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强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节铁水横流高炉成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上天既然让我来到这个时代,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个厚望,改变即将到来的国家悲惨命运,哪怕是强如美国,一定要压制住,让以后中国人不再以留学外国为荣,以后的政府不再重视洋人胜过国人民。     雷清扬突然道:“王大哥,你的眼睛好怕人。”     王韶惊醒过来:“没事,只是想到一些事情而已,对了,现在夜深了,清扬小姐还是回去休息吧,不能若是发现你不见了,侍女恐怕会来找。”     前面的热闹还隐隐传来,显然庆祝还没有结束,不过,若真让侍女发现她不见了总是不好,雷清扬点了点小脑袋,挥手道:“好,那王大哥再见。”     “再见。”挥了挥手,看到雷清扬的背影消失在前方,王韶平复了一下心情才返回。     经过这天的谈话,王韶与雷清扬的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不少教徒看到大小姐经常与王长老在一起有说有笑,不由议论纷纷,对于这些议论,雷清扬毫不在意,王韶更是不予理会。     只是此事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忌恨,雷清扬漂亮可爱,而且身份高贵,教徒大多自惭形秽,不敢打主意,不过对于一些自认为身份地位相配之人来说,雷清扬正是他们的目标,这个王长老横插一刀,简直公然与他们作对。     这些忌恨之人就包括李世英之子李万春,李世英原本有争夺教主之心,自然鼓励儿子取得雷清扬的好感,最好结亲,好增加他争夺教主筹码,李沅发继任教主之后,这条理由不存在了,李万春却没有息了娶雷清扬的心思,本来李万春的父亲身为青莲教长老,没有人敢和他争夺,只是突然杀出来一个王韶,如何不让李万春忌恨。     只是王韶的身份好歹也是客卿长老,又受新教主重视,正在替教中改造炼铁的高炉,李万春再忌恨也暂时只能藏在心里,他热切的盼望着王韶改造高炉不成功,到时就可以发难。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王韶到达青莲教总坛已过了一个月,他已讲完从克伦威尔起义到鸦片战争这段时期的英国历史,许多人都听得意犹未尽,纷纷让王韶再讲,王韶顺水推舟,开始讲述法国历史。     对于每晚王韶的讲述,不少人只是当故事听过就算,也有不少人从中听出很多信息,相比英国人,大清这二百年可谓落后了许多,难怪会在鸦片战争中落败,不过,所有人都对英夷强行推行鸦片都义愤填膺。     “王长老,英国人一年钢铁产量真的有二百五十万吨吗?”李沅发面带急色的问,从王韶口中讲述的新奇事务很多,比如蒸汽机,火车,李沅发最为关心的却是英国人的钢铁产量。     王韶点了点头:“不错,目前大清钢铁总产量在2万吨到3万吨之间,小小英夷差不多却是大清的百倍,如果按人均计算,则是数千倍。”     李沅发听得大为沮丧,以前他听了王韶的安慰,以为英夷人少,只要推翻满人,汉人就能迎头赶上,没想到差距却是发此之大,按王韶的说法,整个青莲教那点钢铁产量一年才只有二吨多一点,而只是一个英夷就有二百多万吨,这样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教主不必担心,如果我估计无误的话,等到高炉改造完毕,钢铁产量可达一年三百吨左右。”     李沅发听得精神一振:“当真。”     “当然,只是我没有把握一次就好,有可能要多试几次。”     虽然对高炉整改王韶也是第一次,只是理论完全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具体技术了,即使不能一次成功,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王韶也没有一口说死,让自己留有余地。     “没关系,只要能建好,哪怕多改几次也可以,若有什么需要,王长老尽管提出来,我一定想办法满足。”李沅发满心欢喜的道。     相比以前一年才二吨的产量,一年三百吨的产量比起英夷来说微不足道,即使和满清相比也远远不如,可是比以前一下增加了百倍,有了这么多的钢铁,青莲教不但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甚至还可以外卖一部分。     王韶也不客气,当即提出了几条要求,包括改善工匠们的伙食,拿出一部分银子作为奖赏等,李沅发一一答应。     又经过八天的努力,高炉终于竣工了,圆形的炉身高高耸立,被钢板裹着的外壳闪闪发亮,单从外观来看,比起原先的铁炉高大好看了许多。     高炉旁边的一条溪流已经筑成了一条大坝,虽然已是冬季,只是山上泉水不断,经过一个多月蓄水,整个大坝上流已满,水顺着缺口哗哗流下时经过一个巨大木轮转盘,只是此时木轮被拴紧,牢牢固定,而木轮与高炉旁边的风箱则用连杆紧紧相连。     许多工匠们面对自己修建起来的高炉仍然心怀忐忑,王长老虽然说的天花乱坠,可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为了修建这座高炉,不但用掉了教中所存的所有钢材,还让人到山下秘密购买了一些,耐火砖更是用了数万块,一旦失败,肯定是损失惨重。     能否一次成功,就连王韶心中也没有底,只是表面却镇定自若,又等了数天,高炉已完全干透,王韶才吩咐试炼开始。     焦厂长已经开工,炼出的焦炭有数吨之多,后世好的高炉只需要三百多公斤焦炭差不多就可以炼出一吨铁,王韶所建的高炉不敢和后世相比,准备用一吨焦炭换一吨铁总行。     “装料。”     王韶一声令下,数名健壮的工匠拉动钢索,钢索沿着滑轮发出吱吱的声音,将一筐筐焦炭吊到高炉顶部,一名工匠将手中的钢索放开,“哗啦啦。”一声响,焦炭自动倒入高炉当中。     “换料。”     一筐筐铁矿石被拉了起来,和焦炭一样,到了项端就倾入高炉,就这样,一层焦炭,一层铁矿石,花了小半个时辰,高炉内的料已经装好。     高炉四周早已站满了围观的人群,看到这一幕都惊讶的张开嘴,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滑轮原理,对于从没有见过的人来说还是觉得稀奇,以前许多还担心如何装料的教徒都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     工匠们也信心大增,这个小小的改动不但省力很多,而且将装料的危险也降低了很多。     “王长老真厉害,这都能想出来。”     “是啊,这么大的炉子,一天能炼多少铁,以后就不用担心没兵器了。”     “王长老立下如此大功,教主应该有奖赏才对。”     ……     周围人的夸赞让李万春听得很不是滋味,他吼道:“还没有出铁,你们吵什么,我看这个炉子不实用,或许根本炼不了铁。”     几人正要反驳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