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激扬江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三节《亮剑》的原型“王疯子”(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三节《亮剑》的原型“王疯子”(一)     王近山将军原名王文善,与也同出身于红安的王建安将军(红安桃花沙河人)属同宗,系于同一族谱。(族谱为:建、又、文、昌、作)王近山属文字辈,在村中辈份居长。王近山自少年投入革命后只在解放后回过村子两次。一次是送父回乡下葬,一次是复出后准备赴前线,不料回后发病不治逝世。王近山这名字是参加革命后从取的。他一九一五年出生于贫农家庭,他九岁放牛,十三岁给地主当长工。某年黄不接时,到地主家借谷受辱,后多次与人讲:“不打倒富人,穷人出不了头。”     一九三零年,赤色风暴席卷大别山。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王文善,将自己文绉绉的名字改成了“近山”,因为他想让自己像大山一样坚强起来,加入了红军队伍,同年他加入中国**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给詹才芳担任警卫员,后任红四方面军十师三十团机枪连通信员、班长、排长、副连长。     一九三一年,三十团搞肃反,十个连长十个指导员杀剩二个,严酷的革命斗争形势使得红军干部奇缺。詹才芳说:“近山,从现在起,你就是连长了。”当时王近山才十六岁,就是在这种血雨腥风中走上连长岗位的。人称“小连长”。当了连长后,王近山就更渴望打仗,拼命打仗。有一次与敌肉搏,他以必死决心抱着一个敌人滚下悬崖,头部被尖石穿了一个洞,仍拔出手枪将敌人打死,从此头部留下了伤疤,不能搓洗。战友们从此送给他一个外号:王疯子。     在残酷的战争中,王疯子不仅没有死,反而迅速从连长升到营长,又从营长升到团长。更为幸运的是,他站到了徐向前元帅这棵军事巨树之下。徐帅作战,勇字当头,每当战局僵持或者危急时,他总是领着旗手和号手,屹立在战斗最紧张、最危险的地方。在他的影响下,红四方面军的将士多喜欢死打硬拼,敢打硬仗,不怕恶仗。一九三一年,王近山任十师三十团营长。黄安战役中,阻援阵地被突破,徐向前赶到前沿阵地,命令作为总预备队的三十团反击,王近山冲在最前面,经过血战,反击成功。反“六路围攻”时,王近山任十师二十八团副团长。一次二十八团担任防御任务,战斗进行得比较顺利,红四军政委周纯全不适当地命令守山部队出击,王近山却带领三营按兵不动。出击的部队失利后撤,王近山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一次有一次的进攻,保住了全军的后路。王近山在反“六路围攻”战斗中负伤,出院后任团长。在这次反“六路围攻”的战役中,二十八团打了十个月的防御战,顶住了敌人的长期进攻。作为一名年轻的指挥员,在战况不利时,王近山常被授权越级指挥前线部队作战。在一次反击时,王近山指挥四个团作战,在他带领下,二十八团孤军追亡逐北,来到一个村庄,与有名的“傻儿师长”范绍曾部正在宿营的一个旅遭遇,王近山浑身是胆,丝毫不惧敌众我寡,率部对敌突然猛击,他提刀跃马,喊着“同志们,敌人要跑了!赶快抓俘虏!缴枪不杀!”率领全团左右斩杀。敌人魂飞胆丧,整整一个旅被红军一个残缺不全的团包了饺子。创造了我军一个团歼敌一个旅于遭遇战的战例。     王近山对于自己的同志信任、爱护。他担任团长时,师政委打电话说一营书记曾绍山是反革命,让王近山把曾绍山抓起来,王近山说:“他不是反革命,我不抓!”师政委带人到二十八团将曾绍山捆了起来,王近山闻讯带交通队赶来,王近山说:你以为我的交通队就吃素的。师政委悻悻而去,到徐向前面前告状,说二十八团哗变了。徐向前听了哈哈大笑:“王疯子哗变?扯淡!”     一九三五年在四川江油县的战斗中,一股敌军突然突破红四军防守阵地,向红军阵地纵深发展。军长许世友连忙投入作为预备队的二十八团发起反冲锋。王近山接到命令后,当即带领人马扛着大旗、端着刺刀向敌人冲去。弹雨中,王近山胸部中弹,当即陷入昏迷状态,被抢救下来,送往后方。这时战况不利,徐向前到了前线,问:“王近山在哪里?”王近山得知前线吃紧,强令部下用担架把自己抬回前线,指挥部队反击,取得了胜利,但他头部再次负伤,已成血人的娃娃团长昏倒在徐帅身边。     一九三五年,王近山担任十师副师长,当时只有二十岁,成为全军最年轻的师级指挥员。他带领突击团抢渡金川,登岸时,他随着突击队,端着机关枪和敌人对射,强占了滩头阵地。攻打天全时,王近山带领部队,袭击守敌侧背,敌丢弃阵地,企图关城门闭守,王近山端着机关枪紧追,打死敌团长,追进城内,占领了敌人师部。百丈战斗中,他英勇顽强,指挥灵活,率部大量杀伤敌人。后任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长。他一直战斗在战场的最前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长征和山城堡战斗。     一九三六年,王近山到红军大学学习。他性格好动,但刘伯承来讲课他是听得十分认真的。陈康问他:“刘校长讲课你能稳坐静听,为什么?”他说:“刘伯承校长是中外闻名的军事家,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敬重他,佩服他,对阵打仗都怕他。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我们在他的教育下,也许能成为常胜将军,也许还能成为一名军事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四方面军奉命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重点向师长刘伯承介绍了爱将王近山:“近山同志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他打仗勇敢、顽强,敢打硬仗、恶仗……”不久,在一二九师团以上干部会议上,刘帅看着头上仍然裸露着伤疤的拼命三郎、七七二团副团长王近山,心思一动,决定以点评王疯子为契机给部将们讲讲为将之道。刘帅首先肯定王疯子的优点:“一人投命,足惧万夫。我们**人打仗就应该有近山同志不要命的那股疯劲。”王近山倍感受用,刘帅却话锋一转:“指挥员又不能将自己等同于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因为你还要发号施令,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光有吕布之勇,夏侯之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子房(张良)之谋,孔明之智……”王近山白皙的脸庞渐渐变红了,最初的自豪慢慢变得有点自卑。刘帅显然注意到王疯子的表情变化,思维再次跳跃:“当然,一个人的谋与智,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与实践的结果。”接着,刘帅给王近山讲了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吕蒙在主帅孙权的鼓励下勤学兵书、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的典故。刘帅鼓励年青的部将们说:“你们也不过二三十岁,只要肯用心学,决不会比吕蒙差!”刘帅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