,又漂亮又贤惠,百里挑一,打着灯笼都没处找,你还不知足!”     曹小操想到这些天自己一直变卖古董攒钱,想为卞玉赎身,可是他问过那百花堂的老鸨,要想将卞玉赎身,至少要一千万钱。自己东拼西凑,省吃俭用,也不过积攒了一百万钱,离那一千万还远着呢!杯水车薪,自己实在无能为力。要是张口问父母要,父亲不把自己揍死才怪。     左思右想,他只好暂将此事放下。偶尔去见卞玉,他不敢提为卞玉赎身的事,那卞玉也从不催问,总是哄着曹小操高兴。     一天傍晚,吃过晚饭的曹小操又偷偷独自溜出了太学院。他揣着很久积攒的百两黄金,又去找卞玉了。老鸨见了他,虽然也伸手接过了金子,并没有露出高兴的神色。他很奇怪,于是快步走向卞玉的住处秀玉阁。当他推房门进去时,他不觉愣住了。     但见房间里十分凌乱,地上有粉碎的瓷器花瓶,几案上有没有动饭筷的饭菜。在几案上,还有一幅似乎是刚刚书就的字,上面纤秀的字迹写的是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而卞玉却没有梳妆,正倚坐在床边默默垂泪。那楚楚动人的模样,让曹小操不禁内心怜爱之心大动。他来到卞玉的跟前,拉着卞玉的柔嫩小手道:“宝贝,你这是怎么啦?”     卞玉见曹小操来到,忍不住伏在曹小操的肩头,痛哭起来,道:“我,我真不想活了!”     曹小操惊道:“你怎么啦,是谁欺负你了吗?告诉我,我活剥了他的皮!”     原来当天下午,有一个大富商点名要卞玉接客。卞玉自从见了曹小操以后,就再也不愿去接客。她和老鸨商量多次,但老鸨都不同意。她还说什么,卞玉的父亲收尸的钱都是她出的,卞玉应该感恩,好好地给她多捞钱来报答才是。“但是,你知道,当你爱着一个人,却去做这种接客的事时,在心灵之中,那是一件非常受折磨的事呀!我不愿去,老鸨就骂我忘恩负义,说我拿架子,不过是姐儿爱俏罢了。”     曹小操听了,眼睛里不由喷出了愤怒的火花,他紧攥双拳,就要出去教训那老鸨。卞玉一见,急忙拽住了曹小操的胳膊,道:“相公休要莽撞!我已经告诉她了。我以后卖艺不卖身,她要是再逼我,我就死给他看!”     曹小操听了,张开怀抱,激动地紧拥着卞玉道:“卞玉,卞玉,我一定想办法,尽快给你赎身。”     不久,太学院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邯郸春秋被辞退了,理由是:擅自教授课程之外的邪门歪道,割除儒教之外的猛兽毒瘤。     原来有次邯郸春秋在教授《论语》中的“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的时候,忽然即兴发挥,说起了道家和禅宗的一些公案起来,他道:“这孔老夫子说此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不懂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懂礼,就会拘谨麻烦;只是勇猛而不懂礼,就会说话尖刻。上层阶级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下层阶级当中就会兴起仁的习气;上层阶级如果不遗弃老朋友,下层阶级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同学们,孔老夫子说的对吗?我认为不对。他凭什么把人们分为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还有那个所谓的礼,如果不是发自真心的,那不就是虚伪吗?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礼这种东西,就是没有了仁义之后的大伪呀!所以我们要是见到礼这种东西,我们首先就要问一问:这是真礼还是假礼?如果是假礼,它所包含的又是什么东西?     禅宗四祖道信时,有一位法融禅师。他十九岁就学通经史,忽一日叹道:‘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鸟衔花之异。     唐朝贞观中,四祖遥观气象。知此山有奇异之人。于是亲自到牛头山寻访寺僧:‘此间有道人吗?’     僧人道:‘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哈哈,同学们,四祖要寻找的,是有道之人。僧人所答的,是学道之人。所以就像我们所说的礼,有人以为礼就是礼,他不辨真伪。就像那僧人以为道就是道,而不管是有道还是学道!     四祖索性打破沙缸问到底,道:“究竟那个是道人?”     那僧人这时惊讶地望着四祖,心说,他怎么那么傻呀,我不是已经给他说过了,庙里都是道人,他还问!他就不理四祖。     另外一个僧人却听明白了,他道:‘此去山中十里来,有一懒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     四祖就进了山,见法融禅师端坐自若,旁若无人的样子。四祖就问道:‘在此作什么。’     法融禅师道:‘观心。’     四祖道:‘观是何人?心是何物?’     法融禅师不能对答,于是这才站起来行礼。同学们,他方才旁若无人的样子是不是有礼呢?”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