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启明之回到南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开端 第三十六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着买东西,正走着,一队居鲁虎的亲卫队路过,其中一个眼尖,看见大壮牵着马匹过去,觉得眼熟多看了几眼,转过街角回头道:“咦?刚才那人的马好像有咱们的标记。”马在大壮手里虽然挺受爱惜,但毕竟村里条件比不了大金的军队,更不用说居鲁虎的亲卫队,没法按军马的标准饲养。一段时间下来,马匹有点掉膘走形,身上的印记也有点变形模糊。     这队亲卫队带队的正是霍里,闻言道:“在哪里?”众人停下再找,不知刚才的人转到那条小道上了,竟没有找到。霍里把人分开赶到几个城门,最后也没有堵住。几人再次会合,其中一名小校道:“人没找到。队长,这件事要不要报告大人。”他所说的大人,指的是居鲁虎,可不是花颜陀。     霍里道:“不用。大人上次送了一匹马给胡兰,今天这个人恐怕和胡兰有些关系。我找他也只是想问问。既然没有找到,告知大人只会徒添烦恼。”他却不知中间有些误解:居鲁虎送给胡兰的是自己的那匹乌云踏雪,可不是亲卫队的军马。     那个看到大壮等人的小校本想说牵马的那几个人像是半道村的,话未出口霍里挥了挥手带队回府,他又把话咽了回去。后来无意中和城中军队里的熟人闲聊把这件事说了出去,他说完就忘了,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个听到的人也是军种的一个小头目,听了他的话竟动了歪心思。     原来花颜陀治军较严,同时又要安抚民心,对手下的军队管的很紧,不准他们骚扰地方,周围归附的村子更是严禁军队打秋风。这个小头目以前也是在下面捞得惯的,找个由头带着自己的百十号人马就去祸害百姓。这几年管得严他收敛了一些,心里正愁没借口,这下还真是打瞌睡遇到枕头,借口送上门来了。     过了几天,小头目找机会带人出去拉练,转了一圈拐到半道村,把村民召集起来说军中走失了军马,有人在半道村看见了,让村民交出来。当时大壮骑着马去打猎不在村中,村民自然交不出。小头目来的目的也不在于此,趁机敲诈勒索一番,把村里积攒的毛皮财物搜刮一番。还好花颜陀几年下来的积威不容小视,小头目这次没敢趁机凌辱妇女,但下次再来就说不定了。临走时小头目威胁了几句,大意无非是他这次来确有缘由,叫村民不要到镇守使那里试图伸冤,去了也是白费力气。说完,带人扬长而去。     金兵小头目走后,村民们恐慌的相互对望,眼前的平静生活被这一小队金兵轻易的打了个粉碎,原先还抱着在大金和民主政府之间左右逢源心理的村民们这才意识到:这种虚幻的平和与宁静是多么的脆弱。晚上村里的人聚集起来想要找条出路,商量了半天,除了依附大金或者民主政府之外,竟是再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最后村民们商定:依附民主政府。好歹上次也算帮了民主政府的忙,还有上次民主政府的来人表现的也比前来搜刮的金兵好得多。商议下章程,第二天,几个村中年岁最大的长者,还有大壮带着几个青壮护卫,急急的赶赴清河村。     这时的审判已经到了后期,民主政府留在清河村的重要人物已经不多了,赵文英还没走,刘星羽也在。听说半道村的村民来归附,刘星羽吃了一惊:怎么回事?上次不是派了人去说服半道村的人加入民主政府吗?他们没有同意?在他想来:民主政府的政策这么优厚,工作的方法也很到位,加上上一次帮忙的渊源,半道村应该很乐意加入民主政府啊。中下层的干部力量,特别是他负责这块,已经带出来不少人,现在他对具体工作已经不怎么过问,没想到竟出了这么大的工作失误。当下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先接待村民代表要紧。     半道村这次的村民代表,刘星羽决定亲自出面接待。对代表们他表现得很热情,绝没有因为上次半道村的拒绝心存芥蒂而有所怠慢,对他们加入民主政府也表示双手欢迎,在交谈中他还深情回顾了半道村在上次解救胡兰的行动中给予的大力帮助,并为上次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造成大家对民主政府心存疑虑表示了诚挚的歉意,这的确是他的真心话。     村民代表们也渐渐放下忐忑不安的心情,原先还担心民主政府就算接纳他们,也要为上次的事情讥讽他们几句,没想到是这个结果。这个刘委员,别看年岁不大,倒是挺明白道理的,上次要是他去了,这事儿还能拖到现在?说到后来,其中一个年岁较大的村民道:“刘委员,咱们这个村子其实还没个名字,半道半道的,就是个走到半道歇脚的地方,大家就这么叫着了。你看,能不能正式帮我们起个村名啊。”话一说完,在座的人静了下来,都看刘星羽。那个代表才发现,自己好像出了一个难题啊。     刘星羽思考了一下道:“也是,半道容易引起歧义,求真知寻道理,怎么能知道一半就停下呢?这样吧,半者中也,圣人讲中庸之道,这半字可改为中字,道者途也,这道字可改为途字,这样一来就没什么歧义了。”说着自己慢慢咀嚼,“中途,中途…”脑子里竟无端有了无边的铁马金戈、战火满天的意境。正想着怎么会有这样毫无联系的联想,却被边上的声音打断,再也想不起来了。     “好,今后我们村就叫中途村了。”村民代表们首先表示赞同。其他人慢慢回味,也觉得改得好,既接受了村民代表急于向民主政府表示接近,近乎于献媚的举动,又尊重了村子原来的传统,无形中显示出民主政府平等待人的态度。这些细节上的事情,对于新加入民主政府的人来说,可是十分重要,做得好就能让他们从心理上很快的融入民主政府之中,平时看不出什么,要紧时就看出其中的优势了。几个起初认为刘委员有点小题大做的干事,也开始认认真真的体会刘委员的办事风格,对照自身找不足。至于也在场的赵文英,听了刘星羽的话,暗暗点头,想想当初她和孔玲与完颜洪烈的交锋,唇枪舌剑,还真是粗糙啊,这才是堪称艺术的手法呢。不过有些时候艺术没人懂得欣赏,自然就显得没用。     送走代表后,刘星羽难得的召集在当地的军政主要领导,还有上次去半道村(现在叫中途村)的几位干事,以及负责宣传的干事们开了个会。这次他没让文英参加。     人一到齐,刘星羽先做了自我批评,对于前一段时间宣传工作出现了不好的苗头,他这个负责的委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接着,星羽没有就其他人的问题进行批评,而是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他说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家对各自在工作中取得的一点成绩自满了,退步了。具体结合这次中途村的事情,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