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个暴发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告别奶奶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吴能最终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安葬好了奶奶。已是5日后的事情了。奶奶轻轻的走了,正如她轻轻的来到这世间,不带走一片云彩。     后来弟弟告诉吴能其实从去年起奶奶就经常咳嗽了,身子也一天不如一天了,可是奶奶怕吴能学习安不下心就一直没让弟弟告诉吴能。奶奶总是说着自己是郎中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没必要让大家担心,吴能也想到了去年回家时好像奶奶确实经常咳嗽,当时问了声只说是着凉了,又因为奶奶是医生就没有多问。想来病根那时就开始了吧。可是就算现在知道了又有什么办法呢。过去的事又有什么好深究的呢,吴能也只有暗骂自己的无能,20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没一点能力,连奶奶都不能养活,还要靠奶奶整日的奔波劳累着。其实何止是吴能现在的社会20岁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的还靠着家里养的多了去了,并且家里给的钱少了对家里人发脾气早就是家常便饭。     坐在奶奶的坟茔前,吴能和弟弟吴满俩个人一根烟接一根烟的吸着,谁也没有开口说话。烟灰和香火灰洒的满地都是的,分不清到底哪些是烟灰哪些是香火灰。两人似乎都害怕打扰了坟里的老人。     吴能奶奶的坟在村子旁的的一座叫小石子的山上,据说这是老人生前就选好的地方,说在这地方能看到吴能的爷爷。吴能的爷爷在内战的时候就牺牲了,曾今是一名八路军人,具体是哪里人吴能奶奶也不知道总是说面临着大海的的地方。记得吴能奶奶说过,吴能爷爷从14岁起就跟着他太爷爷(据说是一位民国时期大军阀后来也在战斗中牺牲了)到处打仗,有一身好武功,整个中国他们父子俩跑了个大半。后来,在一个叫大松林的地方,奶奶险些被土匪抢走,是吴能爷爷救了他,最后也是一段老套的情节了。后来奶奶怀孕了爷爷就把她安置在这路过的小村里了,然后就有了吴能的爸爸,直到吴能爸爸长到5岁了,爷爷曾经回来过几个月,交给了他家传的硬气功,没多久又走了,这一走就又是好几年,后来一个年轻的军人送来了他的军装,说吴能爷爷为国牺牲了,这是他留给奶奶的东西,还有好几十块大洋,拿着这些东西奶奶说好像天塌了一样不知不觉就倒了过去,年纪尚小的吴能爸爸就拖着奶奶一声不哼的回了家,说:“母亲,父亲不在了我来照顾你,你不要伤心了,好不?”奶奶看着瘦瘦小小的吴能爸爸,一咬牙这么多年就扛了过来。那件衣服就是被奶奶挂在了房间里的那件。那件衣服一直挂在那里,好像在默默的等着归人回来,并且一回来就可以把它穿上,以前吴能小的时候奶奶还经常洗那件衣服,后来吴能奶奶不洗了说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了,洗坏了爷爷在下面又要骂她笨了。吴能也说不出那件衣服是个什么级别的军衔,不过要是有研究那段历史的人一定说的出那件军装代表着怎样辉煌的往事,当然那对吴能奶奶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斯人已逝,再辉煌的过去也比不过那天空中飘过的白云来的实在。那几十块大洋也被奶奶选出几块放在衣服的夹层里了,一放就是好几十年没动过,现在衣服与那几块大洋也一并随着奶奶躺在了地下了。剩了几块大洋奶奶交给了弟弟说让哥哥今后发达了有大能力了,能不能有机会找到老爷子的坟到时把大洋丢到爷爷坟前,说:“奶奶说你欠她的那几块大洋就够了,给这么多干嘛。”要是没有机会也传给后人让他们知道也曾有位这样的先人,为了他们的生活拼搏过奋斗过,他们的血脉是传自这样一个人的。     吴能奶奶也不记得了她自己家乡的路了,也分不清到底是前角奥还是仙角奥了反正这俩个地名在华夏广袤的地图上也已经无法找到了。吴能奶奶最终带着吴能爸爸定居在了这个爷爷带她来到的村庄。小时候吴能奶奶总带着吴能在村里到处逛说:“我和你爸爸都是无根的人啊,三代到了你也就是有根的人了。你好福气啊,到时要带奶奶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城市啊,看看什么东西把你爷爷留在那里不肯回来了。”     一块河里打捞起的石板,被修的规规整整的放在坟茔的前面,就像它身后的人一样自平凡中来又归入平凡中去,石板上面什么也没刻,村里人说:要吴能爸爸回来才可以刻上字。     吴能的奶奶虽然在龙家村是个外姓人,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里人若浮萍,谁又是不想归家,不想寻根呢。一个妇女带着孩子村里人也没有过多的为难她。因为吴能奶奶的爸爸是她们那地方有名的郎中,所以吴能奶奶从小也跟着他学着医术,一身医术十分了得。在物资匮乏的时代里她在吴能爷爷身边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在这个交通条件落后的村里也治疗了全村人的大部分疾病。乡下人总是有着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事准则,你对他好他就会加十倍的对你好。但是有些祖上传下来的规矩那又是不可侵犯的东西。吴能奶奶给村里人看病治疗又不肯收钱收东西,总说是:“这辈子受了村里面的大恩。”也正是这样受到了全村人的爱戴,逢年过节总是收到每个人送来的东西,有的是一袋大米,有的是几个鸡蛋,有的是几块腊肉,有的是山里打到的野味的一坨肉等等。吴能奶奶死后村里人各家都送了很多东西就可以看出来吴能奶奶在村里人心中的地位。但是在祭祖的时候是没人来关注吴能奶奶一家人的,这时吴能奶奶就会表现的十足的羡慕与怀念,总对吴能爸爸说他们老家也是这么祭祖的,家乡那里的人更多些,祭祖时更热闹些。到了吴能这一辈,因为吴能妈妈就是本村人,所以吴能可以参加祭祖,这个时候吴能就会想奶奶怎么不来,人这么多,好有味啊,奶奶不喜欢热闹吗?后来才知道奶奶是因为不是本村人不能进祠堂来。     因为吴能妈妈,在生吴能时身体出了点问题奶(和)水少,吴能的奶奶就经常抱着吴能去这家那家讨奶(和)水,村里的人对吴能也是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得,吴能出生后吴能一家人和村里的人的关系也就更亲密了些。村里人总说吴能是喝百家奶,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这孩子有大福缘的。这时吴能奶奶总是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说这孩子从小就受了村里人的恩,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乡亲们啊。     不知什么时候起风了,是奶奶走了吗,吴能两兄弟不约而同的想到。这么多天悲伤的萦绕让两兄弟都显得十分的憔悴,像那风干的树枝似乎一踏就会碎。     “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唯愿天道成,不欲人道穷;北都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