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书生意气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嗯?”曹操没有料到曹植敢再次顶撞自己。周围的气氛也一下子僵持住了,夏侯渊和郭嘉等都熟知其性情,曹植虽是其子,然而出言顶撞绝对没有好果子吃,于是纷纷向曹植打眼色,让他莫要再说。     曹植装作没有见到,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还是直直地盯着曹操。而那边曹操鼻孔发出轻“嗯”之后,冷笑道:“军中规定,无故接近军营百步者,杀无赦!你这逆子竟敢带人接近我大军军营,还敢在没有为父命令之下随意劳军,该当何罪?”     曹操此话一出,最惊的并非曹植,而是夏侯渊,因为没有请示曹操而让士卒去取食者,正是他。于是连忙低头拱手道:“没有请示将军罪在末将,不干四公子之事,请将军责罚。”     曹操瞥了一眼夏侯渊,冷冷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妙才你也不是第一次领军了,也不须本将多说了,等下自己去领二十军棍吧。”     夏侯渊不敢辩驳,低声应道:“诺!”     不过就在此时,曹植却忽然开口道:“父亲,孩儿和妙才叔俱没有罪!”     “哼!”曹植三次当面顶撞自己,曹操就算再大度,威严也被尽扫了。盛怒之下,左手竟不自觉地按在剑柄之上,目光凝视曹植,只待他一个说不好,就要拔剑。     夏侯渊和郭嘉见得大惊,想要上前相劝,但曹植对于曹操的杀意却是凛然不惧,反而挺起小胸脯说道:“父亲,孩儿以为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难道父亲就是如此不讲理之人?”     被曹植反问了一句,曹操就算心中再怒也不得不按住怒火,冷冷道:“小子,我今日就看看你有何道理。”     曹植自信一笑,用他特有的稚嫩童声说道:“父亲且看,孩儿领百姓来劳军,都只在军营百步之外,并无越线,只此一条孩儿就已经无罪。其次,父亲乃是军中主帅,如今士卒不尊军令,肆意闯出军营,父亲难辞其咎。其三,妙才叔方才是奉父亲之命,派人去传令给元让叔才刚回来,而其他将军只能够管理自己一军而非能号令全军。如此情况下有士卒违反军纪,当罚者乃父亲而非妙才叔!”     “你……”曹操听完,以手指着曹植,就要开骂。然而曹植句句在理,就连曹操也说不出话来。     夏侯渊见到父子两人争辩,知道一个不好惹怒了曹操麻烦就大,于是连忙劝道:“将军,这些青州兵乃是新近归附,还未能训练到令行禁止,此乃末将之罪,请将军责罚。”     不过对于夏侯渊之言,曹操是完全无视,左手按住宝剑的拇指往前一顶,宝剑出鞘,寒光乍现。下一刻,锋利的宝剑猛地向曹植的头颅削去!     “大兄剑下留情!”     “主公……”     曹操出剑,夏侯渊和郭嘉齐齐出声,只不过曹操也是通晓武艺之人,骤然发难,还是对着自己平日最喜爱的儿子,就连夏侯渊也始料不及,只赶得住喊了句“剑下留情”至于郭嘉,反应就更慢了半拍了。     曹植面对霍霍剑光,已经不能再保持镇定,惊得连忙阖上双目!     “呼呼……”     幸好剑光所过,只削下几缕发丝。     见到没有血溅当场,夏侯渊和郭嘉齐齐松了口气,原本高悬的心也放了下来。不过曹操仍然杀气腾腾地以剑横在曹植的项颈处,喝道:“逆子你只知道讲理,可曾想过天下讲理之人百不足一,遇上不与你讲理之徒,你此时早就身首异处了!”     对于横在自己项颈处的长剑,曹植并无畏惧,反而抬头迎着曹操的目光,笑道:“孩儿相信,父亲乃是天下那百不足一的讲理之徒。”     “哼。”听得曹植的话,曹操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便收回了长剑,之后一声不响便转身离开。     看着曹操的背影,郭嘉却是小声对夏侯渊道:“妙才将军,你且和四公子在此,嘉跟去看看。”     夏侯渊虽然是沙场猛将,然而面对兴头之上的曹操,还是不敢触其霉头。现在有郭嘉跟去,自然一万个愿意了,于是点了点头,让郭嘉速去。同时也拉住曹植,小声地埋怨道:“植儿,你何以如此跟大兄说话,你应该清楚他最不喜欢就是有人当面顶撞于他。”     曹植却是向着夏侯渊眨了眨眼睛道:“妙才叔,你没有看出来吗,父亲他并没有着恼呢。”说完之后,曹植便不再多言,转移话题道:“好了妙才叔,我们我们还是赶紧将劳军之事弄好。”说完挣脱了夏侯渊拉着他的手,重新加入到劳军的行列。     看着曹植那矮小的身影,夏侯渊忍不住摇头无奈地笑道:“这小子……”     ……     这边郭嘉毕竟是文人,速度及不上曹操,到得大帐前就听见帐内传来曹操“哈哈哈”不断的大笑声。     郭嘉加快速度走上去问守在大帐前的典韦道:“典韦,主公他怎么了?”     典韦的丑脸难得挤出一点笑容,说道:“先生进去便知。”虽然典韦这笑容十分难看,但观人之术了得的郭嘉却能看出。     郭嘉点了点头,掀开帷幄信步而入,刚走进去就听见曹操大笑之余兴奋道:“哈哈哈!好!不愧是我曹孟德的儿子!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好,说得太好了!”     听到曹操赞誉之言,郭嘉才算松了口气,笑道:“原来主公是欣赏四公子,害得嘉白担心了。”     曹操回过身来,望着郭嘉道:“奉孝此言差矣,本将方才实在是怒了,只不过这小子确实说得有理,本将也辩不过他。”     看着曹操,郭嘉眼中闪过赞赏之色,点头道:“昔年武皇帝下罪己诏,如今主公肯承认四公子言之有理,胸襟堪比武皇帝,何愁大业不成!”     “哈哈哈,奉孝过誉了,操又怎可与武皇帝相提并论。”曹操虽然摇头,但说出此话之时脸上却颇有得色。不过很快摸着下巴皱眉道:“这劣子天资聪敏,胆识不小,只可惜书生气太重了些。”说到这里,曹操忍不住叹了口气。     郭嘉淡笑道:“书生之气重些,也非是坏事。特别是四公子尚且年幼,书生气重自然就能分辨是非黑白,对不解之事又能刨根问底,主公何以叹气。”     曹操摇头道:“书生气过重,易于执拗,为人处事不够圆滑,非是好事。”     郭嘉背着手笑道:“主公怕是过滤了,书生气重证明四公子为人方正,行事直白,难道主公还想四公子年纪轻轻就城府深重不成?”     听得郭嘉之言,曹操却是抚髯道:“奉孝所言倒是有理,植儿年纪尚轻,方正些未尝不是好事。然待其渐大,却是需教其圆滑处世之道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