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八章 总则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知道,“火狐星系离太阳系大概有二千五百光年,即便到最近的殖民星系,也有大约一千五百光年。也就是说,现在发出消息,要到一千五百年之后,那颗负责监视该文明的智能微观粒子才能到达。如果该文明出现突变(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为人类文明在进化中就出现了好几次突变,而且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核能时代到宇宙时代之间),那么干预行动最快也要在三千年后才能开始。

    在向宇宙人类政府汇报之后,探险者决定留下来。

    当然,不是留下来监视“火狐2”文明。要知道,以人类的发展程度,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就超过了整个“火狐2”文明,而一支探险队怎么也有一百多人,留下来进行科学观察太没经济价值了。

    探险队留下来,是因为星系里还有三颗类地行星,十颗巨行星,以及大约三百多颗卫星与上千颗小行星。就算按照对待外星文明的基本准则,不去碰“火狐xz,行星,也可以去开发别的星体。

    另外,当时探险家已经发现,在一颗巨行星的卫星上,有值得开采的资源。

    结果就是,探险队留了下来,并且在这颗巨行星的卫星上建立了资源开采殖民地,然后搭建起了“传送门”。

    虽然在理论上,可以“传送”任何物质,包括探险飞船,但是“传送”的本质是在目的地利用量子通信系统发送的信息,把原物组装起来,所以在目的地,必须有资源,即至少得有与原物相等的元素资源。结果就是,“传送”仅被用于人员与一些重要设备,从没用在大型设备上。至于传送一艘上万吨、甚至上亿吨的宇宙飞船,那基本上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也没有人这么做。

    事实上,每一艘探险飞船上都有开辟殖民地所需的必要设备。

    也就是说,开辟殖民地最需要的不是物资,而是人员,毕竟探险队一般也就只有一百多人。

    正是如此,当探险队发现了某颗有价值的星体之后,需要做的就是用“传送门”把后方的开拓人员接过来,然后从无到有的建立起一座可供人类长期居住的小型殖民地,再逐步拓展殖民地的范围。

    以人类的开拓速度,五十到一百年,就能在一个星系内建立起覆盖所有可供开发星体的殖民地体系。

    就这样,发现“火狐星系的探险队留了下来,并且在后方开拓人员到达后,开始兴建殖民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两到三万年内,人类就能完成对“火狐星系的开发工作,然后决定那个低级文明的命运。纟t!。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