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乌黑漆漆的陶盆!
若是知道《乌盆记》的读者,一定已经明白三元为什么能够未卜先知了吧。若是不知道的,那就要先听上一听这段一只乌盆奇冤报的故事了。
这段故事发生在北宋四帝仁宗当朝的年代,南阳缎商刘世昌结帐回家,行至定远县遇到大雨,借宿在窑户赵大家。赵大夫妻见财起意,一杯毒酒将刘世昌毒死,然后又将他的尸体投入窑中烧制成乌盆毁尸灭迹。
鞋工张别古到赵大家讨帐,顺便索要了一只乌盆带回家去。刘世昌的魂魄随乌盆来到张别古家,趁张别古起夜时哭诉冤情。张别古素爱行侠仗义,携乌盆代刘鸣冤,县台包拯公审乌盆案,杖毙赵大夫妇。
这出《乌盆记》又称《奇冤报》,是出老生传统戏,到章三元所处的朝代,已经几乎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故事了。那古代也没啥娱乐节目的,除了看小说,就是听大戏,所以这老鬼才说出“南阳刘世昌”几个字,三元就已经完完整整地知道全本下文。
可是,这段奇案几百年前包拯坐镇定远县的时候就已经审结了呀,赵大夫妻仗毙偿命,张别古的古道热肠被传诵至今,怎么到了这世刘世昌的冤魂还在哭泣?仍不肯去投胎往生呢?
三元心中暗生疑窦,难道这其中,另有一番隐情不成?
……
―――――――――――――――――――――――――――――――――――――
来段《乌盆记》唱词
刘世昌:
【反二黄慢板】
未曾开言泪满腮,尊一声张老丈细听开怀,
家住在南阳城关外,离城十里太平街。
刘世昌祖居有数代,务农为本颇有家财。
奉母命到京做买卖,贩卖绸缎倒也生财。
前三年也曾把货卖,算清帐目转回家来。
行至在赵大的窑门以外,借宿一宵惹祸灾。
他夫妻见财将我谋害,把我的尸骨未曾葬埋。
烧成了乌盆在窑中卖,偶遇老丈讨债来。
可怜我冤仇有三载,有三载,老丈啊!
【原板】
因此上随老丈转回家来。
劈头盖脸洒下来,奇臭难闻我的口难开。
可怜我命丧他乡以外,害得我身在望乡台。
父母盼儿儿不在,妻子盼夫夫不能够回来。
好一似**落入了大海,要相逢除非是梦里阳台。
望求老丈你将我带,你带我去见那包县台。
在公堂以上把我的冤仇解,但愿你福寿康宁永无宰。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