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战略目的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立场,让中国打通前往叙利亚的地面交通线,但是有一个足够大的好处让美国这么去做,即让中国尽快进军中东,消耗中**队的战斗力。     说白了,美军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在进军西太平洋之前,美军的所有行动都只有一个目的:为攻打西太平洋上的战略性岛屿铺平道路。     在具体行动上,就是想方设法的消耗中国的军事力量。     说得更详细一点,就是尽量拉长战线。     在的几天里,美军确实达到了这个目的。在以色列与澳大利亚先后参战后,中国的战线已经拉得足够长了,而中国的常备军事力量根本不足以守住这么长的战线,因此在完成战争动员之前,必定存在一个兵力欠缺时期。只要美国有足够的耐心,就能在中国的防线上找出致命漏洞。     问题是,到了十一月初,情况生了重大转变。     标志**件就是中国陆战队在十一月四日推进到了柔佛海峡北岸,而且是一个兵力过两万的整装陆战师。     更致命的是,第二个陆战师就在关丹。     也就是说,中国陆战队能够投入两个陆战师攻打新加坡。     虽然新加坡陆军的兵力过了十万,装备也不算落后,但是与中国陆战队相比,依然差了一大截。     除此之外,新加坡根本不可能保住制空权。     就连乔丹上将都认为,只要中国陆战队下狠心,肯定能在十天之内攻占新加坡,至少能够占领主要目标,比如港口与机场。     这下,问题出来了。     不管准备工作进行得有多么顺利,美国陆战队最快也只能在十一月底动进攻,因此中国陆战队有半个月的调整防御部署。因为没能在开战前的突击中全歼中国海军,也许要等到十二月份,才能动两栖进攻。     显然,到这个时候,中国陆战队已经堵上了防线上的漏洞。     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要用多少代价才能在西太平洋上打开突破口,而是中国海军在打通了前往印度洋的通道之后,会对总体战局造成多大的影响,比如中国会不会在中东地区投入更多的兵力。     摆在美军面前的问题很现实:要么死守新加坡,要么全面修改战略计划。     显然,这两个选择的结果都不大好。前者意味着美军必须在新加坡消耗兵力,而后者则很有可能使美国丧失制胜机会。
备用站:www.lrxs.org