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才传来,刘晔姗姗来迟的言语:“子烈兄弟原是庐江松滋人氏【1】,因为豪强逼迫,无奈沦为大江之上水寇。与晔相见言谈甚欢,就成了好友,此兄为人十分仗义,听说我要周游大半个大汉,非要为我保驾护航——”
“哈哈哈哈!没想到命运之自有定数,上苍借公子之手,把子烈带到主公面前。”葛玄忽然打断刘晔的言谈,然后给刘谦丢了个眼色。
在葛玄的提醒之下,刘谦猛然醒悟,看来这个刘晔真是不简单,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透露出两个信息,陈武出身不好,你怕不怕受连累?你要是收留陈武,你把大汉律置于何地?不知是他真心关心陈武,还是别有居心,还是看透了我们天衣无缝的神棍表演?
刘谦马上跳了起来大吼道:“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靠!又跑题了。兵来将挡水来土遁,谁要是想要我兄弟的命,先要过了我这一关,我就是兄弟的雄关坚城,吃牢饭我去,天大的问题自有我刘谦顶着,头掉了不过碗口那么大个疤,做一天兄弟,就是一生一世的兄弟。”
转过身来,对着陈武大声吼道:“我们是不是一生一世的兄弟!”
当刘谦吼出这句话的时候,刘晔轻轻地叹了口气,他知道,陈武做刘谦小弟的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
陈武双目噙着泪水,嘴角轻轻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刘谦不知道,他刚才充满匪气的话语正对陈武的胃口,闯荡江湖靠的是什么?义气!出生草莽的兄弟最怕是什么?怕被人看不起自己的身份。出生草莽的兄弟缺少的是什么?理解万岁!啥也不说了,大家眼泪哗哗地。
&&&&&&&&&&&&&&&&&&&&&&&&&&&&&&&&&&&&&&&
“叔公的想法没错,天下的读书人也都是这样想的,兴水利、薄徭赋、抓吏治,讲究内圣外王,不得志谨修己身,修身养性以待来势;得志货卖帝王家,封侯拜相一展抱负;无论得志不得志,都要著书立说,使自己的学说广为传播,把希望留在后世。可是谁来真正为,天下贫苦小民想一想?
是,有一些读书人后来成为良吏,体察百姓疾苦,为小民做了很多事情。 看小说就到~南阳郡就流传着‘召父杜母’,可是,谁又从根本上考虑过小民问题?为什么天下方定之时,鲜见小民造反?而江山社稷稳固了,传承年代久远后,小民的反抗会愈演愈烈?当然,这和太平日久朝政松弛,君王不知人间疾苦有关,可是最根本的是,土地兼并的太厉害,小民无所为食,恰逢天灾**或兵乱骤起,而天下大乱,从此动摇了社稷的根基。
小民如果有吃有喝得以生存,大多是不愿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造反闹事,如果小民无所依靠,处于生死的边缘,只有叫着‘入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而四处造反,理由,只是为了活下去。
而现实是,大汉人口愈是集的州郡,土地兼并愈是厉害,不瞒你说,我手的土地可以养活两三万人,而上报朝廷的有多少?
我大汉税赋的来源是按人头征收,而各地豪强拥有大汉三分之二强的土地,越来越多的小民破产,投入豪强地主的门下。国家的财政日渐枯竭,不得已,增加赋税,而结果是饮鸩止渴,情况会更加糟糕,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大汉的矛盾,终有一天会为某件突事件而最终爆,因为这是现实下,最为正常的展规律。所以,我的观点是,先要丈量全国的土地,改变如今实行的授田制度,严厉打击土地兼并,国家明令,最多拥有土地的上限,然后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各级政府购买豪强的土地,然后,寻求一个合理的价格,或卖或租给贫民耕种。”
“此事确实是势在必行,可是如此一来,恐怕要天下大乱了,光武皇帝当年,为了大汉的安定团结休养生息,度田令就不了了之。”刘晔拖着下巴,一只手按摩着太阳穴,皱着眉头说道。
“那么我们就看着大汉江河日下,最后——”刘谦禁不住仰天长叹。“土地兼并之患一日不除,国永无宁日。天下大乱?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让小民尝到好处,有了民心民力的支持,拥有了效忠大汉的军队,一切都是纸老虎。谁也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舍得舍得,没有舍怎么得,而我大汉唯一的出路,只有凤凰涅槃破而后立。”
“如果我有施展抱负的一天,叔父大人会支持我吗?”刘谦终于忍不住,露出了大灰狼的尾巴。
看到刘晔低头一副,眼观鼻鼻观心沉吟不语的模样,刘谦无奈暗自叹息,自己始终不是身居高位的三公九卿州郡太守,也不是名扬华夏广罗门徒的名士,何况自己的想法太过极端,放在这里实在有点惊世骇俗。
无奈之下只好说道:“叔父大人,谦只希望一生之,你我叔侄不会为敌,还有,如果有一丝可能,不要去辅佐旁姓。
试想,如果您辅佐的那位英雄豪杰,势力庞大到无人克制的状态,那个时候大汉覆灭只在顷刻之间。也许这不是他本人的本意,可是他的后代呢?一定会取而代之。天下除了圣人,只怕谁也逃不了荣登九鼎的诱惑,何况下面还有一群,希望更胜一层楼的臣属,这些为了一己之私的‘大汉臣民’,为了向自己的主子表忠心,自会纷嚣造势以待改朝换代。
换个位置思考,他不能失去自己手的权利,如果失去权利,霍光家族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除非他是完人圣人,其家族不会犯上一丁点错误,不然,自会有对他不满之人群起攻之,‘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欲加之罪,何患如此’,大汉呀!其实也需要一颗宽广的胸怀。
而叔父大人其时只怕难以做人,一心侍主,天下人会骂你背宗忘祖,百年以后,您如何有脸去见列祖列宗?表现不如别人,恐怕一生就要遭受怀疑,谁让你是大汉宗亲?身上留着世祖血脉?”
说完刘谦泠然相视,因为他说的没错,曹操除了采纳了他的霹雳车,和剿灭庐江山贼陈策的建议外,几乎不曾见他展露才华。这和曹操唯才是用的用人方针相差甚远,曹操连贾诩这个与他屡屡作对,甚至干掉他儿子曹昂的仇人都可重用,为什么刘晔不行?
历史证明,也许当时刘晔的建议和大家相左,可是最终都灵验了,曹操难道没有眼光?偏偏历史记载,曹操是个雄才大略的大人物。最终解释只能说,刘晔是光武之后,比荀彧、崔琰之类和汉室的关系更近,曹氏岂能不怀疑、不防备?至于他心有没有恢复汉室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