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陌上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15)仲山的家事(中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薛三娘听见动静,走出来迎接他们。她认识仲山,看他拎着两个沉甸甸的麻布口袋蹒跚着脚步朝偏屋里走,想拦又不敢伸手,赶紧说:&ldqo;叔叔,赶紧放下!你是大将军,这粗笨活计让我来做!&rdqo;仲山和文沐是同岁,不过小着月份,所以称呼三娘为嫂嫂。他没停下脚步,笑说:&ldqo;瞧嫂嫂说的话一一什么大将军不大将军!倒回去两年,我也是个守烽火台的粗边兵。再说,这点不点的小玩意还能把人压死?&rdqo;进偏屋把麻包在米柜边墙角放好,文沐拴好马,牵着土娃的手也过来了。他把皮褡裢和两卷绢布朝三娘手里一塞,说:&ldqo;别罗嗦了。家里有什么好茶没有,有就赶紧去烧壶好茶汤。仲山兄弟不爱喝苦茶,只喝茶汤!&rdqo;     三娘答应一声,领着土娃去了。     文沐招呼仲山到堂屋里说话。     仲山在堂屋里坐下,正要开口询问文沐渤海之行的见闻,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门边角落里的小木凳上竟然还坐着一个面孔苍白披头散发的女人,都爬到嘴边的话登时就被他咽了回去。他低下头,借着整理衣衫的机会飞快地打量那女人一眼一一二十多岁年纪,面庞苍白得有点吓人,仿佛涂了一层白灰般毫无血色,尤其是那双眼睛,死气沉沉地没有丁点的生气,直勾勾地盯着门帘布眨也不眨一下。不过,瞧着眉眼长相倒象是在什么地方见过&hllp;&hllp;     文沐坐下又马上站起来,走到门边说:&ldqo;姐,你怎么又不在屋子里好好静养了?&rdqo;     这是文沐的姐姐?仲山惊讶地快合不上嘴了。他马上反应过来,这是薛三娘的姐姐;怪不得他会觉得这女人面善。可是,薛二娘不是在雁凫镇么,怎么跑来文沐家了,而且还是这么一副吓人的模样?     他揣着一肚皮的疑问,却又不好问,只有装着没留意的模样把袍角袖口腰带都慢慢地整理一遍,最后连裤子上的褶皱都条条棱棱地理顺直了,就要找东西去刮靴帮上溅的泥点了,薛三娘终于端着煮好的茶汤进来了。     三娘的到来不仅救了仲山,更是救了她男人。文沐简直就是劈手抢夺过她手里的木托盘,神情尴尬地对仲山说:&ldqo;&hllp;&hllp;咱们去书房吧。&rdqo;     仲山也很尴尬。要是知道来做客会撞见别人的家事,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走这一趟。他马上点头说:&ldqo;好!&rdqo;他都不等文沐做出邀请,立刻站起来逃一样地出了堂屋。     在书房里,文沐唏嘘着说起了薛二娘的事。     我们还记得,今年的三四月间,这个女人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等到七月的时候,她生了个九斤重的大胖小子。二娘不用说,她当然把娃娃爱得不行,而她男人,也就是雁凫粮库伙房的毛厨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一一因为他生下来时就是九斤,现在二娘生的儿子也是九斤,那么二小子就一定会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一个好厨子!可是乐极生悲,上个月二娘喂奶时不小心把娃娃的额头在炕沿上撞了一下,虽然当时吐口唾沫抹了抹哭两事便没事,谁知道半夜里娃娃突然发热病,浑身烧得滚烫,到最后哭都哭不出声,半天时间都没捱过去便悄没声地走了&hllp;&hllp;痛失爱儿的二娘哭昏死过去好几遭,再加男人的打骂和大妇的嘲笑,人一下就疯癫了&hllp;&hllp;     听完二娘的故事,仲山沉默了很长时间。他的一位本家姑姑也是差不多的遭际,因为生了两个儿子都没能养住,就被婆家人给硬生生逼疯;小时候,他天天看见那姑姑抱着截木头在庄子里走来走去,嘴里翻来覆去地念叨着一句话:     &ldqo;儿啊,娘在哩;儿啊,娘在哩&hllp;&hllp;&rdqo;     他吞了唾沫,吃力地把那个画面从脑子里赶走,问道:&ldqo;请大夫回来看过没?&rdqo;     文沐点头说:&ldqo;看过。以前比这还&hllp;&hllp;&rdqo;他叹息着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又说,&ldqo;扎了几天银针才好一点。不过大夫也没办法。这是被魔魇住了&hllp;&hllp;法事也做过,还是不见起色。&rdqo;     仲山又沉默了。过了一会,他问道:&ldqo;那她夫家&hllp;&hllp;&rdqo;话说到一半他就猛地煞住了口。他记起来薛二娘并不是那个什么厨子的妻子,只是个身份卑微的妾室,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夫家婆家。     文沐苦笑着摇了摇头:&ldqo;她是被大妇赶出来的。毛厨子已经把她的卖身契约撕了&hllp;&hllp;&rdqo;     这一下仲山有点惊讶了。那厨子竟然有那么大的胆子,做事都不看看文沐的颜面?     &ldqo;就算毛厨子惧怕我,可他身边有大妇不停地挑拨撺掇,火气上头,还会理会我这个八品芝麻官?恐怕就是因为有我和三娘在,那大妇才更把二娘看作眼中钉肉中刺,生怕毛厨子哪天就把她休了然后二娘扶正。何况二娘还生了个九斤的胖小子,这不是和大妇生养的儿子抢夺家产,还能是什么?&rdqo;     现在轮到仲山苦笑了。     &ldqo;算了,不说这些事,越说心里越不好受!&rdqo;文沐给他的碗盏里续上热茶汤,说,&ldqo;刚才你问我去蓟州做什么。那里人多,我不能多,现在告诉你也无妨一一我去蓟州,是去见渤海卫的武大将军。&rdqo;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掂量斟酌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最终他还是决定把一部分实情告诉仲山。&ldqo;翻过年,咱们就要对突竭茨人动手了。我这次去就是奉提督府的钧令,向武大将军通报咱们的行动方略,届时要让渤海配合一下,在边境上搞点大规模佯动吸引突竭茨人的注意,必要的时候,也要他们出兵&hllp;&hllp;&rdqo;     &ldqo;是春天?不是夏天?&rdqo;仲山连忙追问。他和所有人都以为是夏天才动手,因为只有过了春耕,只有等到中原兵开拔过来,才有实力和突竭茨人再较量一回一一单凭燕山一卫的兵力,很难从草原上讨到什么好处!而且,春天打仗有个大毛病,农忙时节从哪里征发民伕?     这个问题在当初制订方略时就被提出来反复讨论过,所以文沐很从容地给他做解释:&ldqo;可以征调一部分乡勇。中路大概要用一万二千民伕,东路要用两万到两万五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