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谢凌枫奇遇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零四二章 黄玉鹃求教诗歌移情手法(一)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水、鸟语花香,进而想到当年与丈夫在一起所度过的幸福生活,草地漫步,窗前共话,柳下谈心……于是客观的自然景物‘杨柳’也似乎笼罩了点点愁思。此外,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帘外东风随燕到’等诗句也是由春的联想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谢谢潘老师的指点。我终于明白了,由此,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在寒林枯草、落木萧萧、景象凄清的秋天,浪子离人经常会触景生情,引发种种联想,进而产生不少移情诗句。比如:晚唐诗人张泌的‘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张九龄的‘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欧阳修的‘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以及‘落叶知秋意’、‘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等诗句都是由秋的联想而引发的移情现象。”黄玉鹃恍然大悟。     “太对了,就是这样!”潘智?不由得点头赞许,“而所谓的‘空间体验’则是指诗人常将自己的历史意识、人文关怀、政治抱负,甚至宗教情结,投射于自然的方位、地理的幅度之中,使空间不仅仅具有纯审美的功能。换一句话说,诗歌中的空间意识,是诗人情感心理的投射,它融凝着一个国度或一个民族思想和智慧的因子。在诗歌创作中,由于空间体验的调配,诗人往往以地点的统一性的方式把表象联结起来,就产生同一地点的联想,从而促使‘移情现象’的产生。例如:骆宾王的《易水》一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骆宾王途经易水旁,自然而然就联想起战国时代壮士荆轲毅然辞别燕太子丹、渡过易水前往秦国去谋杀秦王而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故事,因而感到眼前的易水至今还是凄凉寒伧的。诗中的‘水犹寒’就是典型的移情现象。而用相似的方式把表象联结起来的联想而产生的移情现象,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郑板桥的题竹画诗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恰恰是由于夜间萧萧作响的竹声与郑板桥所处的特定的生活情境中的‘民间疾苦声’具有相似的特征,进而产生了移情作用,所以原本无灵性的竹在郑板桥的心目中才会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     “哇,太棒了!潘老师的见解太精辟了。让我们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谢凌枫、黄玉鹃及其他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鼓掌起来。     ―――――――――――――――     继续求各种票票!希望各位书友鼎力支持!书笠居士有礼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