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二章 牧浩洋计划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为其他国家的重建工作买单。

    这些区别,从根本上决定了,牧浩洋提出的重建计划与“马歇尔计划”并不一样。

    当然,看上去,两个重建计划几乎如出一辙。

    能够说,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牧浩洋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战后重建,而且这份重建计划明显是在协助战败国。

    所幸的是,有一个人理解,而这个人就是黄瀚林。

    到了二零五五年底,黄瀚林几乎全盘接受了牧浩洋提出的战后重建计划,也深刻认识到了协助战败国重建的重要性。

    也正是如此,在随后的东方同盟首脑会议上,黄瀚林打出了一系列的王牌,奠定了战后的国际秩序。

    能够说,把黄瀚林在二零五六年六月底到七月初做的事情与牧浩洋提出的重建计划联系起来,就能发觉,两者存在内部联系,以至能够认为,正是牧浩洋提出的重建计划,推动黄瀚林在最后一次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对战后的国际秩序提出了全面设想,并且最终得到了大部分盟国的支持。

    看得仔细一些,就能发觉,黄瀚林在这次会议上的很多提议,实际上都与牧浩洋的重建计划有关。比如,黄瀚林提出开发宇宙资源,建立国际空间站,并且以合作的方式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就是在消化巨大的生产力,让那些在战争期间生产军事物资的企业,在战后仍然能够获得足够多的订单,获得调整生产力的机会。又比如,黄瀚林提出用技术出口抵偿债务,就是在为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做准备。还比如,在美国的占领问题上,黄瀚林最后做出的许诺就与美国重建有关。

    由此可见,“牧浩洋计划”的核心内容,不是使战后经济变得繁荣,而是要确保全球经济在大战结束之后,仍然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战时订单消失而引发大萧条。现实上,这也正是与“马歇尔计划”最不一样的地方。

    当然,落实下来的时候,很多地方就与“马歇尔计划”没有什么区别了。

    比如,在安置退役军人的时候,牧浩洋就鼓励其参加战后重建工作,并且想方设法的提供便利条件。

    后来,中国出台了一项政策,即允许退役军人加入驻地所在国的国籍,协助驻地所在国进行战后重建。这项政策,间接导致大约五百万人在大战结束后的三年内,加入了美国国籍,并且成为美国进行战后重建的主要力量。当然,这也与美国的国情有关,即在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的人口性别比例已经严峻失调,在将近八千万美国男性死于战争之后,女性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八。结果就是,美国在战后严峻缺乏主要社会劳动力,急需获得新移民。

    不管怎么说,牧浩洋推出的战后重建计划,绝对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第二百七十二章牧浩洋计划

    第二百七十二章牧浩洋计划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