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无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六八章 巴拉绍夫之战(中)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喊声中停了下来,随后几步便来到了梁成面前,而梁成微笑着指着自己身后的左右排成两队的四个作战班说道:“他们是考察团的临时警卫兵力,他们就不比全部进去了,有劳季莫斯科夫将军安排一个熟悉巴拉绍夫情况的人,带领他们去四周熟悉熟悉!”

    季莫斯科夫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些吃味不准了,这中国人还真来劲。刚来就要让人四周查看情况,看了看哈希科尔斯,后者略略点了点头,反正都是友军。看一看又有何妨,更何况这些人像是纳粹德国间谍装扮的?开什么国际玩笑。

    “哈奇科夫中校,你负责安排一下他们的考察任务!”季莫斯科夫当即就对一个参谋大声命令道,哈奇科夫自然是精神百倍的当即立正敬礼,看样子早就想有机会和中方士兵们交流交流了,礼毕之后立马就要去叫人同行充当警卫,而季莫斯科夫又补充了一句——“务必确保安全!”

    吩咐完后,季莫斯科夫这才笑呵呵的招呼梁成等中方军官以及两个荷枪实弹的作战班进入他们的师部。这座经过精心构筑的地下指挥部设施虽然不太好,但胜在安全,在地表上的那些建筑废墟能在轰炸中分解承受许多的冲击波和爆炸能,而厚厚的水泥层、泥土层以及人工构筑的防护层。再加上利用粗大木桩、钢筋的加固的地下仓库支撑结构,自然而然能够承受得起很狂暴的轰炸。

    地下指挥部的供电并不丰富,过道上距离很远才有一盏灰暗的照明灯,所以这个过道本来就有些曲折,再有灯光这么一昏暗交加。倒是显得有些阴森起来,而这样的地下生活似乎也是中方军官和士兵们不常有的,虽然在训练大纲要求土木作业尤其是地下工事构筑等,在已经开始追求信息化的共和国陆军中依然有很大的训练比重。但苏联人这样独特的地下工事构筑还真是让他们长见识了,什么叫做就地取材、什么叫做简洁务实。饱受德国空军狂轰滥炸和陆军重炮蹂躏的苏联人,到底是经验十足。

    辗转走了不少距离。一行人这才来到了一个稍微光明的地方,这便是师部的中枢所在了,美其名曰是一个重要的指挥部核心所在,其实也就是一个面积不足20平方的小间中央,摆放了沙盘和通信电台等,在墙壁上免不了还要挂上一些地图什么的,当然斯大林和列宁的头像也是不能没有的。

    看到这一幕,中方的官兵们也没有什么波澜,在来到巴拉绍夫之前,他们已经参观了一些苏联后方部队的情况,虽然地下工事没有像第15步兵师修得这么精悍,但步兵师作为世界各国陆军基本的诸兵种合成兵团,在苏联红军中也不例外,其他苏军部队没有展示给他们看的,是因为他们身处后方没有必要,而现在所能看到的,结合在此之前已经考察到的,基本就真真切切反映了苏联红军情况如何,尤其是师级部队。

    回溯历史,其实苏联的步兵师规模还是很大的,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一个步兵师由3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兵营、1个高射炮兵营、1个侦察营、1个通信营以及后勤分队组成,从规模上来讲,倒是和共和国新军事改制之前的步兵师有得一拼,可编制毕竟是编制,战争爆发后这样的编制就一改再改,而如今的苏联西南方面军的步兵师,又增加了通信营、工兵营、汽车运输营、卫生医药营等直属部队,原本在一个步兵师中少说也有三四千左右的军马,也都被汽车所代替,毕竟苏联西南方面军背靠哈萨克斯坦,只要肯花钱,汽车这东西要多少就有多少,驮马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同样还有变化的就是苏联人的炮兵力量,战争中期苏联人虽然物资吃紧,可现在不一样了,手握大量战争贷款的朱可夫也没有对西南方面军吝啬,苏联通过军购和自身生产,已经在师一级强化了炮兵力量,其下属的两个炮兵团都是奇装满员,且其中一个炮兵团还配置了一个装备122毫米口径榴弹炮营,论火炮总数,比共和国一个满编机步师都还多,而这也难怪德军进攻萨兰斯克的时候,苏联人两个步兵师的直属炮兵部队就敢于和德军叫板打炮战,苏联人拿不到制空权,对炮兵火力的追求还真是矢志不渝的。

    所以,看到沙盘上精心部署的第15步兵师作战力量,中方军官们就不得不眼皮直跳,这到底还是久经城市血战苏军的杰作,也难怪纳粹德军总是在城市作战中伤不起。(未完待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