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瑶家喜事
郑浩一大早跑了一圈回来,因为在这林河寨里没有像千家峒那样的练功房,盘山让他走了几趟拳架子,就让郑浩自己去随便走走看看。山寨的原始古老的风貌,寨子里瑶族妇女们绣刺、劳作的情景,以及她们那奇特、庞大的头饰和漂亮的服饰深深地吸引住了郑浩的目光,就这样走走看看,不知不觉中便时近中午,他准备回去吃饭,没想到却在寨子中间的大路上时,看见七、八个男青年将用芭蕉叶包着的鸡肉、猪肉摆在路中间,他奇怪地问这些人这是在干什么?一个中年男人指着身旁两个装满猪腿、酒等食物的背箩告诉郑浩:“我们是新郎家派去新娘家过礼(送彩礼)的。以前娶新娘要翻几座山,才能到新娘所在的寨子,走到半路经常是吃午饭的时候,就在山路中间吃饭、喝酒。后来这就成了瑶族婚礼中的一个习俗。今天娶的新娘虽然是本寨子的,但老规矩不能变,所以,就在这里吃饭、喝酒了。郑浩一打听新郎家的地址,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新郎家就在前面十几米远的地方。而新娘家则就挨在新郎家,小两口以后出门都不用走上十步就可探望双亲,像扮家家酒似的。
走到寨子边的一块空地上,新娘子正在梳妆打扮,几个中年妇女正在那里为她准备明天穿的新娘装,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当郑浩走过去探看新娘子的时候,她那圆圆的脸蛋顿时羞得通红……
第二天开始送新娘。清晨,正在睡梦中的太阳被一声长长的鸡鸣吵醒了,它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于是夜幕渐渐退去,远处幽蓝的天空开始映上霞光,晨曦出现了。不一会儿,只见一轮红日冲破阴云的阻拦,跃然出现在前面的山尖上,于是火红绚丽的霞光投向大地,一霎间,所有的景物都披上了这霞光,梯田里的田水变红了,山峦、树林变红了,溪水也变红了,一切都红艳艳的……
上午十时左右,山寨子传来了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锁呐声。郑浩随声寻去,只见新郎家里人来人往,一片繁忙,乐声阵阵……主持婚礼的大祭师就是村长老蓝,作为德高望重的头人,村长,他一直担任着祭师,这么多年来,一对对新人经他的祝福成为夫妻。
只见新娘子身穿华贵、漂亮,挂满银饰的瑶族传统新娘装,在伴娘、嫂嫂等娘家人组成的送亲队伍的簇拥下从后门出来,绕着山寨边沿向新郎家缓缓走去。按瑶族的风俗,送亲时不能从别人家的大门前过,一是怕被别人家的邪恶撞着不吉利,二是别人家也怕新娘子将自己家的吉利带走了……
就这样,送亲的队伍穿过树林,绕过流淌的溪水,当来到离新郎家十米远的地方时,便停了下来,郑浩感觉奇怪,就要到新郎家了,为什么停下来?只见大伙儿在路中间摆上酒、肉,开始吃喝。原来,这又是走到半路该吃午饭的时候了。老乡们在尽情欢笑着吃饭、喝酒,谈笑风生,一时间,这地方充沛弥漫着喜悦的气息。
吃了送亲午饭后,郑浩却看见几位送亲的妇女陪着新娘子悄悄离开送亲队伍向一个树林走去。一直陪伴着他的何猛牛悄悄告诉他:“这是要去为新娘包头戴避邪的木架――铂充。这个时候她们是不愿意让外人看到的,特别是有外族的男子时。
郑浩小孩心性,更是好奇,想看个究竟。于是,何猛牛便带他绕路从另一边走进树林里,悄悄扒开树丛看去,只见妇女们将新娘子的大头饰取下来,用一块又长又宽的红布将她的头顶紧紧裹住,一位妇女将一个木制的恰似铧犁状的木架安放在她的头顶上,准备罩上一大块避邪的红布,何猛牛告诉郑浩,这块红布要到第二天才能拿下来。
吃完中饭,送亲的队伍继续上路,走了这么几十步便到了新郎家门前,新郎家的人迎上前来向送亲的人一一敬茶、敬酒,郑浩也混在里面吃茶、喝酒。悦耳的山歌跟着响了起来,这是要进行“圈围亲家”仪式。郑浩看见送亲的男人站一边,女人站一边,把新娘子围在中间,三位乐师吹响锁呐,敲响羊皮鼓和铜锣,围着新娘及送亲的队伍呈“8”字形里外各绕三圈,何猛牛说这是为了驱除邪恶……随后,在阵阵音乐声和歌声中,将新娘和伴娘送入新郎家旁边临时搭建的一个柴屋里,这天晚上她俩就在此过夜了。这和汉族的婚礼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什么不把新娘迎进新郎家呢?郑?感到很奇怪。何猛牛告诉他:送亲的人将新娘送到这里就算完成使命了。但新娘还不能进新郎家。要等大祭师选准吉辰举行迎亲仪式后把新娘迎进家门,这样,新娘才算是新郎家的人。而举行仪式一般要在夜里凌晨五点钟左右,如果在此之前有哪个胆大的小伙子进去将新娘抢走,那新郎家也只能干瞪眼没办法。因为,新娘还不是他们家的人,旧时,就有因父母包办婚姻,新娘在进男方家之前被自己心爱的小伙子领跑的事发生。这也是瑶家变相的对自由恋爱的一种承认,不过,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因为瑶族的青年男女都是情投意合才会去提亲。当然了,有人抢就有人守,新郎家也早有准备,他们已经在柴屋旁燃起两堆篝火,十多个青壮小伙子准备在这里彻夜饮酒唱歌,保护新娘不被他人掳走。
看了这么久,郑浩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没看到新郎,即算此刻新郎家的人为了娶亲都忙进忙去,忙得热火朝天,但就是不见新郎的影子。他到哪里去了呢?郑浩很诧异,这自然由何猛牛给他揭开了迷底,原来,按瑶族的风俗,这两天新郎不能在家中,要跑到外面的朋友家,躲起来进行逃婚,直等到拜堂的时候由乐师们吹响乐器去把他接回来进行拜堂。
有这种事情?为了将新郎在外面是如何逃婚的弄个究竟,郑浩拖着何猛牛开始四处寻找新郎,可两个人走遍寨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拖住十来多个人打听新郎的下落,都一无所获。瑶族的风俗是不能轻易将新郎的下落告诉别人的。最后,在何猛牛扎起衣袖,举起拳头的威胁下,一位小哥子才开了口的,两个人终于把新郎给找到了,原来这家伙正躺在朋友家的床上睡大觉哩!
第三天才早上四时,新郎家里喜乐声、酒歌声就己经不绝于耳,寨子里一堆堆燃烧着的篝火映红了山寨,映红了火堆旁一对对瑶族情侣的脸庞……
今天,盘山开恩,免了郑浩的功课,让他去参加婚礼。郑浩来到新郎家门前时,只见妇女们已将新娘从柴屋里接出来站在大门前,村长祭师老蓝已将祭祀的物品摆设好,准备迎接新娘进门。来的好不如来的巧,郑浩一到,仪式就开始了,乐师们奏起了喜乐,老蓝含了一口酒往站在门外的新娘脚前一喷,将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