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孤身苦旅
天色放晴,气温回升的很快,湘南山区的气候就是这样古怪,厚厚的积雪很快开始融化,这样的融雪水比一般的水温度更低,一路上,雪水融化,地面一片泥泞。郑浩一步步的走着,此刻正是印证八卦掌屈步?泥的好时机。雪水虽然寒冷刺骨,但郑浩现下已不放在心上了。有了翻越阳明山的经验,狮子岭、癞子山、锡矿山、参机山、红军寨,这些山势雄厚,峰峦叠嶂的大山都被郑浩踏在了脚下,就这样郑浩一个人在山峦中孤独地行进着。郑浩并没有急急忙忙赶回潭洲,他将沿途所遇到的每一座大山都爬了一遍,甚至不惜绕道爬山,开始的时候,郑浩还不适应一个人的孤独。但是这么走了几天后,他渐渐习惯了每天在行走中思索。一路艰难的跋涉,他尽量选山间小路走,甚至一些山势不太陡、不太高的,他直接取直线翻过去。很少遇见人,即算遇见人也极少与人交涉。肚子饿了,操上步枪打一两只鸟兽就这么烤着吃了算一餐。这一路上与寂寞沉静为伴,行走在岑山峻岭之间,郑浩渐渐的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心灵放飞于天地之中。
郑浩在这一步步的行走中,拳意拳形自然而然的在郑浩的身体动静起伏间流露出来,他的一举一动都暗合拳诀精要,郑浩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脑海中只剩下了拳术的精要和动作。虽然孤身一人,但此刻的郑浩只觉得天高地阔,颇有一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豪气在心中激荡!他一副少数民族装束,携枪带刀,也没有人愿意多嘴多舌来盘问,即使偶尔有警察公安见他带着枪,来询问情况,他也只用瑶话来应答,装做听不懂汉语。就这样在湘西南的各座山游历了二十来天。翻越一座座岑山峻岭,见识到每座山的不同风貌,永州一带多是山岚,郑浩不走大路,自然多耗不少时间,何况他每到一地,都要游览一下当地的风景名胜,瞻仰一下前辈先贤,英烈豪杰的英姿容颜,这样自然行程缓慢,直到春暖花开的三月,他还只走过娄底。但郑浩感觉自己的心灵和意志在这一路上不断得到陶冶洗涤,空明坚定了许多,直到最后,郑浩甚至认为,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动摇自己的意志和心灵了,前贤‘孟子’曾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郑浩相信自己以后能做到了!
这段时间里,一路上风餐露宿,郑浩的身体经过风刀霜剑的磨砾,变得越来越强健,坐卧之时稳如山峦,站立之时挺拔如松,行走之际轻灵若风。在山路行走之时,郑浩有的时候闭上眼睛,放开神觉将心灵沉浸于山峦大地之中,心境寂静深处,郑浩甚至觉得可以听见自己血管之中血液如潺潺流水在流动。“功夫到了细致入微处,能听血流如山泉”。徐静川曾对郑浩这样说过,郑浩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这些天的潜修苦行,已经使功夫达到了细致入微,深入五脏六腑的地步。他也并没有多去想,他只是让自己的身体完全如拳术精要来行走坐卧,思想也沉浸在前辈先贤、英烈豪杰那些让无数人感动的故事中,用心灵来体会他们的精神。郑浩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仿佛本是粗糙的璞玉,在这一路苦行中被将其中的杂质剔除,被打磨雕刻成了一块美玉,显露出美玉的质朴和明净。
这一个多月的行走,郑浩只在开始的翻越阳明山的时候感觉艰难困苦,但在以后,竟然是越来越舒服,忘记了前世尘世的喧嚣,今生人间的混乱,心灵放飞于天地之间,整个人放下了包袱,轻松了许多。他想了师父说的,“练拳要越练越舒服才算对,若是觉得苦,便是错了。”这一刻郑浩知道自己练对了。
快接近雪峰山脉了,这里的山路比永州、娄底等地还要险峻,一条盘山公路,在岑山峻岭中蜿蜒起伏,仿佛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这山岭中游走。
到了暮春四月,郑浩终于走进了雪峰山脉,雪峰山脉因山顶长年积雪而得名,素以“天险”闻名于世,有史以来为华夏中原大地通向大西南的天然屏障。雪峰山脉主体位于湘南中部和西部,南起湘南省与桂西壮族自治区边境,与八十里大南山相接。东北―西南走向。长若三百五十千米。主峰苏宝顶,海拔一九三四米;次高峰白马山,海拔一七八一米。它是湘南境内重要的山脉,为资江与沅水的分水岭。雪峰山连绵千里,集洞之幽、山之雄、水之秀、泉之灵、云之奇、雾之缥、岩之险于一域,尽得山水之灵气,天地之养份。主峰苏宝顶海拔一九八三米,其风景更是美仑美奂:周围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共五十六座,显出一种群峰林立、傲视云天的博大气势。山上云、雾、日、雨皆俱灵动之气,或一片烟霭,朦胧如纱;或一片浓雾,笼罩千里;或细雨如丝,千变万化;或残阳如火,比美星河;或千峰耸翠,浅呤低唱,堪称风景绝妙。有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末期的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就在雪峰山东麓的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进行的。郑浩决意也将那几个地方都仔细瞻仰一番,见证一下英烈们的飒爽英姿。这场八年抗日战争中少有的胜利张扬了中国的国威。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败仗多,胜仗少。而湘西会战的获胜,使得中国的国际声誉有所提高。
日暮时分,苍山如海,残阳似血,郑浩漫步在武冈城外的一处山冈上,看着眼前残存的壕沟,回想着三十多年前中**人们趴在这简陋的工事与日本鬼子殊死相搏,即使敌众我寡,在即算只有一个连或一个排的兵力的情况下也英勇作战,有几个地方甚至以少战多,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坚决抵抗达几天之久,没有命令不退却,直至全部壮烈牺牲,这一个个誓死捍卫家园的故事,让郑浩心中充满了一种叫悲壮的情绪。站在这旧战场上,郑浩沉浸于这些英烈们用自己英勇无畏的牺牲才换来的宁静中,体会着他们高尚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咀嚼着他们舍生取义的故事,郑浩知道,就在自己脚下,在那场战役中,第七十四军一个连为守卫武冈而全部战死殉国,连长身先士卒,手持冲锋枪,与突入之敌实行白刃肉搏战,夜晚又带领两名战士突入敌阵,杀死数名正在酣睡的敌人,并生俘两名敌少尉军官,但最后身中两弹而光荣牺牲。但前线将士们英勇作战换来的战场有利态势,却被高官们为了自己封官授爵而被埋没、出卖。广大官兵英勇作战,本己将日军残敌合围于雪峰山中,要全歼残敌,取得一个大歼灭战似的胜利完全成为可能。可惜的是,何应钦急功好利,为了及时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