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五章 轨道飞行器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项目,而几个致力于大型轨道飞行器开发工作的工程师,也只存在较为明确的设想构想,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却没有在大战期间进行任何与设想有关的工作。

    结果就是,情报机构从美国带回来的资料,成了中国工程师手里的瑰宝。

    这些,就是“深空2”号的基础。

    现实上,当时还有一些美国工程师,而且都是美国最优良的航天与航空平台设想工程师参与了“深空2”号的设想工作。这其中,就包括洛马公司宇航分部的首席工程师,诺亚教授。

    在人类的宇航史上,诺亚教授非常有名,以至超过了同时代的中国宇航工程师。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诺亚教授才是“深空2”号的设想者,因为他在好几年前就设想了类似的轨道飞行器,而且完成了图上作业。更重要的是,在战后,诺亚是第一批被方控制的美国科研人员,并且在美国正式投降之前就已被中国情报机构带走,随后不断在中国的科研机构工作。

    诺亚不是狂热的战争份子,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学狂人。

    在他这种人眼里,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实现其科学理想的平台。

    中国为他提供了这个平台,所以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都发挥了出来。

    当然,在中国的官方记录中,“深空2”的总工程师不是诺亚,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文教授,而该项目的总负责人就是陆雯。

    关于诺亚在该项目中做出的贡献,主要来自陆雯的回忆录。

    明显,就算诺亚不是主要贡献者,他发挥的作用也非常巨大,比如让当时的中国工程师知道该如何设想一艘重达数百吨的轨道飞行器。

    有了这些基础条件,陆雯就没有绕弯子,决定间接建造具有实用价值的轨道飞行器。

    既然得有实用价值,设想指标就不会低到哪里去,也就有很大的风险。

    当时,陆雯肯定知道会有多大的风险,而让她这么做的主要原因,也与空军不愿意提供j-40原形机的原因一样,即战争已经结束,在下一财年度军费开支至少得缩水五成,很多军事项目都要下马,那些军方赞助的科研项目也凶多吉少,所以只有在此之前拿出成绩,才能让科研项目保留下来。

    在陆雯看来,风险不一定是坏事。

    拿出成绩了,能够申请更多的拨款。如果失败了,也有类似的理由,让政fu在制订预算的时候手下留情。

    总而言之,关键是项目进展速度,而不是最终结果。

    所幸的是,在大批美国科学家的协助下,陆雯处理了所有的拦路虎,让“深空2”号在二零五七年初达到了实用状态。

    到此,第二次光速飞行测试终究准备就绪了。

    *

    第二百七十五章轨道飞行器

    第二百七十五章轨道飞行器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