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六三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为说白了,日本对强壮的美利坚而言,那就是不设防的小娘们,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只要他们愿意。     但老毛子就不一样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次从老毛子身上能喝到的血,可比日本人多多了。     不过,就在大人们欢天喜地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怕什么来什么,中国人又过来抢血喝了。     中国人狡诈依旧,还是捡现成的,他们费尽心力地忙乎,而中国人轻轻松松地享用胜利果实。     大人物们痛苦,是因为对中国人抢血喝的强盗行径毫无办法,他们不能因为中国人过来抢血喝就停止行动,也无法在他们喝血的时候不让中国人跟着喝。     这个机会千载难逢,而且时不我待,过了这个村,是绝对不会再有这个店的。     他们喝血固然重要,但给北极熊放血同样重要,就是自己喝不着,该给北极熊放血那还是得放。     可,难受啊     何况,因为中国人,他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     该死的中国佬     ――――     自由,真是美好啊     苏联解体,没有多少俄罗斯人为之而感到痛心,因为在那些大师的启蒙之下,苏联解不解体,是死是活,和俄罗斯的老百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而且,苏联解体,俄罗斯建立之后,那才是人过的日子。     “不能再这么活下去了”     这句风靡一时的口号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俄罗斯人,科学家、艺术家……一直到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全都热切地盼望着新生活的到来。     俄罗斯建立了,新生活终于来了,而且果真和那些启蒙者描绘的一样美好。     自由市场经济,这是那些激情洋溢的启蒙者片刻不离嘴的词句,当新生活到来,普通的俄罗斯老百姓几乎立刻就体验到了它的美妙。     按照天使一般的美国人的指导,在进行国有企业和汇率改革的同时,俄罗斯同时开始了没有任何限制的金融开放。     在最短的时间里,百分之百与国际社会无缝对接,这代表着被压迫了半个多世纪的俄罗斯人的激情跟渴望。     没有任何限制的金融开放之后,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蜂拥而入,它们的营业网点和机构在俄罗斯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遍地开花。     现代经营管理、私人银行服务、国际标准结算、香浓的咖啡、高档的营业场所再加上“迷人”的微笑,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美好。     这些外国的金融机构进来之后,全都做一件事,一件完全相同的事儿,那就是想方设法的吸引存款。     至于手段,无非两种,一种是高息,一种是拉拢收买。     于是,几乎是立竿见影,远需要排队的俄罗斯国有银行被抛弃了,俄罗斯人的存款发生了大转移。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手法略有不同,中国人把重点用在了俄罗斯的各种金融机构和企业身上。     这一部分,就是美国人拉拢收买的对象,但是,效果有限,至少是比预期的差远了。     这其中的原因,一开始美国人有些困惑,后来经过深入调查之后,才知道是中国人在背后搞的鬼。     中国人做的极其隐蔽,因为中国人不是吃独食,而是本着有钱大家赚的精神,和许许多多俄罗斯人联合在了一起,鲸吞俄罗斯的财富。     而这,也就是华尔街的大人物们完全无可奈何的原因所在。     高额的利息让全体俄罗斯人受益,这个时候,俄罗斯人民太幸福了,一切都是无比的美好,似乎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这回事儿。     但是,这注定只是南柯一梦。     就在俄罗斯人民、企业、金融机构甚至俄罗斯中央银行都享受着“免费的午餐”和香浓的咖啡、并呼吸着自由市场的新鲜空气之时,一场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金融掠杀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收网了。     当为大肆做空卢布而借贷来的俄罗斯储户和国有银行的卢布到位后,卢布的悲惨命运便开始了。     大规模唱衰卢布和俄罗斯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前苏联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前苏联国有企业债券被严重高估”、“卢布需要重新定价”、“卢布应该采取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浮动”……     一面是国际金融机构精准的研究报告和国际金融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一面是不断快速下跌的前苏联国有企业证券价格。     “怎么了?”俄罗斯的老百姓全都蒙了。     分到俄罗斯人民手中的三分之一的国有资产,现在变成了废纸,全都卖给了俄罗斯某些头脑灵活的人以及那些外国金融机构。     就这样,微笑的外资和某些俄罗斯人用借来的钱收购了大批俄罗斯的国有企业。     用借来的钱买下这些国有企业后,外资银行和俄罗斯投资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借贷而来的巨额的卢布本金和利息如何支付?     且不用说天文数字的本金,即使是利息的支付也成为难题。     如果不在一段时间内迫使卢布“贬值”的话,外资银行和俄罗斯的投资者将血本无归,除了破产别无选择。     就在此时,国际金融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金融事件发生了。     在俄罗斯的美国金融专家的建议下,俄罗斯政府采取了通过放开卢布,并使卢布和美元自由浮动的管理措施来应对卢布的黑市交易。     政策一宣布,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     前苏联大排长队的景象又出现了,只不过,这次俄罗斯老百姓抢购的不是日用品,而是美元,他们拼命地把手中的卢布换成美元。     要美元不要卢布     疯狂,没有丝毫理性的疯狂已经不可避免。     大街上,尤其是外资银行的门口,排满了拿着卢布兑换美元的焦急的人们,不需要排队的私人银行转瞬间变成了拥挤的人潮的海洋。     免费的香浓咖啡没有了,微笑的贵宾服务也变成了嘲笑的指令,俄罗斯人民已经从存款的贵宾变成了祈求兑换美元的乞丐。     在市场羊群效应和不断蔓延的恐慌情绪下,对卢布走势的悲观看法被无限放大。     外汇市场上,卢布的走势只能用“悲壮”两个字来形容。     卢布最高的时候曾是一卢布兑换两美元,而其下跌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卢布的短期走势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恐慌,而这又反过来促使卢布进一步下跌。最后,卢布外汇市场崩盘了,卢布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