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启明之回到南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序章2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的)苍白的一遍一遍单纯强调结论有说服力多啦,小星羽当然接受这个结论。后来的玩耍,更是激发出了不少知识,若不是他的年龄还小,大脑还没有发育好,顺着这些知识点推理下去,大可以建立起好几套系统的知识体系,不过如果这时候硬要推理下去,恐怕他又要变成三岁前那种迷迷茫茫的样子了。只是若是等他长大,随着外界影响的逐渐增加,很多东西单靠推理又不行了,只有受到相应的刺激才能反应出来。     古秀才虽然有气,却也尽职,讲课前没有说什么,清了一下嗓子开始讲起来。发蒙用的无非是《三字经》《百家姓》之类。古秀才讲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秀才讲了四句,下面自然是带着学生一遍一遍摇头晃脑的诵读。别人到还罢了,星羽的脑子里可开了锅:人性啊!这在后世可是个争议颇大的哲学命题,不管是“性善说”还是“性恶说”都有不少有名的论证。看来小星羽脑子里的这个记忆对这方面的东西还挺感兴趣的,一下冒出不少东西,让小星羽不知该信哪个好。好在记忆里有个结论:人性是社会性阶级性的综合反映,单纯的讨论人性的善恶是没有意义的。虽然有几个名词理解不了,总算没有让小星羽的大脑再次当机。     让学生跟着读了几遍,学生自己又读了几遍,古秀才觉得差不多了,布置了课业正准备下学,刘星羽站了起来要和他讨论一下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在后院,小星羽和工人们(他不愿称那些人为下人,脑子里的记忆提供了这么个词倒也贴切,工人就是做工的人,这可没什么地位上的高下之分)讨论成习惯了,开始时是他问,工人们的回答又激发出他脑子里的更多记忆,让他丰富了很多知识,等星羽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就是他和工人讨论了,那样的收获更大。今天先生的短短几句就激发出这么多记忆,讨论一下应该收获更多吧。     古秀才勃然大怒:这个纨绔子弟!带着小厮丫头来听课也就罢了,居然连点规矩都没有,还让小厮丫头和少爷小姐一样坐着!这也就算了,反正小孩子不懂事,要说也是跟大人说。现在居然质疑起圣人之言了(至于《三字经》是哪位圣人之言,这么高深的问题让一个区区的秀才回答,这不是难为人嘛?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少也是进士吧。反正大家都是这么教的,也没人质疑什么,那就证明是圣人之言)。     古秀才的一番训斥,不仅没有吓倒刘星羽,反而让他看出了古秀才色厉内荏的本质。就是嘛,有理你说理嘛,发怒只能证明你无力反驳,想用强势来压服对手。刘星羽等古秀才的话音一落,也许古秀才只是想喘口气,不等他再开口,刘星羽心平气和的把刚才听古秀才发怒时脑子里浮现出来的论证,包括针对古秀才发怒时说话思路不清、自相矛盾之处的反驳观点,逻辑连贯、条理清晰的表达了出来。话不多,还不到古秀才说的一半。     古秀才本想喝口水接茬训,没想到一停下再也开不了口了。听刘星羽说完,他脸色苍白,也不多说话,收拾起书本戒尺直接辞席而去,刘源怎么留也留不住。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