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试着按比例掺一点在铜镜坯子里,不能像现在这么软,回头錾完了用细砂多淘几遍,会不一样的。”姚海棠就是不说怎么不一样,她觉得看到实物会比较明了,而且不说才会有惊喜嘛。
对于姚海棠的提议,刘罗生还是信的:“那我先让他们试试看,先从少了掺,到时候你看看成不成。”
开始几回不成。几天以后姚海棠忽然说可以了,然后记录了配比,姚海棠把铜镜坯子錾成了八宝纹。
“八宝纹纹路比较细致,而且很显精巧,因为要洗砂所以纹路要稍深一些,洗出来才不会失了样。”姚海棠錾完后给姑娘们看了一眼。
所谓的洗砂,其实就是把铜镜绑在木柄上,然后由人工一遍一遍在细砂里来回淘涣,就像是在水里洗一样。洗砂向来用在小型器上,只是为了让纹路更圆润一些,因为比打磨更能涌入小的纹路里,所以这工艺在东朝是很成熟的。
“大概要洗多久才成?”正在进行砂洗的工人问了姚海棠一句。
这个……姚海棠还真不知道,她也只能估摸着来:“寻常的器物一般洗多久?”
工人想了想说:“像这样的铜镜如果要洗,一般熟练的洗半个时辰就行了,不熟的得断断续续一个时辰左右。”
然后姚海棠问了句挺不招待见的话:“那您算熟手吧。”
问完工人看了她一眼,说:“我洗砂的时候你应该才刚出生。”
那就算是熟练手了,姚海棠估算了一下,半个时辰是一小时,加了乌石会比较容易洗出光面来,完了还要用极细极细的砂纸再抛出镜面的光来,那应该半小时就够了。
告诉工人洗砂的时间,然后姚海棠就去拿细砂纸,等洗完砂出来再打磨,打磨完用细绒布抛光,然后就得了。
于是,她可以期待把头一回在镜子里把自己的模样看个清楚了,其实她真的没把自己的模样看清楚过……
等铜镜砂洗完出来,光亮的程度比从前常制的果然要好些,但是没好到让人惊艳的程度,刘罗生见姚海棠拿着砂纸和布在那儿跃跃欲试就没说什么。
刘罗生想的是,看来还是姚海棠过于自信了,那失败一次对她来说很必要。
事实会证明,自信的人总有点儿底气,不管这底气是厚是薄……
<hr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