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手里。如果这次鹰扬军灭了契丹,那就万事大吉,如果契丹能侥幸逃过一劫,那韩学士就不要留在云州了,设法回契丹中枢去!往后还有用着韩学士处。”
说书人没有多余的废话,韩德枢安抚了他一番,就请他下去休息,自己则在密室之中陷入沉思。
看来,汗血宝马果然有问题啊,而薛复那边,也很可能会调整策略。如果薛复不能北上,光靠鹰扬军,就算挟去年大破漠北之余威,也不一定能对契丹一族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韩德枢跟着又想起了他老子的方略——那是一个大胆到有些疯狂的战略,是契丹面临灭族危机时一种壁虎断尾式的应急。
虽然,契丹早已经安排了萧辖里以牵制薛复的行动,但那个时候耶律德光还没想到这边会出变故,一切都是按照形势最严重的情况来考虑——过去两年。天策唐军创造了太多的“奇迹”,接二连三的失败让契丹全族心中都埋藏下了对天策的恐惧种子,而他们也实在经受不起再一次的“奇迹”了。
但现在,如果薛复不能北上了,则是否还需要进行那个战略呢?韩德枢考虑着是否要通知他老子。可马上他就否决了。
汗血宝马可能有问题的消息,耶律屋质肯定一早就向临潢府那边通报了,没必要自己多此一举。至于能极大增加可信度的来自张迈的这个消息源。却是谁也不能透露的——时至今日,韩德枢连他老子也没透露——倒不是他不信任他老子,而是他找不到一个人能帮自己传话,更不要说将这样的大秘密落诸文字了。
目前,对韩德枢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怎么样利用汗血宝马果有问题,以及张迈即将北上这两个消息,设法在当前局势下取得最大的利益。
要怎么样才能左右逢源呢?韩德枢想着,想着。心思不停yy着自己怎么样利用这个消息将各方势力戏弄于鼓掌之间,想到妙处忍不住嘴角一笑。
就在这时,他脑中陡然闪过韩延徽的一句叮嘱来!那是韩德枢出仕之前,韩延徽拿鞭子抽了他三鞭,让他在剧痛之后铭记的一句话:
“汝出仕之后,切记: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小看了天下英雄!”
作为谋士二代,智商甚高的韩德枢很自然地、从小就有目空一切的心性,也是针对他这个特点。韩延徽才会打了他那三鞭子,并要他牢牢记住这句话。
也亏了这三鞭子,让韩德枢陡然间想起一个问题:这么绝密而重大的消息,张龙骧为什么就告诉自己了?他就不怕自己泄密么?还是他已经完全信任自己了?
可是,张迈会这么容易就轻信自己?
想到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个深不可测的男子,韩德枢猛地后背一凉,早已连鞭痕都消失了的地方,这时候竟隐隐仿佛辣疼起来。
“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信任,而是一种试探!”
“如果这次的事情。提前泄露了秘密,那或许,以后我就会彻底失去他的信任了。”
甚至。还可能会遭受报复——来自天策大唐谍报系统的激烈报复!
想到这里,韩德枢下了决心!
“张龙骧这条线,必须留住!”
“而要留住这条线,光是这样左右逢源是不行的。”
“他既然作出了试探,我就要作出回应。”
那么,回应什么呢?
无论是耶律屋质还是萧辖里,就是把他们两个都卖了,其价值也还入不了张迈的法眼。
“现在我掌握的,能打动张龙骧的消息……”
韩德枢知道,有一个消息,一定能打动张迈的,不过,那就需要将他老子——韩延徽的策略给卖了!
——————————
就在韩德枢接见说书人的前两天,曹元忠的四封书信,已经分别送往应州、雁门关、白马银枪团和杜重威处。
送到应州给折德扆、赵普的信,是告诉他们后三封信是什么内容。而后三封信,则是一种**裸的威吓。
三封信的措辞极度严厉,甚至就是威吓,而内容却出乎意料地简单,就是用文言文来说这样三句话:燕云十六州契丹已经交给我们了,不许你们踏入一步,否则后果自负!
后果,能是什么后果呢?
信中没有详说。但曹元忠会身在云州,又堂而皇之地发出书信,而且书信还特意交给契丹人检查过,而契丹人检查过之后还没有截留!
这中间,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
折德扆收到信后,对赵普道:“看来,我军的策略果然已经作调整!”
“很有可能!”赵普说道。他想到曹元忠之前的态度暧昧可疑,而现在口吻却变得无比强硬,唯一造成这两种不自然的,就是平安城那边的方略起了重大变化!
“看来真的是要收复燕云了……”折德扆的声音,有些失望,毕竟。会师潢水、南北夹击、契丹灭族——这才是让人热血沸腾的一战啊!
至于燕云,虽然也很重要,但只要完成前者,燕云就是砧板上的肉——只待宰割了。
不过折德扆还是隐隐兴奋起来,毕竟,在这种情况下发动燕云收复战,自己也将有更大的表现空间。
当天。他不顾暮色低垂,便率领所有人马,开出河阴县城,连夜进驻应州州城!
——————————
差不多就在折德扆行动的时候,平安城那边也有了动静,一个消息从敕勒川传来,然后迅速传遍代地四州——薛复终于行动了!
汗血骑兵团忽然拔营而起,大军东移——不是向东北,而是向正东!
来自平安城的主力部队。与一直在长城旧址外威慑云州的党项兵马会合,兵临长城旧址。
薛复进驻敕勒川的这个兵团的作战队伍有一万余人,后勤人马接近两万,去年在敕勒川他又收拢了牧民部落、少数投降辽军以及晋地逃民,人数亦接近两万,这时候薛复除了留下数千人在敕勒川草原放羊之外。其余尽数东向牧马,整整超过四万人、十五万马铺天盖地地压迫过来,长城旧址的留守辽军哪里敢抵敌?马上向云州告急。
李彝殷兵不血刃就站了辽军舍弃的烽火台。跟着挥师而入,先锋所及,已经逼近云州近郊!他又派了他的弟弟李彝秀率领一支偏师,夺取了云州西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