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古玩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斗宝大会之鉴宝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的博物馆收藏的非常少,有明确出处的也就那么几件而已。     伍子这个小组鉴定的第一个宝物是一件青花瓷碗,底款标有大清雍正年制的字样,好嘛第一次鉴定就碰上清三代的瓷器,伍子以及其他三个评委都有些兴奋,毕竟这年头儿清早期的青花瓷越来越少见了。不过东西是真是假还有待进一步鉴定。四个评委依次把这件青花瓷碗仔细观察一遍:碗上绘画的是花草纹,花纹绘画简单留有大量空白,符合清三代的特征,而且胎质细密、釉面滋润、画工精湛、青花发色也好,堪称雍正瓷器的参考标本。     第一次鉴宝就发现如此大开门的东西,伍子有些兴奋,看来这次斗宝大会果然是高手云集。他征求了一下另外三位评委的意见,四个人一致通过,这件瓷碗可以进入下一轮。于是给这位瓷碗的主人签了一张四个评委签名的小票,凭借这张小票便可以进入下一轮。     第二个前来鉴宝的是一个农民,手里搬着一件青铜鼎,鼎身略成长方形,跟举世无双的司母戊鼎有些相似。这位农民自称在地里干农活挖出来的。伍子近距离看看这只鼎,铸造粗糙,纹饰混乱,丝毫没有商周时期的青铜鼎的美感,而且鼎的四条腿上下一样粗,这在商周时期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因为这样太不容易脱模(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其铸造工艺都是采用的陶范法铸造,失蜡法在唐代以后才开始出现,所以我们看到的上周时期的青铜鼎,鼎腿都是上粗下细的)。伍子认定这是一件仿品,其他三位也是这么认为,这件铜鼎自然被淘汰出去。     第三件鉴定的宝物是一面铜镜,这面铜镜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方形的,方形镜在中国的铜镜史上一直不是主流,不过隋唐时期方形镜也比较常见。这面铜镜背面刻画的是类似于战马的图案,伍子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打马球画像。不过图案刻画的不是很到位,打马球那种骏马飞驰的场面根本没有刻画出来。仅此一点就可认定这是一件拙劣的仿品。而且镜子背面的铜锈过于浅浮,没有那种锈色深入铜镜里面的感觉,用手轻轻敲击,声音清脆,明显这是近几年的产物。无疑这面铜镜也遭到淘汰。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