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页有人从沿街建筑物的窗口拿东西砸下,当盆栽直接掉在挡风玻璃上时,巴纳吉不免捏了把冷汗,但说到“不要紧,这是防弹玻璃”的罗妮,则丝毫没有改变表情。
罗妮并非一股劲的让车子加速,转起方向盘闪避孩童时,也没出现惊险场面。看着那对绽放大人般敏锐光芒的翡翠色眼睛,巴纳吉再度体认到,对方和母亲果然很像,他望着孩子的身影在照后镜中越变越小。夹杂着乡音与秽言浊句的欢呼渐渐从后方远去,车子穿越后巷,来到了大街。
被撞飞的水桶盖子滚着滚着,在积有沙尘的水泥地上发出干瘪的声音。孩童们留在巷道内,就是不肯追到大街上。因为他们知道,那里并不是自己的地盘,如果让支配大街的正牌混混失了面子,就会有可怕的制裁等着。想起那些恐怕是非法居留者、大概连学校都没得念的孩子,以及他们阴沉的目光,一时间,巴纳吉觉得自己似乎嗅到了故乡镇上的气味。
在老旧的殖民卫星中,巴纳吉成长的城镇可说是数一数二的萧条,连下水道的臭味都会从状况不良的综合管沟散发出来。要是没有母亲那种不愿同流合污,又能保持气度面对周遭的坚强,巴纳吉应该也成了朝外人丢石头的小孩之一。在与境遇相同的伙伴一同行动,不断为小地盘你争我夺的过程中,自己想要离开贫民区的志气或许也就衰颓了。要是事情变成那样,自己也不可能有此机会,能像这样看着星球的贫民区——
“你很习惯呢。”
启动雨刷擦去沾在车窗上的土,罗妮说道。巴纳吉听见自己的心脏猛然鼓动的声音。
“你不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吧?”
“嗯……我长大的殖民卫星,感觉也和这里一样。”
转来颇为意外的目光后,回了一声“喔”的罗妮扬起嘴角,然后不多追究的将视线摆回正面。他的侧脸也带着一股亲切的味道,不知为何的感到呼吸困难的巴纳吉带起别的话题:“我比较想问的是,你这样好吗?”
“我指的是你的打扮。以前我听人说过,伊斯兰教的女性好像不能给人看到自己的肌肤耶。”
“穆斯林(伊斯兰教徒)也分成好几种喔。从一字一句的实践着教义的基本教义派,到配合着各自环境进行适应的人文派教徒都有。前者目前几乎已经绝迹了。话说回来,如果我是基本教义派,看到我的长相的你可就要小心了。”
“为什么?”
“看是要被我杀掉,还是跟我结婚,你只能从这两种里面选一种。”
干脆说出口的这句话穿进巴纳吉胸口,他知道自己变得更难呼吸的脸红了。后座的辛尼曼则把狞笑着的脸凑到了驾驶席与助手席之间。
“这位小姐的父亲是贾维企业的董事长,要想靠发电事业挤进政经界的中枢,不表现的贴近人文一点的话,根本办不到。”
“那种人也会成为新吉翁的赞助者吗?”
“有句话不是说,敌人的敌人就是同伴吗?贾维家从战时就一直协助吉翁到现在了。只要是情报比较灵通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信奉的主意与做生意是两回事。从我们手上廉价买到电力的企业,并不会在意自己付出的费用流向何处,而只要政治是成立于那些企业的支援下,联邦政府也不会对我们这些【杜邦末裔】出手。”
“【杜邦末裔】?”
“这名字证明了人的仇恨并不会轻易消失……已经能看到目的地了喔。”
沿着道路兴建的肮脏大厦后头,正逐渐露出遥遥耸立于彼端的高楼身影。忘了罗妮微微带有阴霾的表情,巴纳吉把脸凑到车窗上,凝视着远方的景观。
沐浴在太阳光之下,摩天楼顶显得光彩夺目,与周围笼罩在沙尘中的大厦在色泽与质感上都大有不同。和背景里的蓝天一比,银色高楼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简直就像一座隔绝于人世的玻璃城堡。数目则有三、四座……要是接近观察,或许还能看到更多。高度应该不止一百公尺吧?言而总之,这些肯定都是在星球才能看见的光景,望着远方云雾中的摩天楼,巴纳鸡露出茫然的表情。在离心力作用范围有所限制的殖民卫星中,并不会出现如此雄伟的高楼大厦。
在紧贴车窗的巴纳吉旁边,辛尼曼也将锐利的目光投注在高楼大厦之间。罗妮则望着正面开了口“那就是达卡。联邦政府首都。”
基本上,首都建立与此其实是战后的事情。在一年战争的初战中失去首都后,作为复兴计划的一环,联邦政府决定迁都至达卡。利用塞内加尔自治区的官邸与厅舍设备,联邦费上几年的功夫将首都机能转移至此,但这项行为却显示,他们轻估了殖民卫星砸下所造成的环境异变。由撒哈拉西部迎面而来的沙漠化现象,在首都转移的途中便已开始吞没市区东端,传闻在往后几百年内,达卡整体可能就会完全沙漠化。战后,诸如格里普斯战役以及新吉翁战争,达卡更不止一次的受到战火波及,政府就连在首都坐稳的空闲都没有,就落得了计划再度迁都的下场。然而,如此这般了的被转至西藏拉萨的首都,才真的是昙花一现的幻影。因为在第二次新吉翁战争,
就在中央官邸总算是完成转移的阶段,从轨道上坠落的矿物资源卫星【月神五号】击中拉萨,与之双双消灭。虽然觉察到新吉翁军用意的中央议会与官僚,当时已早早抢先于完全不知情的市民逃离拉萨,即使撇去因此增长的反联邦声浪不管,对于联邦政府来说,得以保住维持中央的人才,仍可说是不幸中的大幸。也因为迁都至拉萨的计划还在执行途中,联邦政府便立刻决定二度迁都至达卡,原本预定投注在拉萨的庞大资本,也全数回流至达卡了。
爆发性的建筑热潮、林立于普拉托地区高楼大厦群、在宇宙世纪里名副其实的成了沙上楼阁的新曼哈顿,都是随之而来的结果……以上便是罗妮向巴纳吉说明的所有事情。
达卡既有让海洋与沙漠围绕的地势,摩天楼里头也不可能尽是官厅以及各企业跟随设立的分社。其中若有高级旅馆,自然也会出现满布整条大街的繁华店家、从事服务业的人们所住的住宅区,而学校与医院同样也是必要的。此类设施全都挪至邻接在旁的艾尔马迪郡,政治经济的中枢机能则聚集在普拉托地区,尽管如此,眼前的景象开发的未免也太过密集了。仰望着流动于车窗外的高楼大厦时,巴纳吉抱持的心情几乎像在参访外星球一样。近半数的大楼还在建设途中,巨大的起重机耸立于天际,追求着更上层楼的高度。另一方面,虽说沙漠正逐渐朝都市扩张,明明就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