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
当然,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平民伤亡。
要知道,即便在山区里面,游击队的根基也是平民,而且往往会把一些小村镇、农场等当成落脚点。
只是,中**队没有手下留情。
俄罗斯的反游击战已经证明,要想单独对付游击队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打击游击队的时候将不可避免的危及到平民。
所幸的是,美国的城市化比俄罗斯高得多,山区里的平民更是少之又少。
可以说,当时西海岸地区的战斗并没结束。直到大战结束,也就是美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仍然有不少游击队在山区里面活动,而且很多游击队坚持了数年之久。最后才因为失去了群众基础,不得不放弃抵抗。
由此可见,对付游击队的唯一办法,就是扑灭战火。
只有在战火燃烧的地方才有游击队,在世道平静下来之后,没有任何人愿意放弃平静的生活,到山区里当游击队员。
当然,这也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占领美国全境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要知道,仅在美国西海岸地区,中**队就动员了一百多万军人,负责占领、以及打击游击队。
从面积上讲,当时中**队的占领区还不到美国本土面积的十分之一。从人口上讲,也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即便以占领区的人口规模为标准,占领美国全境就需要七百万到八百万军队。毫无疑问,占领区的范围越大,占领军的数量越多,那么在占领期间产生的伤亡就越多。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牧浩洋大搞战略轰炸,不太热衷于地面进攻的根本原因。
如果以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情况为准,那么在占领美国全境后的第一个月内,中国就要付出大约十万名官兵阵亡的惨痛代价。如果占领持续半年,阵亡数字将上升到三十万,而且每天都会有数千人伤亡。
显然,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个代价太大了。
虽然战略轰炸对物资的需求高得多,但是比起伤亡来说,多消耗一些物资也很值得。
要知道,就算从经济上计算,阵亡一名二十岁的军人,意味着在今后四十年内,至少将损失数千万元的社会劳动财富。
问题是,战略轰炸就能彻底打败美国吗?
牧浩洋希望能够,可是现实告诉他,特别是在七月八日,美国总统发表的电视讲话,让牧浩洋不得不相信,战略轰炸无法彻底打败美国,地面战争还得打下去,也就得按照之前制订好的计划行动。
也就是说,在七月底,中**队就得再次发动地面进攻。
七月十日,牧浩洋签署了作战计划,并且把作战指挥权下放给前线司令官,进攻行动将在七月下旬开始。
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民动员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