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核聚变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组员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曾凌风和王怡菡很快地来到了基地总控制室.     “哥!”,“老曾!”,“老大!”,“师兄!”,几个不同的称呼从屋子里几个人的口中同时蹦了出来。     “哥”是义妹王凝的称呼。     王凝是曾凌风大学的同学,他们在同一个学院但是不同专业,两人也是老乡,当然仅仅是从省级行政区的基础上来说。     王凝是曾凌风这一生中除了父母、两个姐姐以及妻子外最亲近的人,可以说他完全把王凝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妹妹来对待,疼爱她,照顾她。在大学时,周围的人都以为他们俩是恋人关系,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王凝也把曾凌风当成了自己的亲哥哥,关心他,信任他。他们之间虽无血缘上的亲属关系,却和亲人并无二致。     王凝大学时学的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和博士都是在成都光电所完成的,博士毕业后就留在了光电所工作,是光电所的研究骨干。她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一直是好学生的代表。     大学的几年中,他们每次开学都一起去学校,每逢放假也是一起坐火车回家。二人如亲人般的相互扶持,互相照顾。     那时的火车车况相当糟糕,随时都非常拥挤,很多的时候都买不到坐票,只能买站票回家或上学。每逢遇到这种情况,曾凌风都会提前去买两个小凳子,方便两人在火车上能坐一下。由于火车行程远、车速低,火车运行的时间非常长,基本上都是超过了三十个小时。于是在晚上曾凌风都会让她靠在他的腿上打瞌睡,他则像她的守护骑士般的看着她入睡,就像守护着我最心爱的珍宝一般。     每次她醒来看见他红肿的眼睛都会痛惜的责备他为什么不睡觉,而他每次都会温柔地告诉她,他已经睡过了,只是比她先醒过来。其实她心里知道他没有睡过,一直在注意着周围的情况。这时她会静静地靠在他的身上,感到非常的幸福、安全。     如果是回家,每次下车后她都不会赶去汽车站,而是陪他买好转乘火车票后,拉着他去找一个小旅社住下来,并强迫他马上睡觉。很多次他睡下后,悄悄地把眼睛睁开一丝缝,都看见她在静静地看着他,并没有去睡觉,有时甚至会轻轻的拍打他的身子,就如同母亲照看着自己的孩子入睡一般。     他们就这样温馨地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     他本科毕业后直接到第九研究院工作,而她则开始读研。两个人所在的城市距离非常近,坐车也就一个小时多一点而也,二人也就能经常的聚聚。用曾凌风妻子范雪晴的话说就是他们俩的关系好的让作为妻子的她都非常嫉妒。     王凝和妻子范雪晴同年,只是比范雪晴大了几个月而也。她身材不高,娇小而苗条,让人一见就会心生怜爱;她的容貌也算不上美,但是非常耐看,如果仔细的看她,会不知觉的让人迷醉。这是一种非常矛盾而奇怪的感觉,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她就是一个谜一般的女子。     王凝是在十二年前应曾凌风的邀请加入“燧人氏计划”项目组的,为此曾凌风还受到了不少非议和责难,但是他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坚持启用了她。从此,他又多了一个坚定的支持者。二人重新一起合作,共同为“燧人氏计划”殚精竭虑。     叫“老曾”的两人分别是陈新宇和白仁皓。二人都是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并且去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深造过,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两所美国名校的博士后头衔。两人都是在十二年前回国的,并于十年前被招入了“燧人氏计划”项目组。     两人的专业知识功底都非常深厚,并不在曾凌风之下。再加上都是世界名校毕业,所有两人都自视甚高。当两人初到“燧人氏计划”项目组的时候,对他们的这个土生土长而且不是科班出身的上司很是看不上眼,认为他在他们到来后就配不上首席工程师的位置,并公开的向他他提出了挑战。     只是两人很快就被曾凌风的学识与风度折服。从此之后二人虽然对一般人仍是显得很高傲,当然二人也有高傲的资本,但是在面对他们的这个小上司时,仍会恭敬地尊称一声“老曾”。其实二人的年纪都比曾凌风大,而且大的不少。二人都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真正的七零后,而曾凌风出生于一九八五年,比二人小了整整七岁,并且在曾凌风提到这事后仍坚持这样称呼,并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叫“老大”的二人,其中一个是曾凌风的大学同班同学兼四年舍友张松林,另一人则是曾凌风在第九研究院的同事许长空。这二人和曾凌风的关系也很铁,对曾凌风极为尊敬,并一直视曾凌风为偶像。     二人都知道曾凌风在进入“燧人氏计划”项目组之前的所有经历,也就都知道曾凌风成长历程中经历的所有的艰辛。他们一直都说曾凌风创造了一个别人无法复制的奇迹。毕竟在两年的时间内由一个核物理的门外汉成长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并在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不仅单独指导研究人员完成了“燧人氏计划”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研究工作,还带领组员实现了整个“燧人氏计划”,另外还在此期间自学了法语、德语和俄语等三门外语并都达到了专家级的水平。这些成就,就是其中的任何一项,有人达到了都是足以自傲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人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实现的呢?难怪他们二人会说这是一个难以复制的奇迹了!要知道汉语言和这几门西方语言不属于统一语言体系,中国人学习这几门外语的难度并不亚于这几个国家的人学习汉语。     叫“师兄”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青年,他是曾凌风大学母校的校友,比曾凌风低了十二届的罗滨浩。罗滨浩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2018届,四年前在其博士在读期间被招入了“燧人氏计划”项目组。他是因为发表了一篇关于热核反应堆的论文后进入了曾凌风的视野,在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后被招入了“燧人氏计划”项目组。由于二人的班主任都是同一人,所以曾凌风一直坚持让罗滨浩叫他师兄。总的来说,罗滨浩是一个有为而谦逊的年青人。     曾凌风再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王怡菡,心说道:“这就是“燧人氏计划”项目组的核心成员,是我和多年来朝夕相伴、一起战斗的战友了。”     八人中曾凌风是总负责人,总揽所以工作;陈新宇、白仁皓、许长空、罗滨浩则负责核专业方面的事情;王凝负责研究中涉及到的机械、材料方面的事务;张松林负责力学方面的问题;王怡菡则是曾凌风的助手,协助他完成一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