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疏勒往事之一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事,有步骤、有理节,若是阿易去。多半没法做到这样     郭师庸等亦甚盼知道当年回家第一次分裂的原因是什么,分裂之后留在疏勒那边的唐民又是怎么样的处境,杨易更忍不住催促了起来。     郭洛道:“当时我问了之后,法如大师忽然沉默了下来,低头看看从天窗中望着射进来洒在蒲团上的月光,忽而叹息,道:“往事不堪回,但亦不可不回。祖先做错了的事,当铭记而不可讳言。知往昔之过而不惮改,方能除却异日之心魔”诸位大师听说,齐声口宣佛号。法如大师便起身取了一本历代方丈的月志来,摊开了让我阅读,一边在旁解说     那本月志上的第一页,郭洛清清楚楚地记得大昭寺的第一代方丈在页面上极其痛心地写道:“若知留疏勒而受辱如此之甚,当日便当与郭、杨、郑诸君弃此敝庐,共赴不测之途。即便身死人亡,亦不失英雄快意!以吾祖汉唐之烈,傲视宇内,而子孙为犬为马、为奴为婢,屈膝乞活。忍泪吞声,一念之差,而遭如此心厄。虽保级,却为亡国之奴。     异日不肖子孙有何面目与祖宗相见于地下!哀哉!痛哉”。     这几句话,郭洛竟然整个儿背了下来。这时重述出来,帐内诸人无不感叹。     杨易道:“这么说来,他们果然都是我大唐留在的疏勒的军民了?。     郭洛点头道:“是。当时我亦如此问。法如大师指着自己,说道:“老僧虽已出家落,然我俗家本来姓鲁,祖上正是令祖郭所公麾下疏勒镇守使鲁阳”小。     法如本是鲁家后裔的事情,诸将早听郑渭提起过,但这时听法如自己承认。那感受又自不同!杨定国捻须开颜。便如听到一个几十年没见面的故友的消息一般,郭师庸却想起了一件事情,道:“当初曾听郑渭道。大昭寺主持,代代都是鲁家子孙,这话当时我就觉得疑惑,他们鲁家若做了和尚,这又如何能传子传孙?莫非大昭寺的和尚,都改了佛家的规矩。不禁婚娶么?”     郭洛道:“庸叔莫急,待我慢慢说来     小弟安心写书,大家热情投票,分工合作都不要懈怠啊。)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