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见面的理由,更没道理要在高尔夫球场上等待对方。
罗南从成群队友中抽身,以粉红色马球衫搭配遮阳帽的他,就坐在高尔夫球车上。背对着一丝不苟的派崔克的目光。布莱特走进罗南跟前。调正了打不惯的领带,他保持立正不动的姿势——有一半是为了惹恼罗南。望向球道那令人目眩的绿意,罗南首先出声道:“抱歉,把你叫来这种地方。”
“我也想直接将您请到家里招待,只可惜外界的目光实在盯得太紧。”
“不会……身为移民问题评议会议长的您,找我这样的军人有何贵干?”
尽管口气收敛,布莱特仍直率地表达了己意。稍微挪动脸庞,罗南打量的目光利落扫过对方身上,问道:“你不打?”后,又将视线转回广阔的球场。
“这在宇宙不流行。”
虽然布莱特觉得自己的回答不近情意,但他也没有其他话可回。这时候,下一名球手将球击出的风声刚好传来,罗南一面应酬性的鼓掌,一面带着苦笑说道:“你这是个坦率的人啊。”
“很高兴能知道你是正如传闻的人物,但此时此地实在地得请你稍加配合。我希望你装成熟人来打招呼般,和我把戏演下去。车子已在俱乐部等着了。”
锐利的一眼,短短的显露出罗南身为政治人物的威严,随后他摆着轻松的笑容,从高尔夫球车上起身。此时,罗南的肥硕躯体换换摇晃,险些跪倒草皮上。布莱特不做多想的伸手搀扶,却见罗南肥厚的脸庞朝向自己,带有笑意的眨眼;了解到“戏码”已然上演,使他皱起脸。“您怎么了吗?”其他球手发出关切。
“没关系,不碍事。我从早上。就有点不舒服。”
“那样不行哪,您要先回去吗?”
“既然我在上一场比赛里已经拉开比数了……也好。”
在杆弟搀扶下,罗南坐上球车。布莱特并未多看对方的背影,与派崔克交换过眼神,他没跟疑似地方权贵的其他球友对上脸,自己离开了发球区。
越过第七洞这片平缓连绵的绿色绒毯后,有栋建造的气派脱俗的俱乐部。对无望出人头地的军人来说,能走在星球自然中的机会不多,更遑论会员专用的高尔夫球场。拒绝了邀自己一同坐上车移动的派崔克,布莱特决定兼当散步的走到俱乐部。早一步回俱乐部的罗南多少也需要花点时间整装。既然球场里也有“外界”的眼光观望,布莱特判断,他们还是别轻率地同进同出比较妥当。
布莱特在位于东半的佐世保工厂受邀搭上私人喷射机,直到抵达亚特兰大的高尔夫球场为止,共花了六小时余。这里璀璨洒下的阳光及炫目怡人的绿意,在根本上都与远东温和湿润的空气相异。即使球场里的绿地与殖民卫星一样整顿的井井有条,似乎仍掩饰不去每处土地特有的气息。这种无法压抑的魄力正是特有的特质,想到自己正处于其中,布莱特突然被叫来这种地方的不快,多少也得以平息了。回想起来,它发现自己从来到星球后就一直来回于阴暗的舰桥与港口间,都没在太阳底下好好走过。布莱特将这当成临时的短暂休息;在顶级高尔夫球场里做个森林浴,倒也不坏。对年纪已经来到三十后半的身体而言,运动不足是个无法等闲视之的问题。
但只要离开这里一步,布莱特就得开始面对罗南把自己叫来的意图。作为独立机动舰队——朗德·贝尔的司令,政治家只会视他是一颗容易使唤的棋子。既然对方已经透过参谋次官安排了这场避人耳目的会谈,即将找上他的麻烦肯定也自有其分量。事态不止得对媒体保密,恐怕还必须避开政府内部的目光——无论如何,只求对方不会将自己塞进后车厢,硬是载到马瑟纳斯家就好。一面在心里把玩着称不上玩笑的想象,布莱特漫步于经过修剪而整齐得诡异的草皮。美国南方的强烈阳光,晒得他时差暂时还调试不过来的脑袋隐隐作痛。
在今日,搭载米诺夫斯基航宙引擎的舰艇数目绝不算少。此种航宙引擎能在船体下方覆盖I力场——一种透过蓄积米诺夫斯基粒子而产生的力场,并利用其与导电物质的反作用力将船体抬起。搭载了这等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的结晶后,所有的航宙舰艇都可能在大气层内运用。换句话说,完全无视航空力学的【宇宙战舰】在飞翔的时代业已到来。
只是,除了一部分的例外,那些舰艇是欠缺往返的能力的。即使他们可利用大气层突破装置降落到星球,却无法靠本身推进力脱离重力圈,再度回归宇宙。这全是因为米诺夫斯基航宙引擎的出力不足,舰艇一旦降落星球,就必须装备喷射系统或利用质量推进器,在外力辅助下回到宇宙。适逢星球轨道舰队重编之际就战力弹性运用及经费观点来看,这都是公认需尽速改善的问题。
结果,开发低成本高出力的米诺夫斯基航宙引擎就成了近程的目标,而这项目标在去年度也大致完成。应会成为新时代基准的这具引擎,则是率先被装备在朗德·贝尔的旗舰【拉·凯拉姆】上,即将在重力下执行实地测试。舰长由兼任朗德·贝尔司令的布莱特·诺亚少校担任。军方指派人选时,或多或少都受到布莱特自身的经历影响。在一年战争时,有艘已搭载米诺夫斯基航宙引擎,并具备往返星球能力,【实属例外】的战舰——飞马级强袭登陆舰【白色基地】。在战后,这艘战舰被捧成了联邦军的胜利象征,而布莱特则是在顺水推舟的情势下成为其舰长的男人。
一名将满二十的年轻人因战时特例而任官的候补军官,兵受命指挥联邦军的第一艘MS母舰,终至成为反攻作战的核心人物——这些英雄事迹点缀了大战末期的战史,但就当事人的说法,则纯粹只是巧合的积累罢了。在进港时受到吉翁军奇袭,含舰长及以下的主要成员全数战死,这是巧合。尽管率领的只有少数幸存的军人以及收容于舰内的避难民众,却能以单舰突破敌阵、还引来吉翁军注目,这也是巧合。才刚完成的试做型MS,RX78-2【钢弹】能创下惊人战果,甚至让吉翁全军称其为【白色恶魔】,更是巧合中的巧合。要是没有这些偶然,联邦军首脑就不会将眼光放在【白色基地】上,布莱特也应该早就被派至其他职位了。若他不曾被迫带领该舰单枪匹马担任诱饵,也不会落得在最后决战成为核心的下场,如今抗在身上的职责,自然也该大有不同才对。
然而实际上,【白色基地】的名号却以传遍世上。与其具备同等性能的米诺夫斯基粒子航空器既已着手开发,前舰长之名也被提为进行实验的人选。结果,像罗南这样的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