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兴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合(六)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人进了中帐。没禄氏一挥手,让带来的侍卫下去黑齿常之很自觉,也让士兵下去。     没禄氏大大咧咧的坐在正中,喝问道;“黑齿将军,契将军,你们陛下让你们大军拿下紫山口后,还继续南上的吗?”     黑齿常之嘿然;“太后,你看我们这不正是为了你着想·大军南上容易吗?在这个地方,粮食辎重,行军调度,那一样不都是很艰难?但不这样,吐蕃某些贵族还认为有高原之险,会继续支持噶尔家族。”     “那么好了,你们现在可以撤军了。”     “是。”     王方翼忍不住了,道;“没禄太后,你虽然身份尊贵,可凭什么让我们退军?”     民间还有一句话呢,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一战,为了胜利付出了多少牺牲,花了钱帛不算,十几万人硬是拼完了。最少你们吐蕃要答应一些条件,还有你们从青海掳回的大量牲畜,又怎么说?     黑齿常之怎么这种德性?倒底谁是三军主帅,难不成是吐蕃的太后?     黑齿常之将他一把拽了出来,低声说道;“王总管,这件事你不用插手。”     “黑齿将军,我不明白,你今天不将这件事解释清楚了·我偏要插手。”为了这一战,打很多辛苦,虽然你成名比我早,也不能坐视你胡来。     “王总管,可知道当年陛下是怎么逃出来的?”     “知道,这又有什么不对?”     “那一次陛下很凶险,虽然吃了很多苦,手下将士也很勇敢,可中间还有一个人相助,才起了最大的功劳。”     “谁?”     “正是这个太后。”     “这·····王方翼差一点惊得跌倒在地,当年他也在西北,最后还出了兵相迎的,知道一些情况想了想,立即明白吐蕃太后的用意了。当年若是让论钦陵得逞,吐蕃将彻底沦为噶尔家族的天下,暗无天日了。     “不仅如此,你知道吐蕃赞普是谁的儿子吗?”     “谁的儿子?”     “是陛下的儿子。”     黑齿常之说完后,伸手去扶王方翼身体往下坠,不扶不行。     “这个,这个······”     “当年吐蕃老赞普无子,没禄氏前来营救陛下,俩人呆在一起半年时间,那个······”     懂就行。     王方翼过了好一会儿,才将一颗上下卜通的心稳了下来,再想一想,许多事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个太后敢孤身前去长安议和结果似乎也偏向了吐蕃人。甚至不惜将太原王家的女儿下嫁。敢情是自家儿子哦。     “陛下会很难。”     “有些不大好弄,若是不认祖归宗,是不是陛下的儿子不重要,以后有可能还是敌人。若是认祖归宗,吐蕃得知真相后会做出很过激的事。这个结不好解,不过王总管,不是你我关心的。”     “是。     两人再度进帐,没禄氏笑盈盈的看着他,问道;“王将军,你还反对不反对了?”     “就这么办吧,”王方翼耷拉着脑袋道。     “不过你们要等一等,过几天后我会再去你们唐朝的长安城。”     “嗯。”还能说什么呢?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一会人家这是快十年都没有会了。     “还有,你们陛下说在埋头岭埋噶尔钦陵的人头我给你们带来了。他也是一个英雄豪杰,既然人死了·好好安葬他吧。”     “是。”三人全部郑重的点头。     作为敌人,此乃当世最大的敌人,只可惜生在吐蕃,国家力量小,正好恰逢陛下出现,若是换在唐朝,又恰恰逢英主在世,此人的功绩,将不会亚于李绩多少。     大军鱼贯而退,到了紫山城,慕容忠说道;“我也要回去了。”     “这么快?”     “我还要通知百姓。”     不是通知百姓,因为前后数战,迁去了大量百姓·结果朝廷不得不到处安置,从原来的凉甘,到灵夏,甚至最后扩大到六胡州。有的百姓呆在灵夏久了,安居乐业,恐怕未必会再度往青海迁移。慕容忠这是回去劝说各部的。     三人也没有反对,这是事前的约定,会挪出一些地方,供唐朝迁民到来,闲时耕种放牧,有事上马就是府兵。其实移民也不费多少工程,十几年来,青海百姓安居乐业,人口繁衍迅速,正好向西挪一挪,解决了生存的空间。     并且慕名容忠一部的吐谷浑百姓也是忠于唐朝的百姓,汉化程度高。这样杂散在一起,朝廷再派一个得力的官员前来治理四五年,青海也就安定下来了。     那一边,许多吐蕃将士正在苦劝没禄氏。看到唐朝军队退开,没禄氏回来后,万军山呼。还是我们太后好啊。为了吐蕃数次孤身犯险。     可听到没禄氏要去唐朝,一个个不同意了。     没禄氏将他们集中喊来,说了一句;“紫山口落在唐朝人手中,能不能夺回来?”     没有一个人能作声。唐朝守城的武器太犀利了,并且这次论钦陵入侵,吐蕃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元气,再度大伤。想拿下紫山口,至少这十年内是不可能的。     “噶尔兄弟说唐朝军队没有能力抵达乌海。各位再看一看,先前唐朝皇帝在高原上束去自如,如今十几万军队驻扎到了耗牛河不仅我要去与唐朝皇帝谈一谈,各位,此次我们大伤,噶尔家族还有许多亲信大臣,贵族与领主,一定会蠢蠢欲动。我不换取一个和平的环境,外部有压力,内部有叛乱,吐蕃有可能都会瓦解。”     “太后,不可能侥幸两次。”     “乞力徐,放心,唐朝人贪图的是青海,还有一个虚名。对高原未必有那么大兴趣。他们那么富了,要高原做什么?难道每年从国库里拨钱出来倒贴?”     诸将无言。     太后的话说得很有道理的。对吐蕃唐朝政策一直都是安慰,可吐蕃想要壮大,向南天气不适应,只好与唐朝不停的硬碰。实际上有人开始在反思·为什么非要与唐朝硬碰?     “乞力徐,我一走,赞普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你要照顾好他。还有各部若有反叛举动,我授权给你,格杀勿论。此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安宁的环境。”说到这里·她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黑齿常之与王方翼的担心,她不是没有想过。这些年只想报仇,心中有意在回避着这件事。如今大仇得报,这件事不得不提上议程了。然而自己都没有想好,到时候如何谈?     其实也想呆在长安,甚至还想带儿子看一看长安的繁华,可真相揭开,这个后果无法收啊。     长安城中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