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九章 反思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么最先被“星敌”文明摧毁的就是太阳系,而不是分布在外围的殖民地星系。

    也就是说,前方肯定有一场宇宙战争在等待着人类文明。

    紧接着,就是新的恐惧了。

    要知道,受光速限制,人类的扩张速度根本无法消除潜在的威胁。

    说得简单一些,在人类发现那个曾经造访过太阳系的外星文明之前,那个外星文明就会再次造访太阳系,而且发现人类文明已经强大到具有致命威胁,随后就会用极端手段摧毁太阳系,甚至是人类文明的所有殖民星系。也许,在太阳系被摧毁之前,人类文明能够发现那个文明,并且发起攻击。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双方的行动都受到了光速限制,所以在发现与摧毁之间有一个极为漫长的间隙期。可问题是,只要太阳系被发现了,那么人类文明就很有可能从此消亡。

    所幸的是,这次的恐惧没有演变成恐慌。

    不管怎么说,人类已经成熟很多了,而且经历过一次宇宙战争,掌握了应对宇宙战争的手段,或者说知道该如何打一场宇宙战争了。

    比如,当时宇宙政府就让同一区域内的探险飞船保持相互联系与相互沟通,在遭遇强大的外形文明时协同作战。又比如,一些科学家提出,把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基本文献整理出来,然后储存在每一个殖民星系里。这样一来,就算只有一个殖民星系免遭灭亡,人类文明也能再次复兴。只是,这次不可能让所有在宇宙战争中丧生的人复活,因为人类的人口规模太大了。当时,人口总量已经突破三百万亿,而且还在以每一代大约一倍的速度增长。

    总而言之,人类文明非常平静的接受了这个现实,然后开始按部就班的为下一场宇宙战争做准备。

    从某中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在此时表现出来的沉着与冷静,正是一个文明进入到成熟阶段之后应有的精神力量。

    至少,当时很多人都已经明白,宇宙战争是一场没有未知、完全靠预先决策决胜负的战争。换句话说,在宇宙战争中,任何恐惧、惊慌与担忧都没用,因为在意识到战争即将爆发的那一刻,战争的胜负就已经确定了。

    只是,对科学家来说,避下反而对“火狐”文明更有兴趣了。

    原因很简单,通过研究“火狐”文明,科学家就能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摸索那个曾经发现迂人类文明的外星文明所要做的事情,从而尽快找出应对策略,让人类在下一场宇宙战争中成为幸运儿。

    问题是,如何着手研究避个变温智慧生物所创建的文明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